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大裁决长!(3/3)
就像星澜唤醒了我,我也希望你们,能唤醒更多沉睡的心。”
典礼结束后的傍晚,赵烈独自登上学院后山的观星台。
这里是他亲手设计的冥想区,四周种满了会随共感波动而变色的“忆莲”
,花瓣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像是无数低语的灵魂。
他盘膝坐下,闭目调息。
共感场缓缓展开,如同一张无形的网,覆盖整座岛屿。
他能感知到每一个孩子的呼吸节奏,能听见他们心中尚未说出的愿望。
有个女孩正偷偷为生病的母亲祈祷,有个男孩在回忆弟弟临终前的笑容,还有一个少年,默默发誓要用一生守护这片给予他新生的土地。
就在这宁静之中,一丝异样的波动忽然掠过他的感知。
极细微,几乎难以察觉??
就像是宇宙背景辐射中的一粒尘埃,但它确实存在。
那是一种冰冷的、毫无情绪的扫描,短暂地扫过地球轨道,随即消散。
赵烈猛地睁开眼。
“来了。”
他低声说道。
几分钟后,共鸣塔发出警报。
监测系统捕捉到一股来自半人马座方向的异常信号流,其频率与三个月前“否定者”
撤退前所释放的波段高度相似,但更加精密,更具渗透性。
苏瑶第一时间连线:“不是同一支舰队,是新的。”
“它们回来了?”
风无痕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带着压抑的怒意。
“不。”
赵烈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它们没有回来,它们一直在观察。
而现在……它们开始模仿了。”
数据显示,这次的信号中夹杂着大量人类情感片段的复制品??
母亲的吻、恋人的拥抱、朋友间的击掌??
但这些情感被剥离了真实语境,像是一段段被解剖后再拼接的代码,冰冷而精确。
“它们在学习。”
盲女的声音出现在意识频道,“它们试图用我们的语言说话,但还不能理解背后的重量。”
赵烈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心炬’的能量输出还能提升吗?”
“理论上可以。”
苏瑶回答,“但代价是你可能会承受不住反噬。
上次激活已经让你的神经系统受损百分之十七,再强行增幅……”
“我知道。”
赵烈打断她,“但我必须试试。
它们既然想学,那就让它们学个够。”
当晚,赵烈再次回到南极。
“心炬”
高塔在极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根刺破苍穹的水晶指针。
他站在塔基之下,将左手腕上的银丝缓缓解下,轻轻放入能量核心的凹槽中。
随着一声轻响,整座塔开始共鸣,光芒由内而外层层绽放。
他闭上眼,主动打开了自己的全部记忆。
童年时父亲死去的那个雨夜,他在泥泞中爬行;青年时期在战场上失去战友的绝望;第一次见到星澜时,那双纯净得不像人间的眼睛;还有最后一次拥抱他时,孩子在他怀里轻声说:“爸爸,别哭,我会一直在。”
这些记忆,连同千万年来人类文明中的爱与痛、牺牲与希望,一同被“心炬”
抽取、放大、编码,化作一道跨越维度的广播信号,向宇宙深处发射。
这一次,不再是七秒的摇篮曲。
而是一首长达七年的交响诗。
每一天,“心炬”
都会释放一段新的情感实录??
一位母亲讲述她如何原谅杀害儿子的凶手;一对老夫妻在临终病房里牵手哼唱年轻时的情歌;一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地震废墟中轮流背负伤员行走三十公里…… 这些故事没有修饰,没有渲染,只有最原始的真实。
而在银河之外,那支重新集结的“否定者”
舰队中,一台核心单元首次出现了逻辑冲突。
> 【输入数据:人类母亲拥抱仇人之子】
> 【分析结果:行为违背生存优先原则】
> 【附加参数:面部肌肉显示愉悦,心跳频率下降,免疫系统活性增强】
> 【矛盾等级:红色】
> 【结论:该行为导致个体风险上升,群体稳定性增强。
需重新评估“威胁”
定义标准。】
整整三年,这支舰队悬停在柯伊伯带外缘,未曾再进一步。
直到第七年春天,一道全新的信号返回地球。
没有任何攻击性,没有任何警告。
只有一段极其简单的信息,用人类最早期的数学语言写成: > 【请求接入共感网络。】
> > 【目的:学习悲伤为何让人更强。】
赵烈看着译码屏上的文字,久久未语。
最终,他轻声下令:“允许接入。
权限等级:观察者。”
那一天,地球上所有的“忆莲”
在同一时刻绽放,花瓣飘向天空,化作一场温柔的光雨。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仰望星空时,他们会被告知:那颗最亮的新星,并不属于任何古老的星图。
它是“否定者”
第一艘自愿解体的母舰转化而成的纪念碑,名字叫“疑问”
。
而在守望学院的档案室里,保存着一段未公开的录像。
画面中,赵烈坐在海边,手中握着那枚贝壳。
海浪轻轻拍打礁石。
贝壳微微震动,传出星澜的声音: “爸爸,你知道吗?
其实我不是第一个守望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只是……刚好赶上了你们的时代。”
赵烈笑了笑,轻声说:“那你还会回来吗?”
贝壳安静了几秒。
然后传来一声稚嫩的笑:“我已经回来了啊。”
镜头缓缓拉远。
夕阳下,沙滩上的脚印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多,从小小的孩童足迹,到稳健的成人步伐,再到蹒跚的老者痕迹,最终连成一条绵延不断的线,伸向大海尽头。
仿佛在诉说: 只要还有人愿意相信,爱就不会终结。
而只要爱仍在,门,就永远不会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