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7章 让李世民意外的表现,刘树义第一次参与朝议!(2/4)

“他们是想证明,他们才是天命所归吗?”

刘树义和杜如晦都忙低下头,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都很清楚,李世民对传国玉玺有多大的执念。

从登基开始,李世民就命人寻找传国玉玺。

李世民在漠北扶持薛延陀,也有借助薛延陀的力量,在漠北搜寻传国玉玺的打算。

他为了找到传国玉玺,已然不知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结果一年多过去,仍是毫无线索。

而就在这时,他突然得知,李建成的人,竟然也要寻找传国玉玺,甚至已经有了一些消息,这让他如何不怒?

他看向刘树义,道:“他来长安寻找玉玺,难道玉玺此刻就在长安?”

杜如晦也忙看向刘树义。

却见刘树义摇了摇头:“马富远在信里只是说他们得到情报,说长安出现了传国玉玺下落的消息,但玉玺是否在长安,他没有说,臣觉得,他们应也不清楚。”

李世民眉头蹙起。

若玉玺就在长安,掘地三尺,他也要将其找到。

但现在只是消息......

李世民道:“他们可有说明,消息是在何处听到的?

去何处寻?”

刘树义摇头:“没有。”

他没有把妙音儿告知他的话说出来。

一方面,他无法确定此消息的真伪,若因此得罪了长孙无忌,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在不确定传国玉玺之事,是否是一个局时,他也不愿插手其中。

他可不会明知这是一盘被人摆开的棋盘,还要主动跳进去。

见李世民皱眉,刘树义想了想,道:“陛下,臣已命人暗中盯着那封信,若以后有人来取,臣也会让人盯着他们的行踪,如果他们真的有情报,或许能为我们带路......”

听到刘树义的话,李世民目光瞬间落在他的身上。

刘树义只觉得这目光似有千斤重,但他没有丝毫惊惶,背脊仍旧挺直如松。

“好!”

终于,李世民收回视线,道:“让这些乱臣贼子为我们带路,你做的很好。

’ “信件的事,就按你说的......”

“朕也会安排其他人,在长安搜寻相关消息,我们双线并进,务必将传国玉玺的消息找到。

“臣遵命!”

刘树义拱手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又看向杜如晦,道:“杜爱卿,马富远他们公然寻找传国玉玺,还有偷偷聚拢兵力,这些事足以确定,河北道必然已经出现问题,你觉得……………”

他目光幽深:“我们应该怎么做?”

杜如晦没有急着回答,稍作思索后,方才道:“现在有两个办法。”

“说。”

“第一,趁着河北道息王旧部尚未动手,以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秘密之前......”

杜如晦声音里带着杀机:“我们先行下手!

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荡平河北道!”

刘树义心头一跳。

杜如晦够果断,也够狠。

一旦出手,少说要有数千乃至数万条命,会因此消失。

"Fit......"

他话音又一转,道:“河北道官员明显已经对我们怀有警惕之心,恐怕也在时刻监视我们的动向,我们想要真正的出其不意,未必容易。”

“一旦被他们反应过来,借助城池坚守壁垒,拖住时间,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就未必了。”

“我们可能会错失出兵梁师都的最佳时机,而且此事也正是柳元明他们势力所期望的……………”

“我们如他们所愿动手,恐怕接下来,他们就会有其他行动,到那时,说不得会发生什么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变故……………”

“所以,臣认为,此计是最后托底之法,能不用,就不用。”

李世民沉默片刻,道:“第二个方法呢?”

“分化离间,逐个击破!”

杜如晦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凛冽寒芒。

他说道:“息王已死,谁来领导息王旧部这支势力?

恐怕很多人都有这个心思。

“所以,他们未必真的上下一心。”

“我们若能详细了解他们的情况,知晓都有哪些人,是坚定的谋逆派,哪些人中摇摆,又有哪些人仍旧忠诚陛下......”

“那我们就可以逐个应对。”

“先离间那些坚定的谋逆派,让他们为了利益彼此争斗,然后以利益诱导中摇摆的那些人,让他们为我们所用。”

“只要他们无法拧成一股绳,各自为战,一盘散沙......

那我们再对付他们,就不是难事。”

李世民目露沉思。

刘树义想了想,出声道:“从马富远的信可以看出,他知道去见神秘人,有极大的危险,但他仍是选择自己前去,而没有叫任何其他息王旧部同行………………”

“我想,这足以证明,这些息王旧部就如杜仆射所言,不是一条心。”

李世民目光一闪,杜如晦也看了刘树义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意外之喜,道:“有刘员外郎这个线索,那此计可行性就更大了。”

“不过,此计虽代价不算大,也能避免如柳元明他们的意,但实施起来,难度却也不小。”

杜如晦看向李世民:“如何知晓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是一个问题。

’ 李世民指尖敲了敲扶手,视线扫过刘树义,见刘树义面露沉思,回想起刘树义在此案中堪称惊艳的表现,心中微动,道:“刘爱卿,你可有什么想法?”

刘树义愣了一下,没想到这般重要的国家大事,李世民竟会询问自己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刑部员外郎。

杜如晦也有些诧异,不过很快他就笑了起来,这代表刘树义在陛下心中,地位已经与之前截然不同。

他鼓励道:“刘员外郎若有想法,可畅所欲言,现在我们是商议阶段,不用怕说错。

’ 得到杜如晦的暗示,刘树义心中一定。

知道这是在李世民心中巩固地位的绝佳机会。

他沉思了一下,道:“杜仆射的问题,说难也难,但说简单,其实也简单。

’ “哦?”

李世民眸中有了一丝好奇,道:“说说看。”

“河北道远离长安,我们很难及时清楚的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息王旧部这么多年的经营,也早已将那里打造成铁桶一片,想要短时间内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从外部挖掘,很难!”

“但如果从内部了解......”

刘树义话音一转,道:“那就不同了。”

“内部?”

杜如晦眸光一闪,迅速明白刘树义的意思,道:“你难道知道谁可以为我们所用?”

李世民也紧盯着刘树义。

刘树义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脑海中回忆着都亭驿内,那九名官员的表现。

他们最初刚到库房时的神态,得知秦伍元是凶手时的反应,自己戳穿安庆西阴谋,说出安庆西诡计的变化,以及最后自己替李世民安抚他们时的神情…………… 每个人的变化,每个人看向自己的神色,都在这一刻,如电影慢放般,不断在自己脑海中闪过。

片刻后,刘树义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说道:“臣确实有一个人选。”

“谁?”

李世民身体下意识前倾,杜如晦也看着刘树义。

“恒州长史苗显!”

“苗显?”

李世民和杜如晦都蹙了下眉,很明显对此人的印象不深。

刘树义道:“臣在查案过程中,其实一直在暗中关注着河北道的这些官员……………”

“臣发现,在秦伍元被诬陷,直指是朝廷在对付息王旧部时,恒州刺史苗显的表情,有着明显惊慌的变化……………”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