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节 权与势(二)(1/2)

苏牧回到办公室后就准备把这件事情忘掉并全心整理之前的事故卷宗了。

整理事故卷宗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一种体力劳动,最直接的是需要苏牧使用小电钻给卷宗打孔才能完成线装。

苏牧慢慢的就沉浸在这份作业之中了,即使办公室里其他人对他弄出的噪音有着一丝不满,他也不管不顾,最多跟他们说快好了。

过了不到一周,苏牧正在用小电钻给卷宗打孔时,鲁松涛走了进来。

“小苏啊,你这小电钻用的也算是熟练工了吧?”

鲁松涛胖胖的脸上挂着笑容。

“这个还远呢,不过装订卷宗可能要离熟练工不远了。”

苏牧笑着回答,手中却没有停止,电钻刺耳的声音继续在办公室回荡。

“装订的怎么样了?

还有多久能弄好?”

“马上,没几本了。”

苏牧随意的回答道。

“每次都是马上,就是不知道这匹马能跑多快了。”

陈主任的脸上带着一丝笑容打趣道,“我们都问了好几次了,都是回答马上,就是几天了,这马也没跑到终点啊,幸亏每次电钻时间都不是太长。”

苏牧嘿嘿一笑。

“那就暂时不弄了,让其他人清净一下。”

鲁松涛笑笑道,“小苏,你弄完这本后,暂时放放。

下午跟我和严科长一起去市建设局安监站开个会。”

“什么会啊?”

苏牧不解的看着鲁松涛。

“是铁军公司的那个事故。”

鲁松涛说的十分直白,甚至语气中还带着一丝不满,“市建设局安监站可能是想将这个事故移交给我们区里调查。”

“为啥啊?

据说当初他们为了拿到市区报建建筑事故的调查权,可是通过了市委协调后才定下的,怎么现在想把这个事故的调查权移交给我们区里啊?”

“具体不清楚,好像是铁军公司的老板找了市里的领导,想将这起事故定性为非道路交通事故,不要算作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怕影响铁军公司的建筑资质。

但是非道理交通事故的定性需要公安派出所方面做出,公安方面认为不符合条件,也不肯做出这个定性。”

鲁松涛摇摇头道,“市建设安监站的人不想背这锅,所以想把这个事故的调查移交给区里。”

“这个事故的调查移交给区里,我们也不好弄吧?

铁军公司是我们区的纳税大户,是区领导们的宝贝疙瘩啊,到时候我们可就难了啊。”

苏牧看着鲁松涛,慢慢的说道,显然是希望鲁松涛能够不要接手。

“下午开会再说。”

鲁松涛摆摆手,“你跟杨戈也说一声,我没看到他。”

“好的。”

下午的会,最终张高勇也去了,而且在路上,苏牧就发现张高勇的眉头也是紧皱的,反而是严中华最轻松。

苏牧知道严中华实际上已经放手事故调查的事情了,就像这次事故的出现场就没让他去,只是鲁松涛、苏牧在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工作中还需要严中华扶一把,所以他才偶尔做做这方面的工作,但基本不主动来参与了。

“现在铁军公司提出来两点:第一,这不是一次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应该是非道路交通事故,因为事故发生在道路上,而且还没有交接,钢结构件还属于运输途中;第二,事故与他们铁军公司无关,铁军公司只是出于人道和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才在之前的善后工作中给予了死者家属共30万元的补偿,事故应该是运输公司的事情,也就是捷达运输公司。”

倪站长在通报了事故调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后对着张高勇等人说道,“另外死者家属近期到市里上访,闹得也很厉害。”

这次会议与其说是事故调查的讨论会,不如说是市建设安监站与区安监局之间关于事故调查的通气会,因为事故调查组其他成员都没通知参会,而且实际上会议的主题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不是事故调查的具体工作,而是区里是否接手这个事故调查。

所以在倪站长发言完毕后,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沉默。

“我认为吧,事故调查还是应该由你们主导,”

严中华首先打破了这份沉默,“毕竟这类事故都是你们主导调查的,如果现在交给我们区里,到时候会被人说闲话的。

至于调查,我认为要继续进行,并对一些事情进行进一步调查,比如死者与捷达公司、铁军公司之间的关系,还要理清围绕钢结构件产生的供货商、运输公司、铁军公司之间的责任约定等,当然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是对这起事故的定性,到底是不是非道理交通事故,如果是的话那就需要交给公安方面了。

不过在这个定性出来之前,必须继续按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进行调查,毕竟发生在建筑工地。”

苏牧很快发现会议陷入了一种僵持之中,双方都在暗搓搓的说明由对方主导事故调查更加适宜,但是即使是苏牧也能发觉,这次区安监局明显占据了主动,但是市建设安监站显然也没有放弃,他们似乎也被事故双方折腾的够呛了。

苏牧明白,市建设安监站已经陷入了困局,领导的命令,家属的上访,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实在是没能力应付,毕竟他们之前恐怕没遇过这种事情,但是现在又难以推脱。

最终双方是在一种奇怪的氛围中结束了这次的会议。

苏牧在回去的路上看着张高勇、鲁松涛的脸色,也知趣的没有多说什么。

直到七天后,苏牧突然被鲁松涛叫到了张高勇的办公室。

“都坐吧。”

张高勇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脸上带着一股慎重的意味,“今天就一件事,铁军公司的那起事故之后要由我们区里来接手调查了,你们都要有个心理准备。”

苏牧惊奇的看着张高勇,然后又看看明显已经知道了的鲁松涛,张嘴就想表示反对,却又压住了,只是默默问道:“那调查组其他领导那边怎么说?

要通知他们开会讨论吗?”

“暂时不用开会讨论,你今天下午先去一趟市建设安监站,他们的人会把目前为止的调查材料交给你,你先好好看看,然后做出一个调查思路来。

不过非道路交通事故就不要想了,公安那边已经给了定论,由于车辆已经不再移动了,因此不符合交通事故的定性。”

张高勇对着苏牧吩咐道,“至于调查组其他人那边,直接告诉他们,以后我们区报建的建筑工地内事故也全部由我们区里调查了。”

苏牧点点头,动脑子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市建设安监站居然将这份好不容易拿去的权力又交回来了。

苏牧不明白的只有一点,这个交易值得吗?

不过这个不是他要管的事情,他只需要做好他自己的工作,去拿调查资料。

“材料看的怎么样?

有没有什么问题?”

第三天,鲁松涛就找到苏牧问了一句。

“事故的调查材料可能都得重新做了,他们的谈话笔录中对于工程的发包情况、钢结构件的运输合同等方面都没有体现,对于事故发生时是否属于运输阶段的内容也没有体现,对于死者驾驶车辆进入工地后的行动的内容也没有,还有死者的身份问题也是到死者是挂靠在捷达公司为止,对于挂靠的权利义务内容也没有调查也未调取相关材料。

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进一步调查。”

苏牧边想边回答,完全是想到哪就说到哪,“另外,在工地的台账资料中,针对这起事故,在他们制度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针对死者这样的临时人员入场管理方面是没有制度的。”

“也就是说这起事故还有了制度性因素的存在。”

鲁松涛说的有点轻微。

“是的。”

“好好准备一下,明天上午我们跟张局一起向瞿区长汇报情况,然后要联系调查组的其他领导,对这起事故要重新调查。

铁军公司是区里的重点企业,不能出差错。”

鲁松涛带着一丝忧虑说道。

“好的。”

苏牧点点头。

在跟瞿区长汇报后,整个事故调查组的所有成员就开始了对事故的重新调查工作。

重新开始的调查工作进展的十分艰难,甚至有些人员已经不知出于何种因素已经离开本市不愿意再接受调查了。

整个调查组好不容易才对捷达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安全部部长,铁军公司的副总以及安全部人员、死者的家属、事故工地的项目经理和安全员、钢结构件供货单位的相关人员、还有部分目击者进行了调查取证,同时从相关单位调取了大量的材料。

“实际上铁军公司让那些人离开不接受调查根本没有意义,这个事故的直接原因肯定是死者的不安全行为即他擅自做卸货的准备工作,但是哪个单位对事故负责的关键就是运输车辆进入工地后,驾驶员的行为到底是归谁管。”

严中华在苏牧向他请教时慢悠悠的跟他说道,“而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工地内的安全管理责任都是由总包单位负责的,这个工程的总包单位是铁军公司自己。

至于其他的,比如挂靠,根本没有意义,挂靠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挂靠协议最多只能算是运输公司内部的管理协议而已,在我们这块是不具有效力的。

当然如果按照运输协议,事故发生时仍处在运输阶段,那运输公司在生产安全方面才负有一定的责任。”

由于在调查期间还发生了数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导致了铁军公司工地的这起事故直到近两个月后才在安监局的主导下完成了全部的取证工作。

“小苏,取证方面我们能做的都做了,下面你尽快把事故调查报告的草稿拿出来。

你辛苦辛苦,尽量快点,时间不多了。”

鲁松涛在取证结束后拍着苏牧的肩膀吩咐道。

苏牧也不敢再拖延,回到办公室就准备写那份事故调查报告。

但是苏牧很快就发现想在工作日完成这份调查报告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报告草稿的撰写需要安静的环境,而办公室里总会有人和事将他的思路打断,导致他无法继续完成。

苏牧最终只能选择周末独自在办公室完成了草稿。

“也就是说,这起事故的责任定在了铁军公司身上,因为是制度性问题造就的,而人的因素只是次要因素。”

在张高勇的办公室中,苏牧在向张高勇、鲁松涛汇报了自己的草稿内容后,张高勇问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