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62、陈光阳骂专家(1/3)

陈光阳皱起眉头来。

来专家了?

可是他可记得,不管是靠山屯生产大队,还是那解放公社,全都没有申请专家过来啊。

没找专家的原因也很简单粗暴。

不管是老丈人还是自己的媳妇沈知霜,学习的全都是这方面的知识,根本就不用什么专家。

而且这年代的专家过来,少不了招待,来的时候好吃好喝,走的时候还要带点特产。

最最关键的是,专家可是能往市里面打报告的!

万一他们让专家不开心了,专家和市里面说点不该说的,那也是招惹没必要的麻烦啊!

“都谁在现场呢?”

陈光阳开口问道。

二埋汰点了点头:“知霜嫂子和王叔王大拐全都在呢,只不过那专家一来就说咱们的墙壁砌的太厚了,说是浪费国家财产……”

陈光阳暗骂一声放屁。

那大棚的厚度在自己重生之前,可是有过成功案例的!

这专家就知道瞎叭叭!

他一个箭步直接跳上了摩托车,然后开口说道:“我这就回去看看!”

二埋汰话没落完,陈光阳已经拧动了摩托钥匙!

那破烂引擎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干嚎,轮胎疯狂刨地,卷起的泥龙比他妈的土龙还凶。

离靠山屯温室大棚基地百八十米。

就瞅见乌泱泱一堆人围得水泄不通。

领头的是个腆着将军肚、油亮背头梳得苍蝇拄拐棍都打滑的老专家。

白涤卡中山装纤尘不染,两根手指头点得跟招魂幡似的,唾沫星子喷得两米开外的沈知霜小脸发白。

媳妇她手里那个硬皮记录本快捏出水儿了。

“乱弹琴!

愚昧!

简直愚不可及!”

老专家赵松柏的嗓门又尖又急,带着股居高临下训孙子的味儿。

直接戳着大棚那堵夯得足有两米厚的黄泥墙根儿开火,“谁给你们的胆子?!

啊?!

谁允许这么搞的?!

两米厚的墙!

你们是把国家资源当大碴子粥霍霍了吗?!

建个越冬大棚,不是他妈修秦始皇陵!”

陈光阳一脚急刹,泥猴子似的摩托车甩了个尾,“嘎吱”

一声停在人堆边上,溅起的泥点子糊了旁边几个社员的裤腿。

他浑不在意地跳下车,一身刚从狼窝滚出来的血泥和汗碱味儿直冲鼻子,带着林子里的戾气就往里挤。

沈知霜看到他,紧绷的小脸刚想松口气,又被赵专家机关枪似的训斥砸得抿紧了唇。

“两米厚!

什么概念?

一堵墙顶人家三四堵墙的料!

国家钢材水泥多紧张你们知道吗?

老百姓烧砖打坯多费血汗你们懂不懂?

散热面积大得惊人!

还采光?

这他娘的跟坐井观天有啥区别?!

保温?

纯属经验主义的笑话!

毫无科学依据!

标准的保温层数据是三十公分!

顶天四十!

超了就是自找麻烦,浪费材料又降低效能!

谁?

谁他妈拍板弄这么厚的?

站出来!

让老子看看是哪个山驴逼!”

王大拐脑门子上的汗淌成了小溪,搓着手跟三孙子似的往前拱:“赵工…赵工您消消气…主要是…主要是咱这靠山屯他不一样啊!

鬼门关的西北风,零下三十五度那都是家常便饭,地能冻裂三尺深!

咱老农祖辈的经验,墙不厚实它…它扛不住啊!

真不是有意浪费……”

“经验?

又是经验!”

赵松柏鼻子眼儿里喷出两道冷气,眼镜片后的眼珠子跟看原始人似的,“拿前朝的规矩斩本朝的官儿?

经验主义害死人呐!

保温性能是有科学公式的!

三十公分层厚,加上草帘保温,完全能满足热力学需求!

弄两米?

除了堆料堆了个寂寞,就是心理安慰!

劳民伤财!”

他越说越来劲儿,手指头直接扫向了棚顶:“还有!

这棚顶草苫子铺得跟狗啃的似的,薄厚不均!

采光保温效率起码损失百分之十五!

你们这纯属瞎整!

把国家拨下来的专项资金当烂泥巴玩儿呢?

啊?!

负责人在哪儿?

公社书记?

还有你们那个生产队长呢?

哑巴了?!”

空气死寂得能听见汗珠子砸地的声儿。

人群自动分开条缝,露出后头刚挤进来的陈光阳。

“哪来个老棺材瓤子搁这儿满嘴喷粪?

嗓门儿大就有理?

不知道的以为咱靠山屯集体躺板儿上等你大专家吊孝呢?!”

一声夹着泥腥土味儿、裹着火药桶引信的沙哑嗓门,旱天雷似的在人群后头炸响!

所有人一哆嗦,齐刷刷猛回头。

陈光阳不知啥时候已经撂下摩托,像座刚从地狱爬上来的煞神戳在那儿。

破旧的劳动布衣裳上,新蹭的狼血点子混着泥浆老灰,脸上几道风干的汗碱印子衬得那双眼睛跟淬了火的刀片子似的,冷飕飕直剐赵松柏。

赵专家被那双刚从山林带出来的凶眼珠子一扫。

后脊梁骨猛地窜上一股凉气,下意识想缩脖子,硬生生用专家的架子顶住了,心里却像坠了块石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