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章 醉尝荤腥(1/2)

林秋水在太平烟厂上班后的第五天,李科长带他去参加银行人员的应酬。

地方选在桥西的中和轩饭店,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回民馆子。

门脸占了一层楼的底商,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木头桌椅磨得油光发亮,墙上挂着褪了色的民族风情画,昏黄的灯光照下来,给每个人都镀上了一层暖意。

“小林,这顿饭可不简单。”

李科长边走边低声嘱咐,“银行管着咱们的钱袋子,招待好了,往后贷款、结算都顺当。”

林秋水点点头,手心有点冒汗。

这是他头一回正式参加厂里的应酬,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穿着那件黑尼子上衣,皮鞋擦得锃亮,像是要去参加什么重要仪式。

推开包间门,里头炭火烧得正旺。

铜锅里的汤咕嘟咕嘟翻滚着,白雾腾腾,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一盘盘鲜红的羊肉片码得整整齐齐,旁边摆着青翠的白菜、洁白的粉丝、金黄的豆腐皮。

银行的人已经到了,六个男同志,个个满面红光,谈笑风生。

林秋水一看见那羊肉,心里咯噔一下。

他从小不吃肉,母亲信佛不敢杀生,家里连只鸡都不敢养。

每年年底卖猪的时候,他天不亮就跑得远远的,躲到草垛后面,生怕听见猪的惨叫。

那声音,像刀子似的,刻在他童年记忆的最深处。

他默默坐下,只夹凉菜和素菜,低着头,恨不得把自己藏进碗里。

“小林,来,尝尝这羊肉,新鲜着呢!”

李科长笑着,亲自给他夹了几片。

林秋水犹豫了一下。

这是工作,是应酬,不能扫大家的兴。

他硬着头皮,夹起一片竹笋,放进锅里轻轻一涮,蘸上麻酱,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

出乎意料,没有异味,也没有恐惧,只有一股温润的鲜香在嘴里化开,像春雪融化似的,悄无声息地冲垮了他二十多年来的心理防线。

他抬起头,看见李科长含笑的眼光,忽然明白过来,原来李科长是回民。

财务科请客,从来不选汉餐,这是对她的尊重,也是科里多年来的默契。

这一口羊汤里的竹笋,不光是食物,更是一份接纳。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热闹。

银行的人轮番敬酒,财务科这边,女同志不喝酒,两位师兄,李益民酒量差,三两就倒,何田东虽然能喝,但一个人对付六个,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李科长看在眼里,转头问林秋水:“你酒量怎么样?”

林秋水一愣,随即答道:“还行。”

“最多喝过多少?”

他脑子一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逞强:“五六两没问题。”

其实他最多喝过半斤,那时候已经有点晕乎了。

可话一出口,就收不回来了。

李科长眼睛一亮:“行,你上,替你何师兄挡一挡。”

她转向银行的人,笑着介绍:“这位是林秋水,王海霞身体不好,以后银行出纳就由他负责。

往后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呢,让他多陪各位喝几杯。”

话音刚落,敬酒的矛头就转向了林秋水。

“来,林会计,咱们走一个!”

“小林,我敬你!”

一杯接一杯,酒液辛辣,入口火辣辣的,几杯下肚,反而觉得浑身发热,头脑异常清醒。

他发现,自己的酒量,好像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后来同事们说,他那天喝了八两多。

喝到半斤时,酒劲上来了,光吃凉菜压不住,他开始夹羊肉吃。

一片,两片,一盘,两盘……火锅的热气蒸腾,羊肉在锅里翻滚,变色,他夹起来,蘸酱,送入口中,鲜嫩的肉香和麻酱的醇厚在舌尖上交汇,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一口气吃了一斤多羊肉,还吃了十几个肉饺子。

“林会计海量啊!”

银行的人纷纷赞叹,“酒量好,吃肉也厉害!”

林秋水笑着摇头:“我不吃肉的,酒喝多了,才吃点。

不过……味道确实不错。”

从那以后,同事们介绍他时,总爱调侃地加一句:“这小林子,平时不吃肉,就爱吃涮羊肉和肉饺子。”

这成了他的标签,也成了他的小秘密。

原来,恐惧可以被热气蒸散,心结可以被酒液冲开。

在烟厂的日子里,林秋水亲身经历了国家经济的巨大变化。

1988年,通货膨胀像野火一样蔓延,物价飞涨,钱越来越不值钱。

可太平烟厂作为省里的利税大户,反而迎来了最好的时候。

银行专门为他们开了“绿色通道”

,贷款审批从层层上报,变成了专人对接。

“林会计,这是新的授信方案。”

银行信贷科张主任亲自送来文件,“市里点名要扶持你们,授信额度从三千万提高到八千万。”

林秋水有些意外:“我们还没申请呢。”

“嗨,你们厂的情况我们最清楚!”

张主任爽朗大笑,“去年利税三千万,今年还要涨。

王市长都说了,太平烟厂是咱们市的顶梁柱!”

林秋水不敢怠慢。

每次贷款,他都亲自准备材料,整理报表,用数据说话。

银行的人渐渐对他刮目相看:“林会计,你们那个新设备项目,我们特批了五千万。”

随着业务增多,烟厂贷款由林秋水接手时的三千万元,半年多时间就迅速增长到了一个亿。

应酬也越来越多。

林秋水作为财务科重点培养的年轻骨干,自然要经常出面。

吃涮羊肉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了。

时间长了,大家熟悉了,就有人好奇地问:“林会计,你平时不怎么吃肉,你是少数民族吗?

是信佛吗?”

林秋水总是耐心解释:“不是。

我是汉族,也不信佛,身体也不过敏。

主要是从小不敢看杀生,受母亲影响。”

“那你怎么吃涮羊肉?”

“可能因为没看到过程吧。”

他笑笑,“热锅里一涮,肉就熟了,像变戏法似的。”

“那你得多吃点!”

对方热情地说,“你看你这么瘦,该补补了。”

林秋水只是笑。

他知道,自己不是真的爱吃肉,而是学会了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给自己找一条出路。

除了吃肉,他还有一桩“心病”

,不会用筷子。

他天生是左撇子,右手写字、打算盘都很利索,可是一拿筷子,就笨手笨脚。

夹个花生米,能掉三次。

这毛病,源于小时候在家里吃饭,筷子老是和别人碰在一起,他嫌麻烦,渐渐就有些抵触。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