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4章 团聚(1/2)

雲娘还在熟睡。

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睡在卧室外间。

看到屋里来了好几个男人,她吓得惊叫起来,跑到了卧室里间。

一个亲兵连忙喝住她,要她不要慌张。

卧室里传来雲娘的声音:“是相公回来了吗?”

吴捷的疲惫一扫而空,答道:“我回来了。”

王杉见状,便关上了房门,安排亲兵在门外警戒。

小丫头正服侍雲娘穿衣服,见到吴捷,不知如何行礼,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吴捷打发丫头到外间休息,为雲娘倒上一杯凉开水,小声问道:“怎么找了个这样笨的丫头?”

雲娘喝过凉开水,说: “她叫翠儿,也是个苦命人。

家里的房子都被清军占了,父亲兄弟也被清妖拉了壮丁,生死未卜。

她自己也被清妖奸污,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我们左七军。

刚好我身上有喜,便调她过来做丫头。

她人还挺勤快的,就是没见过世面,胆子小。”

吴捷又问:“我们军中还有其他这样的妇女吗?

这次移防九江,可有百姓愿意追随?”

雲娘说:“左七军中就她一个妇女,其他都在苏三娘的女军中。

现在移防九江的消息还未公布,百姓也有愿意追随的,只是船只不够,我们也不打算捎带他们。”

吴捷点点头,继而笑笑,说:“不谈这些了。

咱们夫妻终于见面,却谈起这些琐事。”

雲娘笑笑,取过一盒红枣糕,让给吴捷吃。

吴捷刚吃过酒饭,尝了一小口红枣糕,只觉得这糕点稍显甜腻。

雲娘连吃两个,又喝了口凉开水,说:“相公莫要见笑,我最近饭量大增,经常半夜饿醒,尤其喜欢吃甜食。”

吴捷摸摸她的肚子,明显感到隆起,说道:“得有三个月了吧。

你现在肚子里多了个小人,要多吃点饭,保证营养。”

傅善祥的音容笑貌,又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傅夫人也怀有身孕,却在天京形单影只。

她新近搬到女营,和普通妇女共同生活。

她是删书衙的女官,有人伺候她起居吗?

半夜若饿了,能吃到喜欢的点心吗?

吴捷和傅善祥结婚,虽是出于无奈,却也算修成正果。

从内心深处,他还是喜欢傅善祥的。

更何况,傅夫人还怀有他的骨血呢!

复兴会主张一夫一妻,他这个会长却首先违反了这条规定。

邹世安、冯桂芳、徐琛等人至今尚未结婚呢。

若让他们知道了,岂不又要嫉妒?

面对着雲娘,吴捷决定暂时隐瞒他和傅善祥的婚事。

雲娘说:“肚里宝宝已经快四个月了。

你想一想,给他取个好听点的名字。”

吴捷沉思片刻,当目光无意间瞥向辅尧剑时,他灵机一动,说道:“吴尧这个名字如何?

尧舜的尧。

既能当男孩名字,也能当女孩名字。”

雲娘眼前一亮,说道:“这名字好。

你名字吴捷,捷有快捷、锋利、敏锐、胜利之意,适合创业之主。

尧字规矩沉稳,适合守成之主。”

创业之主?

守成之主?

吴捷大笑,说道:“难不成,我成了开国太祖?

咱儿子会成为二世的文宗?”

李雲也咯咯咯地笑起来,说:“你要是太祖,我便是马皇后了。”

朱元璋出身微末,未发达时,在义军头领郭子兴手下做亲兵。

郭子兴见朱元璋年轻有为,便把义女马皇后嫁给他。

两人患难与共,一辈子相濡以沫。

朱元璋虽然雄才大略,却猜忌防范大臣,晚年滥杀无辜。

马皇后便时常劝谏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吴捷假装生气,说道:“你是马皇后,我便是朱元璋了,岂不平添一个滥杀大臣的罪名?”

夫妻间说些玩笑话,原也不必当真。

吴捷扶雲娘上床,叹道: “当年朱元璋在郭子兴帐下作亲兵,很快便脱颖而出,受到郭子兴父子的猜忌。

我此番去天京,就像进了龙潭虎穴,虽然不像朱元璋那样被郭子兴关入大牢,却也被杨秀清时刻防范。

不管我去哪,都有东殿狗腿子跟着,晚上也要回东王府居住。”

雲娘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

她说:“你去天京后,音信不通,我整天提心吊胆,担心你出事。

如今你出了京,咱们又得以移防九江,从此再也不要分离了。”

吴捷搂住她,说:“是的。

今后咱们再也不要分离了。”

他把手放在雲娘肚子上。

也许是心理感应,吴捷似乎感觉到有人在碰他的手,是肚里的小生命吗?

吴捷好奇,把耳朵贴在雲娘肚皮上,试图听到婴儿的颤动。

他粗重的气息呼在雲娘肚皮上,惹得她心痒难耐。

两人忍不住拥吻在一起。

事毕,吴捷懒懒地问道:“我在天京这段时间,镇江方面有什么新闻?”

雲娘不假思索,说道:“清军那边,自从相公七月份大败邓绍良,他们便老实了起来。

不久前,上海小刀会起义,占据上海县城。

“太平军在安徽、江西攻城略地,威胁清军江南大营粮源。

向荣不得不派兵支援上海、安徽。

眼下,清军江南大营空虚,只能采取守势,无力窥视镇江。”

吴捷又问:“诸将对上海小刀会起义怎么看?”

雲娘对答,说道:“冯桂芳认为,小刀会是天地会分支,多为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加之左七军兵少,志在九江,不应发兵支援。

也有人认为,上海财富甲于天下,人才云集,主张全军东下,占据上海,另立旗帜。

我认同冯桂芳的看法,多次拒绝小刀会的求援。”

正如历史上那样,小刀会于1854年9月发动起义。

他们多次向镇江方面的太平军求援,但太平军兵少,主力都去了西边,没法支援小刀会。

吴捷叹道:“咱们实力不济呀。

上海重要性远过于镇江,又有洋人掺杂其中。

以左七军现有的力量,还吃不下上海。

霍恩那边怎么样,复兴会上海支部怎么样了?”

雲娘说: “上海支部开销很大,成果也很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