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一节 权与势(三)(1/2)

就在苏牧按照讨论会的内容进行最后的报告完善时,突然连同鲁松涛一起被张高勇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苏牧是等鲁松涛过来后一起进的张高勇办公室。

苏牧一进门就发现张高勇的脸色不太好。

“怎么了,张局,是出什么问题了?”

鲁松涛在张高勇对面坐下后问道,而苏牧很自然的站在了一边。

“小苏也坐吧。”

张高勇指了指旁边的空椅子,并在苏牧坐下后才接着说道,“刚刚瞿区长找我过去,说是铁军公司的老板找到了区里,表示这起事故至少不应该算在铁军公司的头上,这应该是运输人员违反运输的安全规定,应该算是运输企业的生产事故。

你们觉得这种说法可行吗?”

“这有点牵强吧?”

鲁松涛迟疑的看着张高勇,“那区里是什么意思?”

“区里认为要谨慎下结论,铁军公司是区里的头部企业,是区里的纳税大户,我们不能随便破坏营商环境。”

张高勇说道,“而且瞿区长还说了一句,铁军公司今年在其他地方的工地上已经发生过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了。”

“明白了,”

鲁松涛点了点头,“如果这件事故还是算在铁军公司头上,那么他们的建筑工程资质应该是要受到影响了。”

“应该是,那样会影响铁军公司明年承接工程的能力,进而还会影响区里的税收。”

张高勇看着鲁松涛、苏牧说道,“鲁局、小苏,你们觉得有没有办法将铁军公司从事故中摘出去?”

苏牧沉默了一会后摇摇头道:“张局、鲁局,我是想不到办法,这个司机挂靠的捷达公司根本就是一个空壳公司,业务就是接受这些个体货运司机的挂靠,虽然挂靠是没有法律意义的,车主在法律上就是捷达,但是真让捷达担责,捷达的老板恐怕不会善罢甘休的吧;同时铁军公司让死者运输钢结构件,根本就没有签订任何合同,所以即使想把捷达公司拉进来背锅也没路径啊。

同时事故发生在工地上,施工单位对工地内的生产安全是承担主体责任的,铁军公司还是逃不过有责任的啊。”

“这样,小苏,你回去再研究研究。

鲁局,这个周末,你叫上调查组成员们组个局,小苏你也来参加,大家一起聚聚,商量商量该怎么办。

区里领导已经提出了要求,我们总要想想有没有可能完成这个要求。”

张高勇沉思了一会后,慢慢的说道。

鲁松涛、苏牧只能点头称是。

但是周末的酒桌上,即使所有人的大脑都经过了酒精的加持也没有想出好的法子来回应区领导的要求。

区总工会顾**说了一句:“这里的人,都算是事故调查的行家里手了,这种将事故单位从事故中摘出去的法子还真是想不出来啊。”

而其他人都是打哈哈,哪怕是纪委的那位工作人员,毕竟谁都没有顾**这样的老资历和行政级别敢直接把这些话说出口,都只能说回去再想想,即使是所有人看上去都已经喝醉了也没有一个人出现松口的迹象。

“情况不乐观啊。”

在苏牧开车送张高勇回去路上,刚刚还看似已经醉了的鲁松涛立马清醒的跟同样表现的喝高了的张高勇说道,“要是强做,可能也做得下来,但是恐怕所有责任都得我们担啊,万一出事的话,我们可兜不住啊。”

“周一我就向瞿区长汇报情况,看看领导怎么说。”

张高勇这时候显然没有那种喝高了的表现,并叹了一口气说道,“都是老戏骨啊,除了顾**,一个个都不发表实质性的意见,就想让我们扛雷啊。”

“最主要是没有依据啊,铁军公司这么大的公司,居然连采购都不规范,这么重要的运输连个运输合同都没有。”

苏牧边开车边说道。

“小苏,你上班后先继续完善报告。”

张高勇在下车时对苏牧最后说了一句。

“好的。”

苏牧点头回道。

苏牧不知道张高勇是如何向瞿区长汇报的,反正他是一直没有接到新的工作指示,只能继续按照原来的要求完善事故调查报告草稿。

在完成并交给往鲁松涛确认后再次报送给了张高勇。

苏牧原本以为张高勇会将这份草稿拖一段时间的来等待领导的决定,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张高勇居然在过了半天后就让他将这份草稿发送给事故调查组其他成员确认,并在获得了他们的同意签名后就立即让苏牧向区政府提交了事故调查的请示报告。

对于张高勇的这种快速,苏牧也能理解,毕竟法定的调查期限已经到了最后一日了。

苏牧知道这个事故的调查工作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区政府的事故批复了,心中觉得可以专心的处理其他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时,但总觉的还会出现波折,而意外也确实再次出现了。

在当周的周日,苏牧正在和自己女友杨钰涵在这座城市的商业中心逛街时,突然接到瞿区长秘书的电话通知,要求其当天下午两点到区政府五楼会议室参加会议。

苏牧接到电话时都懵了,虽然他只是一个事业编制的底层小科员,但也知道区政府五楼会议室是区委区政府领导们开会专用的地方,他凭什么去那种地方参会啊,而且居然是瞿区长的秘书直接通知他,这也不符合规矩啊。

事情要大条了,这是苏牧接完电话后的第一反应。

苏牧已经顾不上杨钰涵那有点不开心的小情绪了,立即电话联系鲁松涛。

“还是为了铁军那起事故,说是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张松全召集的。

我刚刚跟张局通过话了,正准备给你电话呢。

你下午一点到办公室来,我们三个先商量一下汇报的章程。”

鲁松涛在电话中对苏牧直接吩咐道,根本没问他现在在干嘛。

“好的,那我吃过中饭后就过去。”

苏牧迅速答道,不顾杨钰涵的不满,在陪着她吃了一顿简短午饭后就迅速返回办公室了。

“事故的汇报就由小苏负责,”

张高勇在办公室里直接布置道,“小苏,你对事故的具体情况最熟悉,其他的事情由我和鲁松涛来说。”

“好的。”

苏牧点点头,心中忐忑不安,毕竟他从没在这么高级别的领导面前汇报过工作。

张高勇带着鲁松涛、苏牧两人来到五楼会议室时,发现事故调查组所有成员都已经到了,没多久瞿副区长陪着张松全副书记兼副区长来到了会议室,身边还跟着一个有点猥琐的中年男人。

苏牧知道这个猥琐的中年男人就是铁军公司的老板,据说是一个从包工头起身的建筑老板,区内的大红人。

“大家说说对发生在铁军办公楼建筑工地上的这起事故有何看法?”

张书记落座后直接说道,同时居然从旁边的铁军公司老板的手中接过一布包的软中华香烟给在座的所有人都扔过去一条。

苏牧看着自己眼前的整条软中华香烟一下子都愣了,果然是区里排位第三的领导啊,这手笔才是大格局的,不是一人一包,而是一人一条啊,这条软中华好像得六百元吧。

苏牧心虚的偷偷看了一眼旁人,发现大家都把香烟收起后就将香烟收进了自己随身的公文包中。

苏牧在张高勇的指示下先将事故调查的整体情况汇报了,并说明了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是如何确定的,以及工地上对生产安全责任的划分。

然后张高勇、鲁松涛都做了汇报,最后是事故调查组各成员都对事故调查情况以及事故定性的原因做了发言。

“调查时间还有多少?”

张松全书记问道。

“调查期限已经用尽了,现在是在区政府的批复期限内,时间应该不多了。”

张高勇回答道,语调中透露出一丝紧张或者是别的意味。

“那家运输公司没有责任的依据就是因为没有运输合同吗?”

张松全书记继续问道。

“现在这么确定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按照铁军公司与钢结构件供应商之间的供货合同,运输是由铁军公司自己负责的,所以供应商在其厂区里将钢结构件装上挂车后,供应商就已经完成了交货,相关的责任也就转移给了铁军公司,”

苏牧在张高勇的指示下压制着自己心中的慌乱回答道,“而铁军公司与运输公司也就是捷达公司之间没有运输合同,再加上死者与捷达公司之间实际上存在的挂靠关系,因此按照现在证据只能认为是铁军公司违规让死者驾驶车辆为其运输了钢结构件,捷达公司跟这起运输业务没有关系,所以可以说捷达公司跟这起事故是无关的。”

“那铁军公司跟那家运输公司有没有签订运输合同,你们有没有调查过?”

张松全书记追问道。

“我们调查过,但是铁军公司、捷达公司都未能提供运输合同,而且工地的项目经理、安全部长、安全员、资料员等人也表示不存在运输合同,因此只能认定不存在运输合同了。”

鲁松涛接替苏牧回答道。

“那如果有了运输合同,这起事故中铁军公司应该负什么责任?”

张松全又追问了一句。

“要按照协议内容,运输协议中约定的运输服务是否包括了卸货这块,因为按照相关规定,大型钢结构件的卸货是需要有资质人员进行的。”

苏牧在张高勇的示意下只能继续答道,“如果约定了由铁军公司负责卸货的话,那么在运输车辆停下后就完成了运输,卸货的过程应该由铁军公司负责了,包括负责卸货的安全管理、卸货人员的资质等;但是如果由运输公司负责的话,那么需要将钢结构件卸下交给铁军公司才完成权利义务的转移,而卸货过程中的那些要求就应该由运输公司负责,那么铁军公司在这起事故中虽然仍然存在一定的场地管理不到位的责任,但我个人觉得在事故中就不应该负担主要责任了。”

“李老板,你们公司跟捷达公司之间到底有没有运输合同?”

张松全书记直接看向身边的铁军公司老板。

听着张松全对铁军公司老板的称呼,苏牧这时候才拼凑出这位老板的全名—李铁军,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家公司就是用老板的名字命名的。

那个李铁军沉思了一会:“张书记,这个合同肯定是有的,可能项目上的人弄忘了,图省事所以没有给调查组提供吧。”

然后李铁军就转向身边一个年近六十的男性,“聂副总,你赶快回公司查一下,找到了赶快送过来。”

那位被称作聂副总的男性连忙称是并立即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其他人还有没有想法,都说说。”

张松全点点头,继续问道。

事故调查组的所有人在张松全书记的关注下都发表了个人意见,而且苏牧发现每个人的意见都相差不大,都是围绕着有无运输合同阐述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