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日月皆如水上萍(2/9)
陈平安以诚待人,点头道:“是邻居。”
叶芸芸追问道:“我还听说这位新晋东海水君,已经是飞升境了,陈山主与她熟不熟?”
昨夜凉亭一别,除了生闷气,其实叶芸芸半点没闲着,赶紧将那山水邸报给亡羊补牢了一通,甚至还专程下山走了一趟寇渲渠的水神庙,和入海口的青洪水君府,索要了一大摞与宝瓶洲尤其是落魄山相关的邸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才发现原来那个破碎坠地后降为福地品秩的小洞天,竟然一股脑涌现出了那么多的“年轻天才”
,除了那条成为世间唯一一条真龙的女子飞升境,还有落魄山陈平安,龙泉剑宗刘羡阳,数座天下年轻十人候补之一的马苦玄,还有一个道号“粲然”
、绰号“狂徒”
的白帝城郑居中嫡传弟子…… 陈平安只得说道:“隔壁邻居。”
叶芸芸有些听不明白。
毕竟山上修士,即便隔着千里之遥,不也算是“隔壁”
?
陈平安无奈道:“字面意思。”
叶芸芸见对方好像不太愿意多聊那条真龙,她就又想起一件趣事,随口问道:“陈山主参加过几次你们北岳披云山的夜游宴?”
陈平安尴尬不已,“一次都无。”
叶芸芸就有点纳闷,怎么感觉自己误打误撞,找回了全部场子?
大雨中,一行人循着那粒微弱灯光走去,原来是岸边有座茶棚,生意冷清,当下都没有个避雨的客人,里边只有个老妪,带着个约莫是孙女的少女,围坐在火盆旁闲聊,一起看着棚子外边的这场暴雨,炉火温煦,正烫着一壶用以驱寒的黄酒,少女瞧着十四五岁,虽衣衫寒酸,但是雪肤花脸,举止妍媚。
陈平安站在茶棚门口,率先转身,背对茶棚,抖了抖雨水在外。
一行人各自收起手中油纸伞。
不过少了个小陌。
见着了这拨登门客人,虽然倍感意外,老妪还是立即起身待客,询问客人们要几碗热茶。
叶芸芸笑着说先每人来一碗,等到确定了真有生意临门,少女这才起身,走出几步,回眸斜睨,不知看见了什么,又低鬟微笑。
老妪和孙女一同端茶上桌,再重新坐在火盆那边,老妪笑道:“这是老鱼吹浪呢,客官们不用大惊小怪。”
茶棚生意好坏,得看日子,县城那边如果有庙会,或是逢年过节,一些赶集的老百姓,往返途中,可能会在这边落脚喝碗茶汤。
此刻老妪说的是一国官话,还带着浓重的乡音,而且不同于宝瓶洲,大骊官话即一洲雅言,出门游历,除非是一些小国的偏远郡县,否则言语极为顺畅。
而桐叶洲的一洲雅言,可以算是浩然九洲中最名不副实的,往往是各国官话,各说各的,在那场大战过后,依旧就只有大泉王朝,才会不遗余力去推广一洲雅言与中土神洲的浩然雅言,并且纳入京察大计的考评内容之一,上行下效,其实没过几年,从京城到地方,有官员带头,朝野上下,几乎很快就熟稔了两种雅言。
叶芸芸便帮忙给陈平安转述内容。
老妪看了眼那个坐在黄衣女子身边的青衫男子,笑问道:“这位夫人,是陪着老爷来咱们这儿看风景?”
瞧着就蛮般配啊。
叶芸芸有些无奈,就不复述了,摇头道:“跟他只是朋友。”
老妪笑道:“真是可惜了。”
得了陈平安的心声提醒,叶芸芸不过是照搬原话,与那老妪笑问道:“老嬷嬷,可晓得这条敕鳞江上下游,早先有没有已经干涸的河流、溪涧之类的?
如今有无古怪?”
老妪笑了笑,“回夫人的话,从没听说过什么没水的河流,但是这江边时常有鬼作祟,喜好白日迷人下水,找阳人替死,莫说是咱们这些当地人,便是那些过路的神仙老爷,亦是没法子。
县衙那边的官老爷,几乎每年都会来这边请人做法事,我这茶棚开了好多年,倒是见过一些道士、和尚,至于里边有没有传说中的神仙老爷,我哪敢多问。”
小陌走入茶棚,坐在陈平安身边,陈平安方才多就要了一碗热茶,递给小陌。
小陌接过茶碗后,从袖中摸出几颗石子,轻轻放在桌上。
陈平安拿起其中一颗红色石子,纹路果然如层层叠叠的赤红鱼鳞。
裴钱聚音成线,问道:“师父,这几颗江底石子,是不是有点像龙须河的蛇胆石?”
陈平安点头道:“像,但是品秩低了许多。
可能是真有蛟龙后裔,在此长久隐匿修道,无形中就将一部分天地灵气转为了龙气,江底石子,千百年浸染那份道韵龙气,形同修士结丹,或是……故意剥下了一些老旧鳞片,化作可以被山上仙师当作炼造仙材的赤色美石,就像是在与某人打招呼,遥遥高呼一语,‘莫忘此地’。
’”
陈平安没有聚音成线或是心声言语,“如果书上传闻不假,真是龙虎山真人路过此地,还有过降妖伏魔的仙迹,想来是那蛟龙余孽,当年罪不至死,便以戴罪之身,自囚于此,不敢擅自离境越过雷池半步,必须趴窝不动,只能是千百年来,辛苦等候一道来自天师府的真人法旨。”
看似无心。
意有所指。
老妪看了眼那个青衫刀客。
陈平安则刚好转头,朝那位老妪笑了笑。
老妪却是望向叶芸芸,指了指那壶黄酒,问道:“夫人,要不要喝酒,比起茶汤更能暖胃,自家土酿的,茶铺也可以卖的,就是不便宜,一壶酒二十文钱。”
叶芸芸看了眼陈平安。
陈平安得了小陌的心声提醒,朝叶芸芸点点头,然后手心攥着那颗石子,起身直接走到火盆旁蹲着,将石子放入炭火中,如煨芋一般,就近取暖,低着头,搓手笑道:“天公不作美,风雨接滔流。
纵化大浪中,不惧亦无忧。”
原来是小陌方才定睛一看,巧了,竟然是一座定婚店。
动手之人,并非老妪,而是这位老妪身边的少女,方才竟然新人重操旧业,在小陌这边就露出了马脚,不然还真就又要灯下黑一遭了。
远古定婚店,掌天下婚牍,向月检书,按照不同姻缘,分别为男女牵线脚踝、手腕与心口。
旧天庭曾设置有一处姻缘司,由各位明月女主人分掌一方,辖境内定婚店数量不等。
万年之后,重返人间,小陌之前别说亲眼遇见这类定婚店,就算翻遍山上邸报和山下杂书,都没看到这个历史久远的称呼了。
反观月老牵红线和翻检姻缘簿一说,倒是不计其数,人间姻缘,阴骘之定,不可变也。
老妪的大道根脚,没半点稀罕的,一条垂垂老矣的老虬而已。
估计也是半道得来的机缘和身份,才搭建起了这座定婚店。
搁在当年的人间大地,小陌遇见了,都懒得正眼瞧一下。
一般来说,对方也不太敢瞧自己,担心被误认为是一场问剑?
故而就算是那些手持天庭行雨符的水陆真龙,万年之前,见着了自己,都会立即让路。
当年小陌喜好独自游历天下,大概是因为他装束鲜明的缘故,所以很好被辨认出身份。
一个能够与碧霄洞主聊到一块去、还能共同酿酒的剑修,脾气性情如何,自然不用猜了。
抬起头,陈平安看了看那个挪了挪板凳,坐去老妪身边的妙龄少女,站起身,抬了抬脚,笑道:“小姑娘,姻缘线可不能乱牵连,劳烦收起来。”
少女一脸茫然,模样娇俏,天真懵懂。
陈平安双指并拢,轻描淡写,轻轻朝自己脚边一划,就将那根将自己与叶芸芸脚踝牵引的无形红线,当场斩断。
少女骤然间眯起一双杏仁眼眸。
按照师父的说法,是一位山上剑仙无疑了!
都没有用上神兵利器或是本命飞剑,就瞬间斩断了自己设置的那根姻缘线,而且如刀切豆腐一般轻松,那就必须是仙人境修为。
老妪怔怔看着那位青衫“刀客”
,她叹了口气,拍了拍少女的脑袋,示意莫怕,老妪兴许是知道今日注定无法善了,她低头笑了笑,从袖中摸出一枚弧度微妙的紫色镜片,再捻起衣角,轻轻擦拭,材质类似琉璃却非琉璃,而且那份砣工之精密,绝非山下能工巧匠能够磨砺而出。
老妪抬起头,恢复原本嗓音,沙哑开口道:“不曾想还能在离着古蜀国那么远的地方,有幸遇见一位如此年轻的陆地剑仙。”
陈平安置若罔闻,只是双手笼袖,瞥了眼老妪手中物件,长见识了。
龙宫种玉芝,耕得紫玻璃。
质地莹澈,近乎后世白帝城琉璃阁秘制之物。
而且在中土神洲那边,此物犹有一桩妙用,最适宜拿来炼制成一种辅助望远的器物,一些个年老昏花的山下公卿,或是年纪轻轻就伤了目力的达官显贵,凭此可以眼力恢复如年少时,此外中土各国钦天监,还拥有一种由阴阳家陆氏秘制之物,传闻肉眼凡胎的俗子,亦可远观星辰如同目前之物,看待天上星辰,脉络分明,如神人掌观人间山河一般轻而易举。
陈平安重新蹲下身,双手烤火取暖,笑问道:“那只绘制水图的河底铁盒,是某处龙宫旧物,老嬷嬷的珍爱旧藏?
三百年前,又是被谁捞起送去的沅国皇宫?”
老妪看着那个神色和煦的青衫剑仙,笑道:“只要剑仙能够帮忙取走一道符箓,老身今天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然。”
老妪摇摇头,“不然就算公子是一位山上剑仙,还真不敢杀我。”
陈平安点头道:“一道天师府真人亲笔符箓,确实既是雷池禁制,又可以拿来当一张保命符。”
老妪看了眼那个蒲山黄衣芸,再收回视线,看着眼前这个一口桐叶洲醇正雅言的青衫男子,由衷赞叹道:“公子委实是慧眼独具,翻老黄历,检点内幕,如数家珍。”
三千年前斩龙一役,杀得天下蛟龙后裔、万千水族,纷纷停滞于元婴境,就此止步不前,至多走江化蛟,绝不敢走渎化龙。
世间再无鱼龙变化。
如今山河解禁,天下水族如获大赦,汇聚在白帝城那边的龙门,逆流而上,跃过龙门,只要能够成功跻身黄河小洞天,便可以一举获得文庙封正。
可惜龙虎山那边,再无天师府真人来此,为她揭走那张拥有浩荡天威的禁制符箓。
好像完全忘记了这件事。
叶芸芸喝了一口茶汤,气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