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16 何必荒唐(1/2)

想要活下去,是安羊唯一的执念,其他的都是可以放弃了的,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种沉默的骄傲了的,这也是武者的强大之处。

…≦ 不管你打哪个劲,都要以丹田内气为劲源,发力时丹田抖动,腰脊发力才是正道。

形意拳动作简单,但劲道不好找,故而初习之时一定要慢练,细心揣摩,沉住气一把一把抓,才会摸准劲。

练之久矣,定会掌握规律,与人交手时运用何劲, 自会因敌变化示神奇。

如果能按以上定步劈拳的方法认真操练,少则一年,多则两年,习者定会感觉自己上身异常轻盈灵活,下盘沉实稳固,全身真气运转流畅,精神旺盛。

至此可认为已为下一步练习丹田抖决、爆发劲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关于形意内功“叫气法”

形意五行拳的定步练法,是修炼形意内功的最基本功法,也是形意拳家修身养性,练气养生的终身功法。

在此功法修炼到一定火候,可进一步练习五行拳的跟步发劲练法,然后再进一步练习行步抖放及化身练法(限于篇幅暂不论述)。

通过以上形意拳桩功,行功的修炼之后,习练者可感受到周身轻盈灵活,神清目爽,精力充沛,丹田气充足沉实,一呼一吸内气能上能下,能收能放,周流无间,浑元一体。

此时形意内功已初见成效。

在此基础上,可进行下一步形意内功“叫气法”

的操练。

具体操练法如下:每天在练习完五行拳以后(此时身体感觉气血充盈,气感已非常强),稍事休息,身体放松,手心静气,精神内敛,然后身体咸高马步,然后用面、切、点三种手法进行操练。

l、面击法:用手掌心依次拍击腹部,软肋, 最后拍击胃部(中脘)。

注:(1)用手掌拍击以上三个部位时,要配合呼吸,拍击时要内气鼓荡,以内气接外拍之掌击。

拍击腹部时要呼气,小腹凸起。

拍击软肋、胃部时吸气,软肋及胃部要隆起。

另外还要配合发声助力,拍击时可发哼声。

(2)因用手掌拍击面积相对大,人体不易受损,所以先用掌心拍打以上三个部位;(3)拍打时要由轻到重,要有节奏,初习时宜轻不宜重,要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练;(4)操练时要左右手轮换拍打;(5)操练时以拍击中脘为主,小腹、软肋次之。

2、切击法:当用手掌拍击有了一定功效后,可进一步施用切击法。

此法主要是用小指一侧掌沿,切击前面所说的三个击打部位。

注:方法及要领与面击法基本相同。

3、点击法:(1)先主要用中指、食指、无名指三个指头直戳小腹。

软肋及中脘三个部位;(2)通过用手指戳击,逐渐过渡到用拳头击打以上所说三个部位。

用拳头击打时主要是用小指一侧击打。

注:其方法及注意事项与上述两法基本相同。

只是由于拳头的力量大,操练时自己要掌握好力度,以个人能承受为度。

以上三种操练法,实施一个阶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后(可以经受一般人的拳掌击打了),可进一步使用器具进行辅助操练。

如可以选用干净的红砖代替拳掌,继续拍击以上三个部位。

注:用红砖拍击时,一定要一下一下由轻到重,掌握好节奏,不可盲练。

当练到拳打其腹、胃部咚咚作响,与人交手能随意接对方拳打脚踢而身体丝毫无损,此功成矣。

形意内功“叫气法”

是形意内功较深层次的操练法。

此功法必须要在形意五行拳练气、养气有了一定内功基础上,才能进行练习。

在练习时一定要有懂得此功法的老师具体传授指导,切不可自己瞎练。

形意拳师父老师常讲:“读哪家书,识哪家字”



形意拳在过去几百年的传承中产生了众多分支流派,各支派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练功方法,各有所长。

本文只是意在介绍张鸿庆拳法体系之内涵,虽说这里介绍的较为详细,但对形意门朋友来讲,仅作为参考而已。

五、形意内功健身养生之作用张鸿庆传形意内功,主是以形意五行拳为载体练意、练气、练劲,调神怡志。

五行拳以极其简单的拳式动作操练,对应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脏器官。

以外形带动内气,涵养人体之内脏,而这内气的修炼,主要是运用其独特的丹田呼吸之法。

丹田呼吸是采用以膈肌上下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

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向下膨胀,肋骨微微外开,下边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肋向内向下合,腹内脏器自然下垂,真气沿任脉下行,注入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以补命门之火。

练拳是动功,拳式有开有合,有蓄有发。

呼吸也必然随之有入有出,其气也要有升有降。

我们讲的丹田呼吸就是如此,不能讲气沉丹田,就认为气入丹田而不动了,形成僵滞状态。

气沉丹田要活入活出,即能上下、左右、前后滚动不止。

拳家为什么都非常重视丹田气的修炼呢?

从保健养生的角度看。

人从少壮至衰老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肾气的生长、发育充实到衰退的过程,如能延缓肾气的衰退,也就能推迟人体衰老的到来。

我们知道中医所说的肾,包含范围很广,不仅仅是两个肾脏,还包括了生殖、泌尿和部分重要的内分泌系统。

一般认为从脐下到耻骨,带脉一圈及后面命门笼统称之为丹田,道家谓之练气结丹之所。

现代医学认为此处也是产生性激素的位置,内有前列腺、****,女子卵巢等,肾脏也在其附近,通过腹式呼吸,膈肌上下运动和提肛缩肾的锻炼。

肯定会增强这部分脏器的功能,使其延缓衰退,人体也可减慢了衰老的过程。

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的加强,人体不但会精力充沛,也会大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为健康长寿提供了保证因素。

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加大了腹压变化。

改善了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了体内淤血,也改善了心脏的工作压力,实践证明通过丹田内功的修炼;对提高人体的消化功能;提高心脑供血能力;改变人体微循环系统的经络通畅等都是非常有益的。

从技击角度看,采用腹式呼吸,虚胸实腹气向下沉。

以及肩沉肘坠,塌腰松胯,身体放松等,可使腹部内气充实而凝重,并使人体重心降低,下盘稳固。

同时由于人体上部胸、背、臂等部位处于虚空、松静状态,能使这些部位既轻盈灵活。

也更具有弹性力,与敌交手益于进退旋转,听化蓄势。

沾实爆发只在弹指一挥间。

另外此功吸气时内气上至中脘,胃部及两侧软肋都会膨胀起来,我们知道胃及两肋也是人体最薄弱环节之一,如能练得此功,使此二处之内气随意鼓荡。

必能增强其抗击打之能力。

张鸿庆传形意内功之法,不只是练常人呼吸之法。

更重要的是要练出丹田气的活运之法。

气能下沉,亦能上提,还要随意贯之四肢百骸,周身运转,行如流水。

形意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它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和表演价值,早已被广大群众所认识,学练者遍及神州大地。

这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为了帮助初学形意拳的朋友们纠正和克服在学练形意拳过程中较常见的毛病,现将这些毛病归纳为“十病”

,一一列举,望朋友们注意克服:1、歪头缩颈,其势不正,前俯后仰,皆身是病。

2、张口吐舌,双目无神,任督难通,视物不清。

3、左右歪斜,驼背弓腰,重心不稳,步法不灵。

4、挺胸吐腹,努气拙力,气难下沉,心身受损。

5、出拳直臂,双肩高耸,三节不明,劲力难顺。

6、****不提,丹田气散,内中空虚,元气亏损。

7、胸腹暴露,两肋开张,自身不严,敌易入侵。

8、突臀挺胯,敞膝开裆,中门无守,敌攻难防。

9、腕成死弯,出拳上扬,攻击无力,易被人拿。

10、虚实不分,阴阳不明,开合无度,变化失灵。

以上为初学形意拳最易犯的十。

,望朋友们注意纠正和克服。

“十病”

要忌,而且“十目”

要知。

何为“十目”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