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66章 布局皖南(1/2)

吴捷大力襄助罗大纲,给枪给炮,给兵给船,令罗大纲感激不已。

他说道:“贤婿如此大度,把军中最先进的枪、炮、船送给我,又给我两万兵马,老夫真是感激不尽。”

吴捷娶罗大纲的继女李雲为妻,两人有翁婿之谊。

但吴捷之前与罗大纲义结金兰,一直不肯称罗大纲为岳父。

这一次,两人每一次以翁婿相称,令彼此的关系又亲近不少。

两人聊起了天地会的事。

吴捷手上并无多余的兵马赠送罗大纲。

只因最近广东天地会起义连战失利,数万起义军经广东进入江西。

吴捷不好安置这么多的武装,干脆顺水推舟,送给罗大纲。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夏几乎遍地都是农民起义。

太平军起于广西,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客土之争、宗教入侵、海盗横行……两广自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突出。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官府遣散大量兵勇。

他们无以生计,化为天地会武装。

官府为了赔款,加收税赋,百姓被盘剥得纷纷破产。

1854年6月,震惊全国的广东天地会大起义爆发了。

天地会起义军攻克了四十余座府、州、县,以数万大军围攻广州。

两广总督叶名琛勾结列强,在洋人的协助下困守广州孤城。

天地会最大的特点是组织松散,各山堂互不隶属。

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广东天地会起义最终失败。

叶名琛指挥清军疯狂反扑,他们杀红了眼,不分平民、天地会党,执行骇人听闻的“屠村”

政策,制造了很多无人村,屠杀数十万人。

官逼民反,不少百姓追随天地会党撤离广东。

这进一步增加了天地会起义军的人数。

起义军一部撤内广西,建立“大成国”

,另一部进入江西,投奔了吴捷。

对于这些前来投奔的天地会起义军,吴捷颇感头疼。

他一向秉持“兵贵精不贵多”

的原则,自然不需要这么多的天地会武装。

这些天地会武装纪律涣散,江湖习气重,不少人还有大烟瘾。

他们一下子就来了两万多,在人数上逼近左七军,每月仅粮食就要消耗不少。

罗大纲之前是广东天地会大头领,由他来统领这些天地会武装,再合适不过了。

他此番到皖南救急,只带回了两千嫡系兵马。

吴捷送他许多军火,又拨给他两万天地会武装,恰如雪中送炭,令罗大纲感激不已。

路过湖口,只见水道上残留着几个月前的战斗遗迹,数艘沉船靠在东岸,露出几根被战火熏黑的桅杆。

当时,多亏罗大纲死守梅家洲,吴捷才能全歼湘军水师、围歼湘军罗泽南部。

吴捷忍不住又叮嘱道:“岳父大人,您此番到皖南,一定要十万小心。

不得轻易抛头露面,不得亲上前线。

若走水路,就乘坐铁牛舰。

铁牛舰主要用来护驾,不要贸然过去挑衅红单船……”

罗大纲听得有些不耐烦,笑呵呵地说道:“知道了,知道了。

贤婿请放心。”

吴捷严肃地说道:“大纲同志,你是复兴会员,复兴会员要把组织的利益放在首位。

你的生命、地位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也是复兴会的。

“有你在皖南,复兴会就能开发皖南的矿藏,提高中兴公司的产能。

日后,若天京有事,左七军可以借道皖南,抢先进京。

“假如你以身试险,死于无名之辈之手,复兴会将在皖南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这对复兴会来说,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

“对于我这个复兴会长来说,这也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我在此以复兴会长的身份命令你,凡事小心为上,保全性命。

为了复兴会的大业,请你认真经营皖南!”

复兴会的规矩,罗大纲还是懂的。

他是复兴会建会元老,为人精明强干,对吴捷的意思心领神会,只好点头赞同。

气氛有些尴尬,两人都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吴捷瞥见鄱阳湖东岸的湖口。

只见石钟山上炮台林立,堡垒重重,与周庭森镇守湖口时大不一样。

不用说,这自然是新任湖口守将黄文金的手笔。

吴捷问起罗大纲: “岳父大人,黄文金英勇善战,深受杨秀清信任。

他倒是太平军中一大人才,才来湖口不久,就开始重新布置防务,颇得机宜。

我与他接触不多,依岳父大人看,此人可能为我所用吗?”

罗大纲眺望了下湖口县城,说道:“黄文金是广西博白人,也是平在山老兄弟。

金田起义时,黄文金便率领千余人团营。

自那时起,杨秀清便把他引为亲信。

“此人智勇双全,在军中称为‘黄老虎’,很有本事。

林凤祥、李开芳、朱锡琨等大将在北伐战场上死难,杨秀清会更加依赖、重用黄文金。

将其引为我用,恐怕不现实。”

罗大纲只说对了一半。

历史上,黄文金虽是太平军名将,却屡次站错队,未能受到重用。

他先是跟着杨秀清,杨秀清死后,黄文金又投靠韦俊。

韦俊被陈玉成、杨辅清逼得走投无路,被迫降清。

黄文金虽未降清,却已不被洪秀全信任,只封他为三等王“堵王”



洪秀全临死时,指示幼天王洪天贵福到湖州投奔黄文金。

黄文金缺席成为“托孤大臣”

,最终受到重用。

他在湖州打败了老湘军、常捷军、淮军,大败蒋益澧,护送幼天王进入江西。

关键时刻,黄文金在宁国病死。

幼天王身旁只剩狗头军师洪仁玕,不久后全军覆败。

如今,黄文金镇守湖口,堵住了吴捷东进天京的道路。

他在历史上被封为“堵王”

,还真是一语成谶。

吴捷叹道:“黄文金镇守湖口,扼守湖口水道。

假如我和他反目成仇,被他堵塞湖口水道,则我的水师战船都将被封在鄱阳湖内。”

罗大纲明白吴捷的意思。

吴捷素怀大志,有志于天京,罗大纲也乐见其成。

他转问吴捷道: “听说九江之战时,左七军、右二军缴获了大量湘军文书。

其中有一份《贼情汇纂》,乃是湘军情报机构编写的。

据说里面提到,北王与东王已经势同水火,不日将有火并之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