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学会思考,学会判断(2/2)
不管有没有道理,在我看来,不论教练如何,首先好的运动员必然是走过三个阶段的。
比如你,现在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就是只能按照教练给出的训练计划和建议来进行训练。
这时候的教练很重要,一位优秀的教练更能发挥出你的潜能,把基础打牢实。
胡珂比你要更进一步,这不只是成绩上的。
他已经会通过观察和自身的感受去分析判断,但同样也有问题,缺少了可以根据自身去比对效果最终完成自我调整的底蕴。
而第三个阶段呢,目前在我看来,咱们国家的运动员能达到的很少。
场中的那位林指导是一个,或许那位杨祖耀运动员算半个……”
张蒙听的又些发愣,他还是第一次听人说的。
他家算是个运动员之家,他父亲早十几年就是国内优秀的撑杆跳运动员,母亲同样也是运动员。
因此从小,他就接触到很多关于运动员和体育方面的知识,但可从来没听过这样的理论。
不但是他,胡珂同样也发愣,他一直来隐隐的感觉教练是有意向的去引导他,但从没具体的听教练说过这些。
现在一听,似乎他明白了很多,同时也诧异的很,因为在教练的说法中,似乎那位打破亚洲记录,黄种10秒内第一人都只能算运动员,至少也没达到教练所说的第三层次。
而第三层次,教练虽然没具体说,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那必然是有天赋还懂得思考的运动员,会观察会分析,还能结合于自身,甚至于引申于他人的运动员。
这样的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如果不遭遇重大伤病,必然是光辉灿烂。
就算他的职业生涯受限于各种原因未能走入辉煌,但他在运动员期间所学会的东西也不会彻底白费。
如果有机会继续从事体育行业,或者是再做一名教练,那可能很短时间内就能风生水起,甚至进入顶尖行列。
就像那位林指导!
又一次不经意间的扫了扫场中的人,他现在有些不明白教练的目的了,难道带他们过来就是看这几个人,再告诉他们什么是顶级运动员?!
感觉到了张蒙的愣神,胡珂的疑惑,吕青笑了笑,继续说道:“训练计划是教练制定的,运动员在不同阶段,一位优秀的教练员也必然会该有他合适的教授手段。
身体毕竟是你们自己的,不排除很多教练员急功近利去上一些超越运动员极限的强度,超出了身体的负荷或者锻炼的效果不佳这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运动员要学会判断!
不过绝大多数的教练员其实还是有职业素养的,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大的发掘运动员的潜力。
但运动员因为自身的底蕴和经验,有时候判断并不会那么精准。
这也容易造成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关系产生裂痕。
其实归根结底,只是个人的特质不同。
一份同样的训练计划,针对于不同人有时候效果都并不会一样,运动员在执行训练时,也要学会去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尝试一些改变。
就比如这位林指导所推行的核心力量训练,强化肌肉组织和核心力量。
这在以前早有过相关理论的,但是大多是一刀切,几次下来,基本很少有人敢再用。
到了后来就演变成,这样的方式只是那些素质劲爆的黑人才能玩的转。
而这位林指导,就是通过一步步理论实践,把核心力量作用专项给真正的发展了起来!
效果现在大家都能看到,现在自然有了更多人去尝试……”
“就比如,胡珂,你现在腿部的屈伸肌和腰、腹核心肌肉群训练,很多我都是借鉴了这位林指导的理论……”
“我知道你有疑惑,我刚说你处于第二阶段,就是说你已经知道了分析判断。
这是好事,但这样的好事和正常发展,大多时候容易成为你向下一步去迈进的阻碍。
关键在于一个态度和思考。”
“为什么我说国内第三阶段的很少,很多时候也是因为这个。
特别是很多在第二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运动员。
可以自信自己的判断,但同样也不能盲目……”
看着教授依然在说着,张蒙整个人一直懵懵的,他是运动员家庭出身没错,他也混过体校。
因为家庭熏陶,他的执行能力还是不错的。
父母也是一直教导他,要听教练的话,他所遇到的教练也是都只要他们听话的那一类。
他可从来没想过有教练可以和运动员如此探讨的。
这个时候,他有点明白教授说的那句,运动员要学会思考的意义了。
“好了,看你们懵头懵脑的,现在大概也想不太明白。
那就通过一步步走下去,慢慢的积累,经验、知识,丰富了后,再回想下我今天说的!”
吕青呵呵的笑了笑,表情也收敛了些,接着说道,:“现在我就直接给你们交待下,燕京站室内赛结束后,我将带着你们进入这位林指导的接力总队。
胡珂,你可能会作为国家队接力项目的后备队员。
我也期望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为真正的正选……”
没有管胡珂的诧异,接着就指着张蒙:“你小子有点运气,刚进入职业梯队就能跟着这样的教练团队,要努力!
去训练吧~”
听到吩咐,张蒙高兴的一声应后一跃而起,小跑着就向场中而去。
只刚跑几步,发现胡珂和教练似乎没跟过来,有些疑惑的转头看了看。
这一看,不由的摸摸脑袋,他真有些搞不懂,胡哥似乎兴致不高,还要和教练说什么?!
难道和世界冠军一起训练不好?
算了!
不管他,好好训练,我要跟上去,嘿,世界冠军呢!
“怎么样?
还没明白?!”
“教练,您是说,我需要去判断,但在没有充分了解和确定前,不要在心里就给出自认为对的判断?
就比如……”
“呵呵~”
吕青拍了拍胡珂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很聪明,但有时容易先入为主,可能这是咱们文人的特质吧!”
吕青有些感慨,他自我剖析的时候很多,但说到要真正去尝试从骨子里改变,挺不容易。
“不管承认不承认,这位林指导足够优秀。
可能你了解的不多,我告诉你,他初一的学历,但是他会撰写专业论文,有优秀的理论和扎实的文字功底。
懂英文,会训练,而本身更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
他有足够你学习的东西。
而且这位林指导像真正的老师,他愿意去把他的知识教导给别人,最开诚布公的那种……”
“最近你的进步很慢,我知道你是因为所接受的训练有疑惑。
在你看来,可能赵林和那位杨祖耀跟你的体格差不多,他们现在正在用这些科学但不合理的训练在摧残着身体……”
胡珂眼神一眨不眨,教练说出了他的内心想法,最近教练上的训练项目很多借鉴了这些他认为科学但不合理的训练,他不自觉的就犹豫。
如果能有好的效果,那就奇怪了!
“明天开始,你自己去发现,赵林还有杨祖耀,甚至最矮的那个沈欢。
只有足够了解,才能有足够的认知。
好好努力吧……”
“足够了解吗?”
教练已经走远,胡珂一阵呢喃呓语,:“那就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