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5章 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万更求订阅】(4/5)

威滕到底对数论不太擅长,且之前没有系统性研究过徐铭的多尺度解析筛法,眼下全程听完报告内容,对于徐铭的数学天赋依旧没有准确认知。

思考之下当即扭头,把目光转到德利涅身上,主动向其询问这件事。

“你觉得徐铭在数学上的天赋如何,是不是转去研究物理学会更加合适?”

德利涅和威滕的关系算比较熟悉,面对这个问题他虽没有转过头,却仍旧颇为中肯的给出自己的意见。

“数论是一项门槛低,但研究困难的数学分支,无论他的多尺度解析筛法,还是今天引入代数结构,都需要极强的数学天赋和各种思维能力。”

“他的工作相当于为数论界,创造了一项使用范围很广的强大工具。”

“这将大力推动数论界的发展。”

不过在讲到这里的时候,德利涅突然停顿,把视线看向威滕后才抛出最后一句话。

“相比较他能为数学界做出的贡献,真去研究你的弦理论那才是浪费天赋。”

威滕闻言脸上表情瞬间怔了下,约摸过去三四秒才算恢复正常暗自叹息感慨。

“那可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 距离上午九点徐铭的报告正式开始,到讲解完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差不多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到了这个时候,报告已然进入尾声。

毕竟哪怕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受邀报告也大多时候都是一个小时。

然徐铭却依旧没有结束的意思。

此刻他站在剩下的空白写字板面前,背对台下众多数学教授和研究生。

手持黑色马克笔,依旧快速书写着数学步骤。

“主项提取(s=1处的留数),移动积分路径至,R(s)=c>1/2+∈。”

“Φ(1;

x)=L(1,symf)·x”

“合并得主项系数……”

…… 台下众人面对徐铭奇怪的举动,虽感到疑惑,却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

依旧坐在椅子上,认为是报告内容还未讲完。

“难道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还有东西?”

伊万尼克这时垂下目光,看向手中草稿纸上列出的关于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推演公式,脑海中刚浮现出这个念头又立刻被他打消掉。

“不对啊。”

按照他的推演判断,刚才所讲内容,便已是多尺度解析筛法全部结构。

如果再加入其它的结构定理,则反而会破坏掉筛法工具的完美性,导致其精度下降出现逻辑错误。

他不认为自己的结论有错,更不相信徐铭会去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与此同时。

卡茨虽未开口发言,但望着徐铭的背影,眉头也不由得有些微皱。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徐铭并未提前准备文档,报告过程主要依靠镜头拍摄写字板,将上面内容呈现在台下的多个方位的显示器中。

只因徐铭的身体刚好挡住,这才没有办法及时看到所写的具体内容。

要等错开身子才行。

好在场控人员及时调整镜头角度,终于让大家看到徐铭刚写出的数学步骤。

“这是……”

“在使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具体证明问题?”

伊万尼克脸上表情猛然一变,几乎是瞬间,便脱口讲出自己的猜测。

旁边的卡茨教授,闻言同样回过神来,眉头舒展开的同时又重新浮现出欣喜之色。

“没错了。”

“他肯定是想用具体问题,来证明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的效果。”

对于这种事他自然不会陌生,要知道当初徐铭把论文投稿到数学年刊的时候,他正是首个发掘的编辑,当时便针对多尺度解析筛法证明出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

同时也正是因为对斐波那契数的证明,才引起数论界对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关注。

否则多尺度解析筛法固然精妙,在数论界起到的影响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如今徐铭想故技重施,现场证明某项问题,为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正名倒也是正常。

不过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是需知道徐铭选择的数论问题究竟是什么。

就在大家怀揣着好奇和期待往下看时,只见德利涅猛然从座位上站起身发言,语气充斥着激动和兴奋的情绪。

“他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德利涅这句话,在台下响起的瞬间。

包括伊万尼克和卡茨以及萨纳克在内的,前几排众多数学家立刻瞪大眼睛。

有些难以置信。

“在这里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这怎么可能?”

“没有人能在这种场合下做到。”

“我的天呐,他真是一个疯狂的小家伙,那可是孪生素数猜想!”

…… 见识到徐铭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强大,没人会怀疑此工具能用来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可关键这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

刚进行完相关的报告,就要现场去尝试证明,怎么看都不是件靠谱的事。

何况会面临极大的外界压力,使思路被干扰。

让大家不得不表示,这确实是一个颇为疯狂的举动。

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可以说给这场报告会,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就连对数论不擅长的威滕,神情都有些异色,突然发现自己对徐铭的了解似乎仍停留在表面。

“敢在这种场合下,尝试摘取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究竟是自信还是自负?”

念头刚停留在这里,下秒便又被身旁德利涅的声音打断思考。

“暂时停止后面的活动,让他继续写。”

再次抛出这句话,只见德利涅又重新坐下,并顺手把威滕的笔和空白草稿纸拿过来。

“我先用一下。”

简短回应句便立刻书写,对徐铭的证明步骤验证。

刚才面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他虽对其结构和效果表示认可不吝啬称赞,却是仅在脑海中推演,但现在既然涉及到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情况则就完全不一样了。

比较简单的说,就是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想看看最终结果究竟如何。

毕竟这种数学界未有过的做法,纵使证明失败,也肯定会引起各大媒体报道。

被收进数学界发展史中被记录。

威滕亲眼看着好友的动作,对徐铭的数学天赋又有了不少新的认知。

以他对德利涅的了解,能让他如此有兴趣,说明使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恐怕是存在一定的成功可能性的。

否则真是一眼便确定证明思路错误,估计都不会给对方在台上书写证明步骤的时间。

而一想到若徐铭真证明成功,那么在数学上的天赋和成就确实不是物理能比。

想让其去研究弦理论,怕是不大可能了。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德利涅的话无疑代表着极大的权威性。

自然不会有人反驳,提出异议。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依旧坐在位置上,且保持安静共同见证徐铭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反观坐在后面的数学系研究生,表情基本上都凝固在脸上显得僵硬。

本来是想听数学界莫扎特的学术报告会,未曾预料竟有机会亲自看到数论经典问题被解决,实在是有些超出自己的想象觉得不可思议。

关键大部分人的年龄,还要比徐铭大,这就更加让人忍不住自惭形秽。

—— 徐铭并未分心去关注台下的反应,此刻他整个人仿佛完全沉浸在步骤中,尤其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书写证明步骤的速度越来越快。

“尺度函数Φ(s;

x)中的L(s,symf)引入振荡。”

“arg(L(1/2+it,symf))~……”

…… 怎么瞧都不太像是现场证明。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