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53章 府兵神威,众叛亲离(2/4)

鲜于丹猛地回头。

见到上书傅字的饕餮将纛朝他席卷而来,心知竟是傅佥那煞神追至,脸上血色尽褪:

“挡住他!给我挡住他!”

这名曾随吕蒙攻克荆南的大将甲胄歪斜,兜鍪也不知失于何处,脸上只余逃命的仓皇。

鲜于丹几十名亲兵倒是忠勇,发一声喊,硬着头皮转身结阵,长枪齐出,试图挡住傅佥。

傅佥一马当先,竟不闪避,长枪抡圆了横扫过去!

枪尖带起凄厉风声,重重砸在向他刺来的数杆枪杆上。

“——当啷!”

一阵脆响。

巨力传来。

吴人手中枪杆纷纷脱手!

更有两名吴兵虎口崩裂,惨叫着向后跌倒。

傅佥踏步上前,枪势未尽,变扫为刺,极其精准地刺中一名试图举枪刺来的军侯腰腹!

霎时间。

一声惨嚎。

内脏流出。

鲜血溅了一地。

剩下的亲兵被这凶悍绝伦的雷霆一击骇得心胆俱裂,失色间,动作不由一滞。

傅佥要的就是这瞬间空隙,径直弃了长枪,猛地拔出腰间宝刀,合身撞入吴人群中,刀光如匹练闪动,顷刻间又劈翻两人。

当此之时,傅佥亲军亦至。

不过数合,鲜于丹亲兵数十倒下泰半,余者仓皇退走。

傅佥举目环扫,一眼便察出此间谁是大将,旋即率军直指人群后正欲逃窜的鲜于丹。

“败犬,哪里逃?!”

鲜于丹头也不回。

此刻闻得杀声逼近才心知不妙,刚拔出佩刀,傅佥已杀透亲兵,再度提枪冲到近前。

“死!”

傅佥奋力一枪。

快如闪电的枪尖,直刺那鲜于丹已无铠甲覆盖的后背,欲自后透其心口。

鲜于丹到底是沙场宿将,生死关头之际,勉力侧身挥刀格挡。

“铛!”刀枪相交,火星四溅。

鲜于丹闷哼一声,只觉一股巨力自刀柄传来,整条手臂瞬间酸麻,大刀几乎脱手。

傅佥得势不饶,趁其重心不稳,枪势又至!

“噗嗤!”傅佥这一枪,终是精准地透过那吴将鲜于丹的脖颈。

其人立毙。

傅佥遂拔出腰间宝刀狠凿,一颗大好头颅冲天而起,脸上还凝固着惊骇与难以置信之色。

傅佥朝地上首级唾了一口,一把抓住首级散乱的头发,提起后跃上旁边大石,而后将首级高高举起,厉声长啸:

“尔辈主将已死,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汉军将士俱吼。

一时间,声震山谷。

残余的吴军本在慌乱溃走。

此刻目睹已方大将顷刻授首,仅剩的一点抵抗意志也彻底崩溃,纷纷弃械跪地。

后方追来的汉军士卒闻声见状,高呼着冲上前来,对吴军溃卒大开杀戒。

这种时候,即使是傅佥,想瞬间止住将士对吴人杀伐之意,仍是一件极其艰难之事。

大约半刻钟后,傅佥严令陆续传达各军,汉军将士才终于停止了对吴人的杀伐。

接下来,便是收缴兵器,看管俘虏之事了。

傅佥站在石上,喘息稍定,随手将鲜于丹的首级抛给亲军督:“斩将之功归你。”

言未罢,目光便已投向更东,那是巫县方向。

一夜追杀不止,为的就是潘濬。

但终究还是没能寻到这厮踪迹。

就在傅佥斩鲜于丹的同时。

另一条狭窄崎岖的山道上。

另外一场追杀也已进入尾声。

龙骧中郎将赵广杀得两袖灌满了吴人之血。

身上白袍,亦早已被血污泥污彻底染透,看不出本来颜色。

昨夜,他率领着两百余龙骧郎,以及由这两百余龙骧郎统领的一千余关中府兵,死死咬住一股约三千人的吴军败兵。

至于他麾下这一千府兵,乃是刘禅定下府兵之制后,首批,也是唯一一批成建制参与对外作战的鹰扬内府府兵。

出征之时,仍在长安秋收,修渠、训练,无缘参与伐吴之战的九府府兵无不咬牙艳羡。

按理说,关中的府兵,是不该长途拔涉到大江沿线作战的。

因为他们自备军资,自负盈亏,千里行军,对于他们来说损耗实在太大。

要是此战无功而返,刚刚才在长安立业安家的他们,直接就要破产。

为了补偿他们,显得公正,朝廷在征召他们的同时,承担了这千余府兵这一战的粮草。

毕竟这一战过后,这千余府兵将会有许多人获功勋转。

这些获功勋转,得到占田资格,以及各种特殊待遇的“勋贵”,将是激励府兵作战积极性的“饵”。

他们将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鼓励长安那群府兵努力磨炼杀人技,更卖力地训练旗鼓军阵。

以期将来杀敌获功,也成为这第一波府兵一般的“勋贵”。

而眼下,这第一批被刘禅寄予了厚望的鹰扬府兵,正在用行动证明着他们的价值。

他们身前这股吴军不同寻常。

虽败不乱。

撤退时仍有些章法。

旗帜也未完全倒伏。

此时此刻,正且战且退。

山路狭窄,大军难以展开。

正是精锐小部队发挥的舞台。

“魏起!带上你的人,从左面山林绕过去,截住他们中军!”龙骧中郎将赵广声音清越,虽是第一次领军破敌,却指挥若定。

“得令!”

魏兴之弟魏起瓮声领命。

他腰负元戎弩,一手持盾,一手握着已砍出数个豁口的宿铁刀,带百名府兵绕进密林。

“兔崽子们,跟老子来!”

鹰扬府兵本就有战功在身,个人武艺精湛,果敢勇猛,几月训练磨合下来,相互之间配合也勉强算得上默契了。

即使地形如此复杂地,竟仍是如鱼得水,行军速度比山下沿路撤退的吴军快了数倍不止。

吴军中军,簇拥着数员将领。

正是先前负责控扼虎跳涧的吴国宗亲、翊军将军徐忠,以及同为宗室的孙规。

徐忠很快便发现了侧翼包抄上来的汉军,脸色一变:

“快!加快速度!”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