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相亲囧遇(3/4)
“这一年,咱俩扮演真夫妻,住一起,联手糊弄双方家长,彻底堵上催婚的嘴!
期间,互不干涉私人空间和事业,经济AA或建共同小金库。
一年后,处得来,继续。
处不来,和平散伙,协议终止,江湖再见,互不相欠!”
他拿出手机,调出文档推到她面前。
标题冷冰冰: 《互助婚姻协议书(一年期)》。
条款清晰:财产、隐私、责任、散伙条件…甚至还有“友好互助条款(比如帮对方应付奇葩亲戚)”
。
“初稿。
随便看,随便改。”
他语气充满尊重,“就一提议。
你有的是时间琢磨,不用立刻拍板。”
灯光勾勒着他清晰的下颌线。
他微微前倾,姿态放松却带着无声的力量。
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坦然地迎视她惊疑不定的目光,没有闪躲,只有洞悉一切的平静和一种“这波稳了”
的笃定。
于玲脑子里像塞了一窝尖叫鸡。
闪婚?
协议?
同居?
每一个词都在她的人生蓝图上炸出烟花。
理智尖叫“荒谬!
快跑!”
,而被催婚逼到绝境的灵魂却在呐喊“出路!
自由!”
。
她低头看着那份像商业合同的协议。
财产独立、隐私保护、责任明确、退路清晰…… “为什么是我?”
她抬起头,声音发紧,目光如探照灯: “赵先生,你这条件…找个门当户对的‘白富美’不难吧?”
她意有所指地瞟了眼桌角那本《经济学原理》。
赵辰毫不意外。
他端起凉透的美式,晃了晃,眼神落在液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自嘲。
“门当户对?”
他轻笑,没啥温度,“相亲市场的‘门当户对’,往往等于对等的家世、可利用的人脉、或者一张写着‘潜力股’的空头支票。”
他抬眼,目光清亮,“这些,我都没有。
我就是个朝九晚五、背着房贷、拿死工资、被催婚逼疯的普通社畜。”
语气平淡,砸在于玲心上却贼有分量。
“而你,”
他目光落回她身上,带着纯粹的欣赏: “你很‘真’。
为工作烦,为家里愁,会吐槽,会累,但眼里有光,有股劲儿。
你不会用‘估值’的眼光看我,不会挖‘背景’或‘潜力’。
跟你聊天,舒服。”
他顿了顿,像在找词,“像大阴天里突然晒到一缕没负担的阳光。”
于玲的心跳因那句“没负担的阳光”
猛地蹦跶了一下。
“更重要的是,”
他身体前倾,声音压低,推心置腹: “我需要一个‘战友’。
一个同样被催婚困扰、同样想摆脱压力、够理智够独立的战友。
我们需要基于信任的精诚合作,不是利益交换。
于玲,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各取所需,互相解决麻烦,同时给彼此一个重新认识、重新选择的机会。
公平,高效,省时省力!”
各取所需。
解决麻烦。
公平。
高效。
冰冷的词汇在于玲混乱的脑子里劈开一条金光大道!
她最需要啥?
摆脱压力!
自由呼吸!
掌控权!
爱情?
那玩意儿先靠边站!
一年。
名义老公。
人形挡箭牌。
白纸黑字的自由保障。
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那…住一起?”
她艰难开口,心脏咚咚咚敲鼓。
“必须的。
演戏要全套。”
赵辰点头,坦荡: “协议写清楚:独立卧室,私人空间神圣不可侵犯。
公共区卫生、做饭这些,分摊或者商量着来。
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个小两居,环境还行,交通方便。
你要不嫌弃,搬过来,省下的房租投进小金库。”
务实得令人发指。
租房?
小两居?
分摊家务?
细节瞬间冲淡了“闪婚同居”
的惊悚感,显得可行?
于玲沉默了。
指尖无意识抠着手机壳。
萨克斯风慵懒地撩拨空气。
窗外霓虹淌过赵辰沉静的侧脸。
他眼神温和坦荡,耐心等着,不催,没压力。
时间一分一秒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