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九章 递剑接剑与问剑(3/6)

陈剑仙,差不多就行了。

既然如今形势在你不在我,打杀皆随意。”

刘茂一手捧拂尘,一手拿住笔筒,冷笑道:“修了道法,哪怕尚未登堂入室,却有一事好,心如止水。

陈剑仙如果今天拜访黄花观,是为了打打杀杀,震慑人心,只管出剑便是。

让贫道再次领教一番剑仙风采。

好与两名弟子显摆一下,师父修道平平,境界不高,却也曾与一位剑仙切磋道法。

当然,前提是陈剑仙手下留情,打而不杀。”

陈平安环顾四周,从先前书案上的一盏灯火,两部经书,到花几菖蒲在内的各色物件,始终看不出半点玄机,陈平安抬起袖子,书案上,一粒灯芯缓缓剥离开来,灯火四散,又不飘荡开来,宛如一盏搁在桌上的灯笼。

两卷道门经典,飘荡浮起,一张张书页缓缓翻过,道观四周天地灵气聚拢,浓郁如水,涟漪阵阵,缓缓拂过墙壁、地面。

陈平安在屋内随意散步之时,黄庭经和灵飞经,两部经书便飘在身前,一左一右,自行翻书。

刘茂轻声感叹道:“陈剑仙如此疑神疑鬼,难怪能够成为如此年轻的剑仙。”

陈平安置若罔闻,走到书架那边,一本本藏书向外倾斜,书页哗啦啦作响,书声响彻屋内,若溪涧流水声。

陈平安将那两本已经翻书至尾页的经书,双指并拢轻轻一抹,飘回书案缓缓落下,笑道:“架上有书真富贵,心中无事即神仙。

富贵是真,这一架子藏书,可不是几颗雪花钱就能买下来的,至于神仙,就算了,我至多疑神疑鬼,殿下却肯定是心中有鬼……这本书不常见,竟然还是得到文庙许可的官本初版初刻?

观主借我一阅。”

陈平安将一本《天象列星图》收入袖中,涉及天象地理两事的书籍,都会被朝廷官府列为**,民间不可私藏。

陈平安在书架前停步,屋内无清风,一本本道观藏书依旧翻页极快,陈平安突然双指轻轻抵住一本古书,停止翻页,是一套在山下流传不广的古籍善本,哪怕是在山上仙家的书楼,也多是吃灰的下场。

因为这套善本《鹖冠子》,“言辞高妙”

,却“大而无当”

,书中所阐述的学问太高,艰深晦涩,也非什么可以凭依的炼气法门,所以沦为后世藏书家单纯用来装点门面的书籍,至于这部道家典籍的真伪,儒家内部的两位文庙副教主,甚至都为此吵过架,还是书信频繁往来、打过笔仗的那种。

不过后世更多还是将其视为一部托名伪书。

刘茂瞥了眼那边的动静,轻声叹息道:“哭泣同哀,欢欣相助,怪谍相止。”

陈平安嗤笑道:“不也教了你们君主南面之术?

三皇子怎么不学好?

所以说有钱人读书太多也不好,懂得道理越多,知道道理越少。”

陈平安突然沉默起来,书架这边有相邻的几本书籍,《海岛算经》,《算法细草》,《数书九章》…… 书籍都已翻阅完毕,是注解旁白最多的一类书籍。

陈平安确实没有想到刘茂竟然还是个痴迷术算一途的,方才瞥了某处图案几眼,满满当当的数字,把陈平安看得云里雾里的,好像在看天书,可见刘茂功力不浅,比修行破境的本事高多了。

刘茂说道:“那几本书,不借。

要是拿走,算你抢的,就更不用还了。”

陈平安抬了抬袖子,五六本术算典籍都落入囊中,“还,怎么不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众多书籍的材质,文字内容,都看不出门道。

陈平安还是不太放心,将那刘茂那柄拂尘驭到手中,掂量一番,再摇晃几下,最终将木柄一寸一寸捏碎。

刘茂板着脸,“不用还了,当是贫道诚心诚意送给陈剑仙的见面礼。”

陈平安将失去木柄的拂尘放回书案上,转头笑道:“不行,这是与殿下朝夕相处的心爱之物,君子不夺人所好,我虽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可那圣贤书还是翻过几本的。”

拂尘只是山下寻常物,已经碎去的木柄是如此,麈尾丝线也是,此物虽然不名贵,可到底是那位观主的心头好。

刘茂冷笑道:“陈剑仙过谦了,很读书人,当得起府尹大人的“先生”

称呼。”

陈平安开始抬起手,轻轻拂过那些书籍,从一本本书籍当中随意炼字,同时说道:“倒是要感谢文庙,禁绝山水邸报五年。

不然如今我这名声,算是彻底烂大街了。”

刘茂皱眉不已,道:“陈剑仙今天说了好多个笑话。”

陈平安缓缓而行,一个个文字被炼化撷取,又迅速消散空中,随口问道:“当年是不是说过,下一次见面,要你装作认不得我?”

刘茂摇头道:“忘了。”

“可能我记错了,是与刘琮说的。”

陈平安点点头,又问道:“你还没有想明白,为何我会故意带上姚仙之?”

刘茂笑道:“怎么,以陈剑仙与大泉姚氏的关系,还需要避嫌?”

陈平安打了个响指,天地隔绝,屋内瞬间变成一座无法之地。

刘茂大为错愕,但是刹那之间,出现了瞬间的失神。

因为屋内,出现了一位位青衫背剑客,神色各异,站在不同位置,众人异口同声,却是另外一个男子的嗓音,道:“刘茂,你真是个扶不起的废物,早知道当时就该选择高适真。

如果我是陈平安,或者陈平安的耐心不这么好,随意翻检你的魂魄神魂,跟翻书一样,那么你这会儿其实已经死了。”

刘茂欲言又止,只是瞬间就回过神,猛然起身,又颓然落座。

总算得到了答案。

陈平安收起一把笼中雀,微笑道:“斐然兄真是个狗日的,半点不讲兄弟情谊和江湖道义。”

刘茂开始闭目养神,束手待毙。

他确实有一份证据,但是不全。

当年斐然在销声匿迹之前,确实来黄花观悄悄找过刘茂一次。

至于所谓的证据,是真是假,刘茂至今不敢确定。

反正在外人看来,只会是铁证如山。

刘茂突然睁开眼睛,“真相如何,你猜得到?”

陈平安脚尖一点,坐在书案上,先转身弯腰,重新点燃那盏灯火,然后双手笼袖,笑眯眯道:“差不多可以猜个七七八八。

只是少了几个关键。

你说说看,说不定能活。”

刘茂突然笑了起来,啧啧称奇道:“你当真不是斐然?

你们俩实在是太像了。

越确定你们不是同一个人,我反而越觉得你们是一个人。”

陈平安微笑道:“咱们今夜没少聊闲话,可以说几句正经话了,殿下赶紧自救。”

刘茂却站起身,好像如释重负,大笑道:“我如果完完全全听从斐然的安排,只要万一蛮荒天下打输了,重新丢掉了桐叶洲,我就该立即涉险逃离蜃景城,那么只要被我赶到那座重建的大伏书院,今天谁是阶下囚,就真不好说了。

可惜我胆子太小,过于惜命了,修了道,反而怕死,如果是当年刚被囚禁那会儿,我会毫不犹豫就去赌命的,赌输了,无非丢了一条烂命而已,赌赢了,就可以为刘氏夺回这份江山家业。”

陈平安耐心极好,缓缓道:“你有没有想过,如今我才是这个世上,最希望龙洲道人好好活着的那个人?”

刘茂点头道:“所以我才敢站起身,与剑仙陈平安言语。”

陈平安一脸无奈,“最烦你们这些聪明人,打交道就是比较累。”

刘茂一言不发,笑望向这位陈剑仙。

陈平安伸出一只手掌,示意刘茂可以畅所欲言了。

刘茂重新落座。

事已至此,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开始将斐然的谋划娓娓道来,刘茂说得极多,极其详细。

不是刘茂故意如此,而是斐然甚至帮这位龙洲道人想好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细节,光是如何安置某些“念头”

,搁放在何处,防止某位上五境仙人或是书院圣贤的“问心”

,而且斐然明确告诉刘茂,一旦被术法神通强行“开山”

,刘茂就死。

听得陈平安大开眼界。

陈平安一直竖耳聆听,只是插嘴一句,“刘茂,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比如中土文庙那边,其实根本不会怀疑我。”

不等刘茂说话,陈平安就又说道:“但这正是斐然的厉害之处。

不着急,先等你说完,我再告诉你真相,反正在算计人心一事上,咱们这位斐然大剑仙,确实比你高了好几个境界。”

刘茂继续先前的话题,大致上,是大泉皇后姚近之,联手藩王刘琮,派遣申国公高适真,负责暗中串联近在咫尺的照屏峰妖族剑仙,癸酉帐斐然,再勾结驻扎南齐京城的戊子军帐,在桃叶渡达成盟约,两件契约信物,一方是大泉刘氏的传国玉玺,一方是文海周密的藏书印。

而持印者,桃叶渡泛舟独行的青衫剑客,姓陈名平安,早在二十年前,此人就已经开始秘密铺垫这场谋划。

身为姚氏家主的兵部尚书姚镇,不惜用十六万大泉刘氏精锐骑军、三十一万地方驻军的阵亡战死,暂时为家族赢得军心民心,作为姚近之称帝必须付出的代价,作为回报,此举会成为姚氏篡位的踏脚石,要以一座完好无损的蜃景城,作为文海周密关门弟子周清高的观道之地,同时让蜃景城成为蛮荒天下设置在桐叶洲的陪都之一。

陈平安点头称赞道:“真要给你办成了,老子就要一裤裆黄泥巴了。

好个斐然兄,亏得我当年对他那么客气,就这么想要与我重逢啊。”

中土文庙为一个出身文圣一脉的年轻人,专门昭告天下,解释澄清?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