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艺术学院红裙白球鞋飘(三)(1/2)
下午,林砚去上素描课,教室在一楼,窗外就是实践区的小路。
她画着画,突然看到夏栀从窗外走过,手里拿着一个石膏像,朝着废弃仓库的方向走去。
林砚赶紧收拾好画具,跟了上去。
夏栀走得很快,红裙在小路上飘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
到了废弃仓库门口,夏栀从包里拿出一串钥匙,打开了铁门的锁 —— 那串钥匙上,也挂着一个红裙吊坠。
林砚躲在树后,看着夏栀走进仓库,铁门慢慢关上。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走了过去,把耳朵贴在铁门上 —— 里面传来画笔摩擦画布的声音,还有夏栀的轻声哼唱,唱的是一首老歌,调子很温柔。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林砚吓得赶紧转身,看到陆屿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个画夹。
“林砚,你怎么在这里?”
陆屿走过来,声音压低,“这里很危险,沈老师不是说过不让新生来吗?”
林砚指了指铁门:“夏栀进去了,她有钥匙。
而且我发现,许曼学姐的画稿上提到了仓库,校史馆的爷爷说这里以前发生过火灾,还有 1987 届的学生……”
陆屿的脸色变了变,拉着林砚往回走:“这些事以后再跟你说,现在先离开这里,要是被沈老师看到,会受处分的。”
林砚被陆屿拉着走,回头看了一眼废弃仓库的铁门 —— 阳光落在铁门上,映出一道红色的影子,像是红裙在飘动。
接下来的几天,林砚总想着废弃仓库的事,上课的时候也忍不住走神。
周五下午没课,她又去了校史馆,想从老周叔那里套出更多消息。
老周叔正在整理老照片,看到林砚进来,笑着说:“又来啦?
今天想知道什么?”
“爷爷,我想知道 1987 届的陈默和苏红后来怎么样了。”
林砚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拿出自己的素描本,“还有,许曼学姐是不是认识他们?”
老周叔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照片,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铁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本红色封面的相册,封面上写着 “苏红的画稿集(1985-1987)”
。
“这是苏红当年留下的相册,里面除了照片,还有她的画稿。”
老周叔把相册递给林砚,“许曼是苏红的远房侄女,四年前许曼来美院的时候,特意来找过我,问苏红的事。”
林砚翻开相册,第一页是苏红的照片,她穿着红裙,白球鞋,站在老画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支画笔,笑得很灿烂。
后面几页是苏红的画稿,有向日葵,有老画室,还有一张画的是陈默 —— 他穿着白衬衫,坐在画架前,白球鞋上沾着炭粉,眼神专注地看着画布。
翻到最后一页,林砚看到一张画稿,画的是废弃仓库,里面摆满了向日葵,苏红和陈默站在仓库中央,手里拿着一幅画,上面写着 “我们的毕业展”
。
画稿的旁边贴着一张纸条,是苏红的字迹:“默,等仓库里的向日葵开了,我们就办属于我们的画展,永远在一起画画。”
“火灾发生在毕业展前一周,”
老周叔的声音很轻,“那天苏红去仓库整理画稿,不知道怎么就着火了。
陈默赶到的时候,仓库已经烧起来了,苏红抱着画稿从里面跑出来,胳膊和腿都被烧伤了。
后来苏红转去了南方,再也没碰过画笔,陈默也去了国外,听说后来做了建筑设计。”
林砚的眼睛湿了,她想起许曼画稿上的话,原来许曼学姐是想完成苏红和陈默的心愿,办一个 “向日葵仓库”
主题的画展。
“那夏栀呢?”
林砚突然想起夏栀,“她也有红裙吊坠的钥匙,还能打开仓库的门。”
老周叔愣了一下,然后说:“夏栀是陈默的女儿,她去年来美院的时候,陈默特意给我打电话,让我多照顾她。
夏栀从小就喜欢画画,还知道苏红的事,她来美院,就是想完成父母当年的心愿。”
林砚恍然大悟,原来夏栀和许曼学姐一样,都是在传承上一辈的艺术梦想。
“对了爷爷,”
林砚想起夏栀画的那张老画室窗户的画,“夏栀是不是经常去老画室?
我看到她画过老画室的窗户,里面有穿白球鞋的人影。”
老周叔点了点头:“夏栀有老画室的钥匙,是许曼给她的。
许曼去年退学后,把老画室的钥匙交给了夏栀,让她帮忙照看里面的画稿。
有时候夏栀会在老画室里画画,你看到的人影,可能就是她。”
林砚拿出自己的素描本,把苏红和陈默的故事画了下来,旁边写着 “夏栀、许曼、传承”
。
她突然觉得,美院里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里的艺术与回忆。
离开校史馆的时候,老周叔递给林砚一张照片,是苏红和陈默当年在仓库里的合影,照片背面写着 “1987.
6.
1,向日葵仓库”
。
“这张照片送给你,希望你能像她们一样,热爱艺术,坚守梦想。”
林砚接过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素描本里。
她抬头看向老画室的方向,阳光正好落在老画室的窗户上,像是苏红和陈默当年的目光,温柔地看着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
晚上,林砚给林晚打电话,把今天听到的故事告诉了姐姐。
“原来夏栀是陈默的女儿,许曼学姐是苏红的侄女啊。”
林晚的声音里满是惊讶,“我以前只知道许曼学姐在准备‘红裙与白球鞋’画展,没想到还有这么深的渊源。”
“姐,许曼学姐的画展预展,夏栀会去吗?”
林砚问。
“应该会吧,许曼学姐特意邀请了夏栀。”
林晚顿了顿,又说,“对了砚砚,下周的‘画室开放日’,我带你去老画室,里面有很多苏红当年留下的画稿,还有许曼学姐的作品,你肯定会喜欢的。”
林砚点点头,挂了电话后,她拿出夏栀掉的那张小画 —— 画的是钥匙和红裙吊坠。
她想,等下次见到夏栀,一定要把画还给她,还要跟她好好聊聊苏红和陈默的故事,聊聊她们共同的艺术梦想。
“画室开放日”
那天,美院里格外热闹,很多新生都来老画室参观。
林晚带着林砚来到老画室门口,沈老师正在给新生讲解老画室的历史:“老画室建于 1987 年,是美院最老的画室之一,里面保留了很多往届学生的作品和画材,是我们美院的‘艺术宝库’。”
沈老师打开老画室的门,一股颜料味扑面而来,比新画室的味道更浓,带着岁月的气息。
画室里的画架都是老旧的木质画架,有些画架上还贴着往届学生的名字,墙上贴满了画稿,从素描到油画,从风景到人物,琳琅满目。
“这边是 1987 届学生的作品区。”
沈老师指着左边的一面墙,“这是苏红的作品,她当年是油画系的才女,擅长画向日葵和人物。”
林砚赶紧走过去,墙上挂着苏红的《向日葵》,画的是一片向日葵花田,阳光落在花盘上,像撒了一层金粉。
旁边还有一幅《老画室的午后》,画的是老画室里的场景,苏红坐在画架前,陈默站在她旁边,手里拿着一支画笔,两人相视而笑,白球鞋都踩在颜料桶上。
“苏红的笔触很细腻,色彩也很明亮,”
林晚走到林砚身边,轻声说,“她的画里总是充满了阳光和希望,就像她的人一样。”
林砚点点头,她看着苏红的画,仿佛能看到当年苏红和陈默在老画室里一起画画的场景,听到他们的笑声和画笔摩擦画布的声音。
“这边是许曼学姐的作品区。”
沈老师指着右边的墙,“许曼是 2020 级油画系的学生,虽然去年退学了,但她的作品一直留在老画室里,是很多学生的榜样。”
许曼的作品大多是人物画,有穿红裙的女孩,有守校史馆的老周叔,还有一幅《仓库的回忆》,画的是废弃仓库的门口,门口有两双白球鞋,一双是苏红的,一双是陈默的,旁边放着一束向日葵。
“许曼学姐的画里,总是带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林晚看着《仓库的回忆》,眼里满是温柔,“她退学后,还经常给我发消息,问老画室的情况,问夏栀的情况。”
林砚正在看许曼的《红裙与白球鞋》,画的是一个穿红裙的女孩和一个穿白球鞋的男孩,站在美院的梧桐道上,手里拿着画夹,背景是老画室的窗户。
画的右下角写着 “献给苏红阿姨和陈默叔叔,献给所有热爱艺术的人”
。
就在这时,林砚看到夏栀走进来,她今天穿了一条红色的连衣裙,和苏红照片里的红裙很像,白球鞋上没有任何污渍。
夏栀径直走到许曼的作品区,站在《仓库的回忆》前,久久没有说话。
林砚走过去,拿出那张夏栀掉的小画:“夏栀,这是你掉的画,我捡到了,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