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烈火烹油(3/3)
四月初八,佛诞之日。
明通总局正式挂牌。
全国十六所学堂同步举行升旗仪式,旗帜非龙非凤,而是一柄算盘与一支毛笔交叉图案,下方写着八个大字: **实效兴邦,育才报国。
** 同日,第一期《明通日报》发行,头版刊载苏宁题词: > “一块肥皂洗去污垢,一本教材点亮心灵,一瓶烈酒拯救生命,一次行动改变命运。
> 我们不做惊天动地的事,我们只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
> 因为历史,正是由这些‘小事’堆砌而成。”
风起云涌之际,北平燕王府中,朱棣摔碎茶盏,怒吼:“他竟真成了气候!”
幕僚刘伯温之孙刘?
低声劝道:“殿下勿躁。
此人虽得民心,但根基未稳,党羽未成。
只要抓住其一处失误,便可雷霆击之。”
朱棣冷笑:“失误?
他连犯错的机会都不给人留。
罢了……既然他要玩大的,那就看看,是他的人心厉害,还是我的刀锋更快!”
他提起朱笔,在地图上重重画下一圈:居庸关、山海关、太原、洛阳、襄阳、武昌……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苏宁站在孝陵书院最高处,望着远方炊烟袅袅的村庄,手中握着一份新编教材草案??
《公民伦理》第一章写道: > “何谓正义?
> 正义不是强者制定的规则,而是弱者也能活下去的权利。
> 你若看见一人挨饿而不施援手,那你也是饥饿的共谋者。
> 你若听见一声呼救却转身离去,那你也是死亡的帮凶。
> 真正的英雄,不在史书里,而在每一个选择善良的瞬间。”
春风拂面,桃李初绽。
他知道,这条路没有终点。
但他愿意,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