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改组复兴会(1/2)
吴捷从林启荣手中接管九江,工作千头万绪。
最要紧的是改革军制、平分土地。
改革军制可以增强左七军的实力,平分土地可以赢得九江百姓的支持。
要想顺利改革军制、平分土地,又必须大力改组复兴会,加强复兴会的领导力、组织力、凝聚力。
相关方案已在十来天的旅途中拟制完成。
吴捷决定召开一次复兴会代表大会,尽快统一全会思想。
说起来,复兴会上一次开会还是在一年前的汉口。
那次会议也是复会兴的创建会议,决定了目标、纲领等大项内容。
这是复兴会第二次会议,将进一步统一会员思想,决定改革军制、平分田地等大政方针。
出席会议的有吴捷、李雲、冯桂芳、徐琛、史潘西、徐寿、李珊元等骨干,共有二十六名复兴会高级干部。
吴捷作开场白:“各位同袍,今日我们抽出专门时间,在此集会,主要是为了统一全会思想,改组复兴会组织,决定改革军制、平分地权、兴办教育、开矿炼厂等大政方针。
“我们的事业必能成功,华夏必能复兴。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是一个先进的政党,既能争取到史潘西、徐寿这样的西学人才,也能争取到徐琛、李珊元这样的大将,还能争取到张允华、冯桂芳这样的文人。
“假以时日,我们必能争取到足够多的人才,必能团结到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等到我们的力量足够强大了,我们必能实现复兴华夏的伟大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抓紧改组复兴会组织,把她建成一个领导有力、组织健全、上下如一的先进政党。
从今以后,我们每个会员都要效忠于复兴会,都要服从组织的指挥。”
接下来,吴捷为与会代表介绍了复兴会改组要点。
第一,复兴会领导一切。
不分军事、民政、工厂、学校、政府等,都由复兴会组织领导。
但凡核心岗位,都由复兴会员担任。
复兴会总部成立执行委员会,执行重大方针政策,简称执委会。
第一届执行委员会,由吴捷、李雲、邹世安、冯桂芳、史潘西五人组成,主任为吴捷。
执行委员会之外,成立复兴会****会,参会二十六人均为****,另有四人缺席当选****:上海支部的霍恩、唐约翰,天京支部的傅善祥、康可铨。
复兴会最高领导机构为****会,定期召开会议。
执行委员会为常设机构,下设军事部、政治部、民政部、财政部、农工部、工商部、交通部等,领导复兴会各个领域事业。
执委会各部以军事部、政治部、民政部最为紧要。
军事部部长由吴捷亲任,冯桂芳、史潘西副之,主军事。
政治部部长为李雲,李珊元副之,主党建。
民政部部长为邹世安,朱启明副之,主民政。
其他类此。
第二,上级领导下级。
在军队各级建立复兴会支部,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拥有领导权。
但凡遇到大事要事,只要时间不是特别紧急,下级都应向上级请示汇报。
第三,建强基层支部。
在军队连队一级、地方村庄一级建立复兴会支部,加强复兴会对基层的掌控。
第四,个人服从组织。
为维持复兴会的战斗力、凝聚力,会员个人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支部。
第五,定期参加思想教育。
复兴会各级支部应当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原则上每个礼拜都要组织一次思想汇报、一次集体教育、一次谈心交心。
第六,实行集中民主。
复兴会不搞一言堂,发扬集体民主。
各级支部均要参照中央模式,成立执行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作为支部领导机构。
平时,执行委员会主持支部日常工作,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是各级支部、各级部队最高领导机构,全面领导本级和下级组织工作。
第七,军队实行双首长制。
各级部队除了军事长官,需要额外配属复兴委员,复兴委员兼任同级支部主任、支部委员会主任。
军事长官管打仗、管理、练兵等,复兴委员主要管部队党建、人事、宣传等。
军中事务,军事长官应与复兴委员意见一致。
若有不同意见,以复兴委员意见为主。
众人面面相觑。
吴捷知道,他们担心此举会削弱他们的权力。
按照当前惯例,军官在部下面前拥有近乎绝对的权力。
如果在部队中建立同级复兴会支部,凡事都由支部说了算,军官将威风大减。
李雲见状,补充道:“当前,我们复兴会已有五百余名会员,卒长以上军官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复兴委员。
把支部建在基层,条件已经成熟。”
徐琛快言快语,说道:“会长,若要在我的部队中建立复兴会支部,以后是我说了算,还是支部说了算?”
吴捷瞪了他一眼,说:“当然是支部说了算。
如今战事仍急,会员数量也少,咱们可以有所变通。
譬如,徐琛作部队长官,也可以兼任同级支部主任。
“我们复兴会员不争个人兵权,而是要把兵权牢牢掌握在复兴会组织手里。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是我们不相信大家,而是要建立一种普遍的制度,发扬一种良好的风气。
“譬如,凡事商量着办,有助于维护团队团结,也助于集思广益,避免因个人莽撞而发生错误。
同时,支部也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防止个人滥用权力。
“除了支部,军队各级还要建立士兵委员会,花大力气解决官兵伙食一致问题,解决军官随意打骂体罚士兵问题。
我带头在中央成立执行委员会,诸将也要带头在部队里成立支部,发扬集体民主。”
众武将仍然心存顾虑,其他如张允华、王瀚、徐寿等文人则欣然同意。
吴捷断然说道:“在军队各级建立支部,是加强复兴会领导的关键之举。
大家试目以待,只要在各级建立建强复兴会支部,左七军、右二军一定能够脱胎换骨,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民主是一个新名词。
众将早就习惯了在部下面前说一不二。
建立执行委员会、支部委员会,众将还能理解。
若说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骑在军官头上,这还真是难以置信?
雷振邦忍不住问道:“会长。
若建立了士兵委员会,让士兵主管伙食、刑罚,军官在士兵面前还有什么威信?
部队还怎么管?”
吴捷略有失望。
这个弯子,雷振邦也没有绕过来。
吴捷耐心解释道:“大家需要坚持一个原则,一切由复兴会说了算。
一个部队里有军事长官、有复兴委员,有执行委员会、支部委员会,还有士兵委员会?
到底谁说了算?
“当然是复兴会说了算。
谁能代表复兴会,那就是执行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是常设机构,支部委员会不常设。
所以,通俗来讲,部队由执行委员会说了算。
“执行委员会一般由五到七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