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6/12)
可见,奴隶额上印着字,无法逃走。
齐时,刘寅使奴当伯上广州,经过七八年还是回来了。
奴婢来源主要是破产农民,侯景作乱,奴隶成为侯景唯一的支持者。
奴婢一人抵米六斗或值钱五千至七千,奴婢价格比西汉时的一万伍千到四万贱了不少。
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国后,奴隶制度更为发达。
shuhaige3;
掠人口为北魏武官致富的重要手段,最大的人口shuhaige3;
掠者就是魏皇帝。
东晋安帝时,仇池公杨盛上表叙述魏国情形,说魏国妃妾都住瓦房,有婢女千余人,织绫锦、养猪羊、牧牛马、种蔬菜、贩卖牟利。
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下至一部分鲜卑士兵各占有多少不等的奴隶。
《魏书》称奴隶为俘获,有些称男女或新民,有些称生口,前者指民户或隶户,后者指奴婢,将士私自俘获的人应是属于生口类。
魏太武帝时俘获的生口数量更大,不仅颁赐给出战的将士,而且还给留台未出战的文官颁赐生口、缯帛、马牛各有差。
魏国存在着大量的奴隶,从事生产来供养文官和鲜卑兵。
同时,汉族人也奴役外族俘虏。
匈奴人刘宣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晋书》33卷)。
一般匈奴人给晋地主作田客,有些地主役使匈奴田客多至数千人。
为了防止被掠为奴隶,外族人愿为私人当田客(种田农奴)。
后赵王、羯人石勒曾是并州商人郭敬和地主宁驱的田客。
当他逃荒时,晋官吏想缚他卖为奴,由于宁驱的保护得免。
他外出求食,得到郭敬的施舍。
他建议郭敬把饥寒交迫的羯人骗到冀州出卖为奴,不至于饿死。
并州刺史司马腾大捉胡人,两人一枷,押到冀州出卖,石勒也被执卖给平县师欢家为耕奴。
师欢怕他鼓动耕奴们反抗,把他释放。
他给人家当佣工,又被乱军捉获。
为了不被卖为奴,他聚八骑起义,后杀败晋新蔡王司马腾。
鲜卑慕容部人皮肤洁白,晋士族多买慕容部妇女为婢妾。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士家、佃客和部曲,既是豪族地主的亲兵,又是附属于他们的农奴。
北魏、北齐、隋、唐各朝的均田和租调、徭役制度,都规定了奴隶课税或不课税,这表明奴隶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力和财富资源。
由于各家的奴隶数量多,北齐只能给一部分奴婢受田,但即使是平民也多拥有60个奴婢。
京城“奴婢受田者,亲王止三百人,嗣王止而二百人,八品以下至庶人限止60人”
。
“北齐均田法,普通民众一夫受露田80亩,一妇40亩,奴、婢与良人同。
丁牛一头受田60亩,不得多于4头。
每丁受永业田20亩种桑麻,齐制和魏制不同处在于齐制奴婢不受永业田。
557年,齐文宣帝时,宋世良请分牛地给贫人,说富家利用奴婢牛受田的制度迫使贫人无立锥之地。
周武帝遵行齐制,隋文帝也尊齐制。”
581年,度支尚书苏威奏请减课役,得到隋文帝的允许。
单丁和仆(部曲)隶(奴婢)半课。
604年,隋炀帝即位,废除妇人、奴婢、部曲的课役。
唐租庸调法采用隋炀帝的新制,不再取妇人课役。
男丁(23-58岁)和受田中男(18-22)向国家纳租和调绢并服役。
北周武帝数次释放奴隶和杂户,但允许北周贵族保留一些部曲和客女。
隋末平凉一带有所谓“奴贼”
,首领出身奴隶,士兵自然不少出身奴隶。
唐军中有奴隶应募作战,立功后得赏,经隋末战争,奴隶和部曲的人数更为减少。
唐刑部属官有都官郎中,掌管奴隶。
奴隶来源是俘虏和叛逆犯的家属,通年服役者称为官奴婢。
免(朝廷下大赦)一次称为番户,每年服役3番,每番一个月。
免两次称为“杂户”
或官户,每两年服务五番。
免三次成为良人。
唐代奴婢数量众多。
唐高祖李渊曾赐给功臣大批奴婢,如给武则天的父亲武士镬奴婢300人,别食实封500户。
司农寺将官户奴婢有技能者配诸司,妇人入掖庭,以类相偶,行官监牧及赐王公、公主皆取入。
凡孳生鸡彘,以户奴隶课养。
俘口则配轻使,始至给享食(《新唐书》志38,百官3)。
税法即行,京兆少尹韦桢、长安丞薛萃搜督甚峻。
然总京师豪人田宅奴婢之估,载得80万缗。
唐朝的登莱沿海奴婢买卖中有大量的新罗人被卖为奴。
唐代佛教寺庙的奴婢也甚多,平均每个僧尼有一个多奴婢:武宗即位,毁天下寺庙4600;籍僧尼为民26万五千人,奴婢15万人,田数千万顷。
……中下田给寺家奴婢;丁壮者为两税户,人十亩(《新唐书》志42,食货2)。
由于奴婢在唐代属于不课口,可从唐代的人口普查数中的不课口数估计出当年的奴婢数量。
唐代户分课户和不课户两类。
无课口的户称为不课户:1、贵族和外戚的亲属;2、九品以上的官员;3、学生以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同户的人;4、老(60岁以上)、残废、重病人、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流内九品以上官’(当是流外九品),本人免课役,称为‘不课口’;5、有勋的百姓(非勋官的有功者);6、新附户暂免课役。
据《通典》,755年(天宝14载),天下不课户345万户,课户534万。
人口总数.
万,其中不课口4470万,课口820.
8万。”
如果不课口中的女自由人和未成年人为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为.
万,不课口中的男人加婢的数量则为.
万。
贵族、九品上官员、学生、义夫节妇家属、老残、寡妇、有功者和新附户的数量不会超过不课口总数的一半,因此保守地估计当时奴婢和部曲的总数有558.
75万人。
而普通课税的平民男子才820.
8万,奴隶数量已近于平民。
前一年(天宝13),不课口为.
万人,课口男丁为766.
2万人(总人口5288万,《旧唐书》玄宗纪),奴婢和平民的比例更近似。
当然,可能有些逃亡、隐藏的课户不在统计之中,可是他们只能依靠豪强生活,沦为新的奴婢、部曲或佃户,部曲和佃户的身份是不比奴婢强多少的农奴。
760年(唐肃宗乾元3年),《通典》说,本年不课户117万户,课户75万户。
总人口1699万,不课口.
万人,课口237万人。
5年内,平民减了2/3,但奴婢、部曲、佃户数量减的少一些,不到一半。
不课的的妇女和未成年人约占人口的3/4,则为.
万;这样,不课口中的男性中的自由人(贵族、官员、老残等)和奴婢为187.
65万人。
按一半除去不课口中的男性自由人,当年的奴婢则估计至少有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