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8章 五品之爵,李世民的许诺!(1/4)

不到一刻钟,刘树义就跟随宦官,到了宫门前。

翻身下马,抬眸看着眼前巍峨庄严的宫墙与宫门,刘树义来不及感慨,便被宦官催着来到门前,由看守皇门的监门卫先核对敕牒,鱼符等证明其入宫原因和身份之物,再仔细搜身,确认是否携带可以威胁皇帝安危的利器。

核对于搜查完毕,确认没有异常,刘树义这才被准许入宫。

穿过宫门,走上青石板铺就的御道,便见御道两侧皆是披甲执刃的千牛卫。

这些千牛卫各个身材魁梧,双眼有神,随着刘树义靠近,他们的目光顿时齐刷刷锐利看来,恐怖的杀机与煞气,如山渊般覆压而来。

直到刘树义远离他们的视野范围,他们这才收回视线。

但紧接着,下一批千牛卫的锐利目光便接着投来.....

… 刘树义每走一步,都有至少数十双眼睛盯着,别说心怀叵测想偷偷做什么了,刘树义估计他哪怕咳嗖一声,等待他的,都是千牛卫的包围与刀锋。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皇宫,所以他不清楚,是平时皇宫的守卫就这般森严,还是因最近意外频发,让李世民感到不安,才让守卫这般森严。

为了避免麻烦,刘树义即便对皇宫再好奇,也没有东张西望,他紧跟宦官,低着头,谨慎又迅捷的前行。

就这样,他们穿御道,过门庭,又转了两个弯,很快便到了一座由卫驻守的宫殿前方。

带路的宦官向刘树义道:“陛下有令,刘员外郎到了后,不必通报,可直接入内。”

都说宦官与官员相处,宦官的态度就是皇帝的态度。

一路上,宦官话不多,脚步却极快,给刘树义一种如果不是在皇宫里跑起来太过失态,宦官绝对会带他一路狂奔的错觉。

而这,毫无疑问,代表着宦官很急!

非常急!

他代表着李世民的态度,是否意味着,李世民要见自己的事,也很急?

可他并未听说大唐发生了什么特别大,特别紧急的事,而且,就算大事,也应该轮不到他一个六品的刑部员外郎插手......

原本他认为,李世民是因为昨晚自己识破了柳元明的诡计,要见自己。

但现在看来,应该不是为了此事。

至少,这种事没必要急的连通报的流程都省掉。

究竟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让李世民这么急着见自己?

刘树义心中不解,脸上却没有丝毫表现,他向宦官道了声谢,转头看向眼前殿门缓缓打开的巍峨宫殿。

深吸一口气,刘树义没有任何耽搁,直接迈步,向两仪殿走去。

一进大殿,温热的气息便瞬间将他包裹,给刘树义一种外界的冷意,似乎识趣的知道该远离帝王一般。

视线快速扫过大殿,便见空旷庄严的大殿内,除了李世民外,只有两人。

杜如晦和一个身着紫袍的中年男子立于殿前。

这个中年男子,原身在一年前,有幸远远见过一面。

所以刘树义知道,此人正是开府仪同三司,最受李世民信任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

同样......

也是不久之前,妙音儿向自己说的,府内藏有传国玉玺秘密的长孙无忌。

刘树义不知道妙音儿所言是真是假,也没有决定是否要找什么传国玉玺,故此面对长孙无忌,他此刻并无特别的心思。

他只是如普通官员见到上官时,恭敬的示意,然后便直接向高坐龙椅之上的李世民行礼,朗声道:“臣刑部员外郎刘树义,拜见陛下。”

“平身吧。”

温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李世民给刘树义的第一印象,不像是历史书里所说的,帝王威严高不可攀,或者伴君如伴虎的阴晴不定,反而温和的就与长辈一般,心里不自觉就有一种亲切之感。

但他当然不会傻的真把李世民当亲人,内心反而更加谨慎小心。

“谢陛下!”

刘树义大声说完,这才直起身来,但他仍是低着头,没有直视李世民。

李世民打量着刘树义,道:“像!

真像!”

“你与你父亲刘文静,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刘树义不知道李世民为何会突然提起自己父亲,他摸不清李世民的想法,便仍低头,没有接话。

李世民继续道:“朕与你父亲相识时,你还很小,那时你的父亲可谓是惊才绝艳,人中之龙,朕十分欣赏,只是奈何......”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而为何没有说下去,在场所有人都知晓。

刘文静谋逆之案,是裴寂与萧?

联手调查,李渊最终亲自拍板决定之事。

李世民登基才第二年,对李渊决定的案子,自是不能随便乱说,否则一旦传出去,难免会有挑刺前帝王,甚至不孝之类的谣言。

但身为合格帝王的李世民,也绝对不会随便感慨。

所以他在与刘树义正式所说的第一句话,提的就是刘树义的父亲刘文静,言语中还带有对刘文静的看好......

这里面的深意,刘树义觉得需要仔细揣摩。

不过李世民没有给刘树义过多琢磨的时间,说完这些后,便继续道:“杜仆射向朕讲述了你昨夜的发现,你能够发现柳元明在说谎,及时帮助我们阻断他们的阴谋,防止朝廷与河北道的息王旧部产生争端,做的很不错。

刘树义忙道:“陛下信任微臣,令臣坐上刑部员外郎之位,臣自该殚精竭虑,以报陛下!

如今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荣幸。”

李世民笑着颔首:“你倒是会说话。”

“臣之所言,皆是真心。”

李世民笑意更深,他看向杜如晦,道:“杜仆射,怪不得你多次向朕举荐刘爱卿,对刘爱卿如此看重,刘爱卿又有能力,又会说话,朕也喜欢的紧。”

杜如晦笑着道:“会说话不重要,有着一身能为陛下分忧的本事,有着一颗时刻想要报答陛下的真心与忠心,才最重要。”

李世民听着杜如晦的话,双眼深邃的看着刘树义,片刻后,声音再起。

但这一次,语气严肃了几分。

“刘爱卿,你可知朕今日召你入宫,所为何事?”

感受着李世民语气的变化,刘树义心中一凛,知道寒暄结束,正题到了。

他没有自作聪明的乱猜,而是老实的摇头,道:“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他一直低着头,视线落在自己的脚尖,虽未抬头,可刘树义知道,李世民的视线正落在自己身上。

这视线,威严、庄重,又有着一抹打量。

似乎想霸道的将自己看穿。

然后,他听到了李世民的声音:“柳元明及其同伙的阴谋,可能已经来不及阻止了。”

什么?

刘树义心中一惊,下意识抬起头。

正好对上了李世民那双幽深的,深不可测的眼眸。

李世民道:“杜仆射,你来说。”

刘树义连忙收回视线,直视皇帝可不是臣子该做的事。

他转过头,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向他点了点头,刚刚为他说话时浮现的笑意退去,神色凝重,道:“还记得我昨晚与你分开时,对你说的,河北道有官员来长安述职吗?”

刘树义心思一动,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难道他们出事了?”

杜如晦点头:“就在昨晚,河北道易州刺史马富远于都亭驿被杀身亡!”

“易州刺史在驿馆内被杀?”

刘树义瞳孔不由剧烈跳动了几下。

他刚刚从柳元明口中得知对方的阴谋,刚提醒杜如晦,要避免与河北道的息王旧部有冲突,要防止对方认为朝廷要对他们动手.....

… 结果,当晚,来自河北道正四品的易州刺史就在朝廷的驿馆内被杀!

而且都亭驿,还是专门为州城这一级别的高级官员所准备的居所,就在长安城内,甚至距离皇宫也不远。

结果,堂堂的刺史,就这样在皇城脚下被人杀害!

这件事若是传出去,百姓会如何看待?

若是传到河北息王旧部的耳中,这些本就紧张兮兮,害怕被朝廷清算的官员,又会如何去想?

怪不得李世民这般急切的要见自己。

也怪不得李世民说,柳元明及其同伙的阴谋,可能已经来不及阻止.......

眼下,此案若是无法完美解决,很可能就会让河北道的息王旧部认为,这件事与朝廷有关,是朝廷想要他们的命,所以才动的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