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8章 整个燕大无出其右【万更求订阅】(3/5)

黄运良深吸一口气,在给出很高的一句评价后,立刻把视线聚焦在徐铭身上。

“简直不可思议。”

“你竟能把算法优化到这种程度,若换做第二小组全体成员去做这件事,恐怕都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他听完徐铭对算法的讲解后,确实产生了信心,认为结合深度学习概念非常可行。

可万万没想到,测试出来的定位精度数据,竟高的令人感到心惊。

要知道能优化到这种程度的算法,需不断调试相关参数多次运行实验才行。

结果徐铭却做到了。

徐铭面对这样的测试结果,虽早有所准备,心里也不免为此高兴。

至于面对黄运良教授的询问,他想了想开口回答。

“我是根据海量的数据,快速判断出参数产生微小变化对整个算法性能的潜在影响方向,从而对参数进行相应的调试优化。”

“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能有这种效果,也同样超出我的预计。”

“看来你对数值较为敏感,确实适合编写算法。”

黄运良点点头若有所思。

话音才刚刚落下,随即又同许崇兴交流起来。

“老许。”

“你的眼光确实不错,怪不得连孙总设计师都要主动让小徐加入项目。”

“这个数院的墙角挖的好啊。”

“徐铭的天赋比较全面,整个燕大都无出其右。”

许崇兴笑容满面毫不吝啬自己的称赞。

黄运良则摇头补充。

“别说是燕大了,全国只怕都找不到第二个。”

他这话可半点毛病没有,单拿徐铭在数论领域做出的贡献都找不到能比的,更何况还在卫星定位编程算法上有如此恐怖的天赋。

加上刚到二十的年轻岁数,放眼同龄人根本找不到能够相比的人。

待喜悦氛围在实验室不断蔓延,大家也没忘记正事。

很快黄运良便安排起来。

“尽快通知卫星导航定位检测中心的人员,来对我们的定位精度进行认证。”

“另外把情况汇报给孙总工程设计师,申请接入北斗实验星原始观测数值,当然实地测试还是需要开展的。”

“等我们对外公布北斗的定位精度数值,不知道海外那些媒体会有什么反应?”

许崇兴听着黄运良的话脑海中浮现出不少画面。

眼中顿时涌现出几分期待。

以往提起卫星导航系统,大家只知道GPS,为全球多个国家提供定位支持。

如今北斗取得突破性进展,且定位精度更高,届时国际上肯定会出现不少趣事。

但无论如何狡辩抹黑,俨然都无法阻止北斗的崛起。

眼看时间已经不早,情绪逐渐平稳后,对算法的仿真测试终于落入尾声。

大家各自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回去休息。

“徐师弟。”

“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行,居然独自解决卫星定位的多路径误差抑制问题。”

回宿舍的路上,郭昊强和徐铭同行,表情中流露出的佩服相比以前又多上几分。

“姚师兄他们前期准备的数据和算法框架,可是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否则肯定没法这么快就把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编写出来。”

徐铭颇为认真的向郭昊强说起这件事,并未把全部功劳都一股脑揽到自己身上。

然话音才刚刚落下,视野中突然出现一道熟悉身影。

正是他口中的师兄姚伟泽。

说起来对于姚伟泽,徐铭感官还是不错的,起码对项目上的事足够认真。

真心想为国产定位系统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近前之后,徐铭主动打起招呼。

“姚师兄。”

“感谢师弟帮助咱们小组完成任务,以前我还是低估了师弟的实力和天赋。”

“现在看来我要向你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姚伟泽真情实感如实表明自己态度。

对徐铭更是虚心求教。

以往他面对徐铭,仅将其当做理论数学领域的天才。

不认为能在北斗导航系统上有什么贡献。

结果今天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却让他知道天才为何被称作天才。

况且徐铭进入项目的时间有限,中间还请假去参加了国际数论会议,结果这都能成功解决多路径误差抑制。

让他不免有种挫败感。

同时也发自内心,对徐铭的编程算法水平佩服。

“作为第二小组成员,编写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本就是我应该做的事。”

“另外我同样有问题想向师兄请教。”

徐铭保持着和煦笑容出声回答。

不管怎么说姚伟泽都已博士毕业,进入北斗卫星导航项目被提为教授,那基本是板上钉钉迟早的事。

就算在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中,未能找对方向致使进度停滞不前。

但在其他方面,依旧有着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可不会这就自大到谁都看不起。

姚伟泽听到徐铭这句话,表情明显多出喜色,当即满口把事答应下来。

“什么请教不请教的,咱们互相交流就好。”

讲完这些也没过多逗留,同他们两人讲了声,便分开朝自己住的地方走去。

郭昊强望向姚伟泽的背影,直到彻底消失在自己视野内方收回目光, 尽管刚才他并未参与到谈话中,却隐隐能感觉到对方的状态和他之前颇为相似。

正是看到徐铭通宵完成曲率补偿模型的样子。

“要把心态放平才行啊!”

自顾自低喃句,随后返回博士生宿舍所在的楼层。

…… 接下来几天。

针对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的验证仍在进行,除接入试验卫星原始观测数据外,国内卫星导航定位检测中心人员对定位精度进行了认证。

确定领先海外的GPS定位系统。

至于实地测试环境,毫无疑问把目标放在了陆家嘴。

主要这里有极端复杂的城市环境,其超高层建筑集群所带来的挑战,堪称全球罕见的多路径效应地狱场。

再加上金融区较高的电磁辐射强度,对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无疑是场考验。

不过既然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通过仿真测试,倒也不用有太多担心。

等这最后一级实地测试验证机制完成,便代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算法的圆满成功。

就能正式面向外界宣布,国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精度上领先GPS。

但由于需先完成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燕大卫星联合技术实验室,最终把时间安排在八月下旬的日期。

毕竟在眼下这种关键阶段,任何事都要为燕京奥运会的开幕让路。

进入八月份。

燕大的学生很多都选择提前返校,虽没法去现场观看开幕式。

却需要大量大学生志愿者。

为此倪明杰和蒋旭以及朱志轩他们几个,不知是不是私下商量好一起回到宿舍。

寝室几个人再次见面,首先谈论的话题,毫无疑问是关于国际数论会议的。

“你们看徐铭这张照片是不是很帅,尤其和台下那些上年纪的学者放在一起,视觉冲击力简直太强了。”

倪明杰手里拿着张青年报,指向头版头条最中间的照片向蒋旭和朱志轩询问。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