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0章 他才是数学界的莫扎特【万更求订阅】(4/5)

然没等朱志轩面露喜色,紧接着又补充一句。

“不过今天就算了,我吃完饭还要再打一把,明天咱们再努力拼搏。”

…… 徐铭和导师通完电话,确定论文正式发表,挂断后便带上自己的东西前往图书馆学习。

蒋旭和朱志轩则去参加小组活动。

晚上除有很多人像倪明杰那样玩电脑游戏,剩下的则是在学校未名社区,以及天涯论坛上面进行高强度冲浪。

至于讨论的热点话题,毫无疑问和徐铭有关。

尤其数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进入数学年刊官网查看徐铭的论文后,才发现其所具有的价值,尤其后面三位顶尖专家给的评语更是让人兴奋。

虽说这份荣誉和自己没有关系,可看到自己学校的同学自己国家的数学人,能在国际数学界取得成果,并被顶尖的数学专家认可称赞。

照样会感到无比骄傲自豪,甚至激动的整个人都是完全蹲在椅子上。

高强度的发帖和大家交流。

“徐神这是一举把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给拔高到其他人难以超越的高度。”

“数学年刊啊这可是,有些普通教授都难发一篇。”

“以前在高中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天才,现在才发现我只是有见到天才的门槛。”

“谁能讲讲徐神这篇论文到底咋样?”

“本人数院博士留级生,刚看完徐师弟的论文,我只能用惊叹来形容,可以说是千禧年来数论界最大的突破。”

“看不懂论文,总知道伊万尼克和陶哲轩吧,他们可都是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谁知道徐师兄读博之后,会不会担任助教,好想听徐师兄讲课。”

…… 相比较未名社区,大家为徐铭取得的成绩高兴,此刻在天涯论坛上已参加工作的人,则是对徐铭今后所能够达到的成就表示好奇。

纷纷参与猜测讨论。

“咱们国内终于出了位年轻的数学天才,本科就发表数学界顶刊论文,怎么感觉比陶哲轩还要猛一点。”

“上回我就说燕大的徐铭厉害,还有人表示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拿奖没用,现在应该没话说了吧,连全球顶尖的解析数论专家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燕大不愧是国内数学殿堂,有着自己的陶哲轩。”

“感觉徐铭是目前国内最有希望,拿到菲尔兹数学奖的人了。”

“我倒是觉得现在说这话太早,数论毕竟是门槛比较低的数学分支,偶然诞生灵感取得一些成就正常,关键能否持续在数学研究中做出贡献。”

“希望徐铭能做到吧,这也是国内那么多数学前辈遗憾的事情。”

有着燕大身份和数学年刊,以及三位全球知名数学专家为徐铭的论文背书,根本不会存在对论文质疑的人。

都为国内出现像陶哲轩这样的数学人才,感到非常高兴看到摘取菲尔兹奖的希望。

尽管有人仍心存担忧,害怕所谓的数学天才只是属于昙花一现。

从此便泯然众人矣。

但却也实实在在,让大家看到了,国内数学界从此崛起的契机。

与此同时。

远在大洋彼岸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中午。

身形偏瘦的陶哲轩,戴着副黑边窄框近视镜,结束讲课从教室返回自己办公室。

作为数学天才少年,他凭借调和分析组合论等横跨的多个数学领域成果,在去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与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佩雷尔曼共同获得菲尔兹奖。

成功跻身为全球知名数学家行列。

那时他才三十岁。

如今更是不知道被冠以多少头衔。

但如果不认识他的人,只单纯看他的样貌,恐怕绝对不会相信这是菲尔兹奖获得者。

很快他推门走进办公区域,便听见自己同事约翰·加内特主动搭话。

“要来一杯咖啡吗陶?”

“不用了。”

陶哲轩闻言抬眼望去摆手回答。

然刚迈出一步,又因加内特接下来的一句话,顿时驻足停下。

“你让我关注的数学年刊最新期杂志,我已经放到你的办公室桌上了。”

“非常感谢你加内特。”

他听到这句话满脸兴奋回答。

说完便急忙走进自己办公室。

先前他受数学年刊主编萨纳克教授邀请,匿名审核篇关于素数分布问题的论文。

他因研究过孪生素数,对筛法和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都颇感兴趣。

便没让这篇论文在自己邮箱里吃灰,抽了一个时间在办公室内认真审查。

刚开始他还没表现出多少兴趣,直至意识到里面多尺度解析筛法框架的价值,这才专注起来全身心投入。

最终被新筛法和证明过程折服。

认为这篇论文推动了数论界的发展,给出很高评价。

不过他最为关注的,则还是论文作者。

想要与之交谈讨论。

在他看来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效果,只需要对其中动态化框架转化,或许便能应用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为此他特意给主编萨纳克教授发了邮件,希望能从对方口中得到作者身份。

然而根据数学年刊匿名审稿规定,为保证公平和审稿的严谨性,审稿人是不能知道论文作者身份的。

无奈只得等待最新一期发表。

并特意让同事加内特,帮忙关注数学年刊。

快速坐到自己办公桌座位上,垂下目光后果然看到几本来自不同期刊的最新期杂志。

像海外这边的大学,基本上会订购很多期刊的杂志。

每次有新的一期发表都会很快送过来。

他从中抽出数学年刊,立刻寻找起自己审核的那篇关于素数问题的论文。

这时端着咖啡的加内特教授,也迈步从外面走进来。

似乎从未见过同事有这么急切的时候,心生诧异之下忍不住主动打开话题。

“陶。”

“现在可一点不像你平时的样子,能和我分享发生了什么吗?”

“我前些日子受邀审核一篇关于素数的论文,里面提到种全新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并成功证明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

陶哲轩并未卖关子,虽手上动作不停,嘴里却开口简要解释起来。

“这项成果对数论界来说是里程碑式的突破,目前就发表在最新期数学年刊上。”

“竟能让你给出这么高的评价,我想他肯定是哪位顶尖数论学家的成果。”

加内特作出一副吃惊状,由衷发表对这篇素数问题论文的看法。

陶哲轩点头道:“我也正是想知道是哪位学者。”

说完他终于找到那篇熟悉的论文。

并第一时间查看作者名字。

“徐铭。”

他轻声念出姓名,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问号。

快速搜索脑海中的知道的人,最终得出三个字结论。

不认识。

完全没有听说过。

再看向所属单位,上面赫然写着燕京大学。

顿时又陷入思考状。

“难道是燕京大学内的哪位教授?”

可还没等他思索出线索,旁边那栏十九岁本科生的身份学历信息,顿时犹如一根棒子敲在他脑袋上。

顿时瞳孔骤缩,不敢置信。

“燕京大学的本科生,这怎么可能?”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