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有所不为(3/3)
“意”
作为“形”
的灵魂,有指导、率领“形”
的作用。
在练功过程中,“形”
的快慢、紧松、收放,都受“意”
的控制。
人的行为有时是不受意识所控制的即下意识。
比如未受过武术训练的人,当遇到外界的攻击时会下意识地躲避,而没有“进攻”
的意识,有时也只是机械的、生硬的、局部无意识的拦挡。
而练过形意拳的却不同,形意拳的训练过程就是把肢体的“无意识”
变成“有意识”
。
如“炮拳”
,在前手臂拦架的同时,后拳快速出击,“攻”
“防”
一致。
并且形意拳的“动”
是肢体“整体”
的“动”
一动百动,功力很大。
“神”
是一个人的气质自然外在的表现,是无数次“形”
“意”
的训练达到“质”
的飞跃。
揽天地阴阳之气聚于身,气度宏伟。
举手投足达到了“形如流水,势若潮涌,意充宇宙”
的自然状态。
动作上要做到纯以“神”
行,练功者必须要有意识地“放大”
“意”
境。
身似庞物,威武不可屈。
这个时候练功者对“形”
“意”
的要求要做到“松”
些,轻轻松松,坦坦荡荡,悠然自得地去练功,进入“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的高超境界。
形意拳的修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机械地将“形”
、“意”
、“神”
三者分开练习。
形意拳有“一通无有不通”
之理。
如“劈拳”
,若将劈拳之“形”
练至“纯熟”
,那么身体的协调性也就出来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