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周学出(1/2)

第九十一章 周学出 同样是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在理学之中是一个解释,在心学之中是一个解释。

在周梦臣这里又是另外一个解释。

与其他人的解释不一样的是。

周梦臣总能给出一个合适的行动方案。

而此刻,周梦臣虽然还有很多未尽之言。

但是周学的整体框架以及立起来的。

首先,周梦臣跳出理学范畴,一个仁字两分,将儒学的范畴扩大一倍,然后将理学心学这些东西装在其中一半,然后用实学与其他学说来填充另外一半。

然后确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开的框架,让科学来填充这一部分。

从而让科学在儒学框架之中,有了自己的位置。

如果在之前的话,科学一直是套着儒学外衣,是不论不类之处。

但是而今科学在周梦臣的儒学框架之内,有了自己的位置,就等于上了户口。

今后儒生研究科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而且周梦臣又将科学反馈到理学的大旨之中,也就是这一句: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如罗钦顺说的,攻击一门学说错漏之处,其实很容易的。

不容易的其实是从头建立起一套学说。

周梦臣这一套学说,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还是引起很多人的反对,于是有不说人纷纷开始了攻击。

有利义之辨攻击周梦臣的。

也就是儒臣常常说的,什么做事情不能考虑利益,要考虑大义才行。

其实这也不是不对。

因为在很多事情上,要有不同的利益考量,有些事情一时半会儿是看不见什么利益的。

这时候就应该考虑大义,比如在青海西藏修铁路,一定是不划算的。

但是也是一定要修。

就是如此。

但是后来就变味了。

在理学家这里利义两端就对立起来。

凡是有大义的都是没有利益,有利益的都是没有大义,于是凡是有一件朝廷有利于朝廷,那一定是违背大义的。

所以,收税?

收什么税?

不收税才对。

如果周梦臣做的在好,在理学家的评价体系之中,不会有太高的评价。

这也是周梦臣宁可影响到为了进内阁,也要在虎丘大会上好好争一争的原因,因为这就是话语权的争夺,没有话语权,评价体系不同,你做得事情再多,也是没有功劳的。

或者说功劳是很小的。

毕竟,在理学评价体系之中,王阳明征南赣,平宁王之乱,嘉靖初年平广西。

战功赫赫,但是这个战功,比不上王阳明学问哪怕是一丁点。

只是王阳明学说的点缀。

不过,周梦臣早就有了准备,于是在台上结合现实问题,面对重重责问,好不留情的反驳过去。

他用陈亮等的事功之学,再翻来宋亡的结局,来反驳理学重重荒谬之处。

总之,别人讲学,都是爱往上面走,走到玄之又玄的地方。

而周梦臣要往下面走,一定要走到具体事务之中。

这心学很多大儒都不习惯。

这些大儒讲心中如何修养,如果克制工夫是最熟悉不过了。

但是到了周梦臣这里,大儒每说一个句话,周梦臣一定要铺开一个现实问题来对应。

然后这边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也王畿吐血吐的太早了。

如果王畿还在,以他的辩才,适应了周梦臣无赖工夫之后,说不定能翻盘。

但是其余大儒在这上面总是差了王畿一些。

但是周梦臣清楚,他说服不了这些大儒。

更多是说服下面的观众而已。

这样的辩论连续了三日。

连原本的会议流程都打乱了。

很多学子对周梦臣的学说越来越感兴趣,毕竟周梦臣在理论上,或许不如这些心学大佬,但是他在西北数任官,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过。

将一个个枯燥的儒学词汇落在具体的事情上。

落到具体事情上,听起来分外有趣。

这一日,心学这边出了杀手锏。

一个学子忽然大声说道:“周先生,听你口口声声说办实事,而先生到江南以来,也有一段时间了,却依然屡战屡败,台州被围数日,已经到了存亡之际。

你还在这里高坐讲学,这就是先生说的真儒功夫吗?”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寂静下来了。

周梦臣听了之后,不怒反喜,他看了一眼一边的心学诸老,就知道,这些人已经词穷了。

说来也是,周梦臣在如何将科学容忍儒学框架之内,已经想了十几年了,可以说,他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去读之乎者也的。

在这上面周梦臣用心极深。

今日这些话语,看似今天突然想到,但是其实在心中不知道酝酿了多少年了。

而周梦臣将心学这边的人忽然转移到了新的战场之上,原本他们争论几十年的题目,完全没有用处。

一切都要推倒重来。

他们招架不住,也是正常的。

而今他们看似抓住了一破绽,但是对周梦臣来说,这说明心学这边,只能从现实问题上找出周梦臣破绽。

这方面周梦臣并不怕他们。

周梦臣正想说什么。

忽然见下面徐渭伸手,将一封军报交给仆役带来上来。

周梦臣打开一看,微微一笑,道:“这位学子说得不错,台州围城已经数日,我未来不扰乱讲学,令人封锁消息。”

此言一出,所有人脸色突变。

连罗钦顺都变了颜色。

罗钦顺对周梦臣的态度,在这几日之内,也是有过山车一般的变化。

刚刚开始,罗钦顺对周梦臣,视为晚辈,是未来的气学大宗师,虽然不是自己的弟子,但也不错。

但是听了周梦臣在台上的话之后,顿时傻眼了。

周梦臣的学说,还能算气学吗?

诚然,周梦臣的学说依然是以气本论为发端的。

甚至在这上面衍生出一套方法。

这让罗钦顺很欣赏。

但是周梦臣对理学的攻击,也让罗钦顺不快,要知道罗钦顺的学问也是在理学范围之内的。

但是经过周梦臣与心学这边唇枪舌战之后,罗钦顺也慢慢的原谅了周梦臣。

之所以原谅,是两个原因。

第一,大家都是理学的叛逆者,不管是王廷相,罗钦顺,王阳明,乃至于当时的大学者。

与周梦臣相比,不过是程度的不一样。

第二个原因,罗钦顺发现周梦臣的学说之中,也是充满了理学的概念。

看似叛出了理学,但是实际上承袭了很多东西。

这也是必然。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