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离心
一场大火烧掉了整个陈家,据说是当初冤枉陈家的高管家怀恨在心,刻意报复。
县衙反应很快,大半夜的刚一喊“走水”
衙门的捕快就提着大桶小桶,赶来救活,比水龙队还要快上几分。
可惜,主要的起火点刚好在陈家父女各自的卧房边,火扑灭的时候,陈家父女已是烧成了焦炭,勉强就只剩下了个人形。
感念陈长贵素有善人之名,陈家亦为全县做出不少贡献,知县大人特地自掏腰包为陈家父女选了一块上好的墓地,将其风光大葬。
同时还发动全县的人手搜捕嫌犯高管家,结果等捕快赶到他们家时却发现高管家以然畏罪自杀,还留下临终绝笔,承认了杀人的事实。
自此,陈家一案仅用了一天便成功告破,但整个县城却无人高兴。
陈大善人死了,这无疑让原本受过其恩惠的百姓心生悲凉,同时也为自己日后悲观。
以往陈大善人在,谁家有个灾有个难的还能上门借借钱,求求药,这日后可到谁家去?
或许是知道百姓的生活不易,县衙很快出了一篇告示。
其上先是对陈长贵的死表达了惋惜,最后则表示县衙推出“保险”
服务,各家百姓每月只需上交十文钱便可享受到保险服务,在保险期间,百姓们出现任何意外,无论是生病、残疾,亦或者意外亡故,均能从县衙领到一笔价值不菲的保险金。
此项业务一出,瞬间吸引了全县百姓,各家纷纷上保,转眼间便忘却了之前的伤心。
“世子……我怎么看不懂你这个什么保险啊?
您这不是赔钱吗?
每月交十文,一年也就是一百文,可只要这一年有人生病,治疗费的一半都由咱们出。
你这不是明摆着亏钱吗?”
秦海看着县衙门口热火朝天的景象,不解的看着唐瑾。
唐瑾撇了他一眼,“你懂个屁?
你何时见过我做亏本的买卖?
回去把保险单仔细看清楚再说。”
秦海一愣,一脸不解的看向一旁的冯顾,几人里除了世子之外,也就这个读书人聪明些了。
冯顾摇了摇头,征询了一下唐瑾的意见,看着秦海道:“这保险每人一年只需要交一百文,但这一年里但凡他有个伤风感冒一半的汤药费都得咱们出。
表面上看是咱们亏了,但你仔细想想,一个人一年一百文,十个就是一千文,也就是一两银子,一百个人就是十两,一千人就是一百两,全玉林县共计五千 百姓,这就是五百两银子。
虽然不多,但这五千人一年里有几个会生病的?
就算生病了,汤药费也不过就二三十文罢了。
况且,保单上可说了,必须去我们指定的那几家药铺抓药才给报销,而那几家药铺最大的股东可都是咱们世子。
所以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冯顾的一通长篇大论成功的……把秦海说懵了。
如果说刚才只是好奇,现在他是真的不懂了。
苦恼的挠着脑袋,掰着手指头算着这笔帐,显然这种复杂的事情以他的脑子很难算清楚。
“算了,你只需要知道,保险不赔钱,反倒赚钱,就行了。”
冯顾果断放弃把这事给他说明白。
真要说的话,怕是说道明天早上这货都理解不了。
秦海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干脆地将这件事归类到了“世子殿下做的就肯定没错”
的行列里。
不再虐待自己的脑袋。
没管这两个活宝,唐瑾淡淡的看了眼门口火热的场景,这一切可都是用陈家人的命换的。
当然,对此她并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用陈长贵父女的命换县衙收益翻倍,他觉得很值。
“京城里的人都说唐昊性情乖张,喜好杀戮,是不是便要把人掷入兽笼,或者分尸而死。
但要我说,他那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你这才应该叫……心情乖张,喜好杀戮。”
唐运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站在唐瑾身边莫名感叹道。
“不,我跟他可不一样,我杀人向来都有说法,绝不杀无意义之人。
跟那个纯粹为了彰显自己高贵的蠢货可不一样。”
唐瑾摇头否认。
拿自己跟那个蠢货相提并论?
你确定不是在骂我?
唐运愣愣的看了看唐瑾,脸上闪过一抹苦笑,“这话倒也没错,只是相比于那个蠢货,你这种才更让人害怕。
挡了你的路,或者对你有用你便会毫不留情的杀了,谁知道自己会不会那天一不小心就挡了你的路?”
唐瑾微笑着看向对方,“怎么?
怕了?”
唐运也不强装,果断地点了点头,“怕了,谁知道想在挡你路的是我还是老四?
毕竟以现在的情况看来,老四对你,可比我对你有用多了。”
“所以你怕什么?”
唐瑾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也说了,他比你有用,按照你的逻辑,我现在要杀的是他啊。”
唐运顿时失笑,摇着头连说三个对字,拍了拍唐瑾的肩膀转身回到了屋内。
目送唐运离开,唐瑾脸上的笑容未变, 心里却骤然一冷。
自己杀了陈长贵一事使的唐运产生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毕竟在某种意义上两人的处境还算是相似。
两人都曾经帮过自己的忙,到头来自己却因为一点小事就将其杀害。
这是不是意味着,等到那天唐运也没用了,而他恰巧又在某件事情上挡了唐瑾的路,唐瑾也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唐瑾是肯定的。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唐瑾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唐运。
不管唐运如何觉得,两人之间又结下了多么深厚的友情,但归根结底两人还是竞争关系,唐运一日不宣布和自己彻底结盟,甘愿做自己辅臣,唐瑾就一日不会绝了杀掉他的心。
“看来日后,要注意保密了,这家伙现在怕是已经存了要跑路的心思了。”
失了唐运这个盟友,唐瑾并不怎么在意。
或许在自己刚到京城的时候这家伙还有点用,但现在自己一手执掌大理寺,一手执掌军械司,说是大唐第一权臣都不为过,唐运这家伙能发挥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
“不过,一旦和这家伙决裂,霍将军那边可就不好办了,一旦没了走私的通道,交关税还是轻的,那些重火器要是被查了出来,我怕不是要被扣上个造反的帽子。
看来日后得想办法把必要关隘的守将换成自己人。”
更换边境关隘的守将是大事,驻守边境不同于其他地方,需要守将对周边的地形、敌军,有充分的了解,必要时甚至还要对敌方守将的性格、家底有所了解。
这些可不是靠看看情报就能知道的,这都需要日积月累的观摩,一个好的守将是靠时间磨出来的。
不过,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守将不可轻易更换不假,但偏偏守将又是最容易被皇上怀疑的,身高皇帝远,谁知道你会不会被敌国买通,反过来出卖自己的国家?
就因为这点,很多时候一些个镇守边关多年的老将,往往因为几句流言蜚语就会被皇上紧急召回,再不启用。
而散布流言蜚语恰恰是唐瑾,或者说是大理寺的强项。
只要稍稍发个信号出去,再拿出几个莫须有的证据,都不需要唐瑾自己去说,朝廷里那些看霍英红不爽的家伙自会行动。
到时候自己暗中联合百官推举一个新的守将出来,简直是水到渠成。
“啧啧,霍将军,你的大女主剧本也就到这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