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洛阳卷(上) 第九十四章 书和画?(1/2)

史辛听得蔡邕提醒,脑后已经有劲风赶到。

他朝蔡琰做个鬼脸,身子突然向前倒下。

在快到地的时候,他伸出双手在地上一撑,双腿双手一起用力,向斜前方快速飞去。

这一招正是那天在竹林避开李儒的一招。

蔡邕“咦”

的一声,手指点空,看向地下的史辛时,已经像只大蛤蟆一样,逃离在他一丈之外。

蔡邕吃了一惊,心想竟然有这么奇怪的招数。

他大踏步而上,虽然他的步法没有史辛精妙,但他五等九重的修为,岂是刚踏入四等的史辛可比。

这两者综合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史辛脚步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还被迫打翻了几个花盆。

见蔡邕又是一指伸来,史辛停住脚步,口中呼呼喘气,“前辈,你等级比我高那么多,差不多了吧?”

蔡邕见他认输,也停了下来。

“我看你的步法,对棋艺的理解应该也不差。

但我发觉有好几次,你马上就能进入中间得鱼,但就是不进去,反而向旁边跳了几步才进入,这是为什么呢?”

“司空大人说的是哪一步?”

史辛虚心求教。

蔡邕从桌子底下抽出一盘六博棋,与史辛对面而坐,指着棋盘道,“就是这里,你大可以从十二道进入中间得太极得鱼,为什么非要还要跳到七道,再跳到十一道进入?

不是又简变繁了吗?”

史辛苦笑着摇头道:“按照棋盘的走向,当然是直接从十二道进入好,但我修为不够,跳不进去,只能按照上面的方法,迂回而进。”

蔡邕恍然大悟,哈哈一笑,“原来如此。”

他想了想,摇了摇头又道:“不对,你大可以用刚才那个姿势,向前扑倒在地,也同样按时到达。”

史辛一拍脑袋,“对啊,还是司空大人棋艺精湛,我怎么没想到呢?”

蔡邕一抚短髯,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仿佛被一个小孩子夸奖是件多么荣幸的事情。

当下蔡邕又再指出史辛几个地方的不足,史辛连连发出惊叹,不着痕迹地拍着马屁,让蔡邕老怀大畅。

蔡邕教完步法,又开始跟史辛对弈起来。

有了六博步的珠玉在前,史辛相对较弱的六博棋蔡邕就不甚苛刻了。

两人对弈过程中,蔡邕一步一步地指点出史辛的错误走法,不知不觉间令史辛的棋艺大进。

蔡邕一个教得起劲,史辛一个学得虚心,时间过去了两个时辰,已经日薄西山。

看两人依然没有住手的趋势,蔡琰上前提醒,“爹,时间不早了,五婶都过来催几次了,我们回去用膳吧。”

“好好好!”

蔡邕头也不抬,随口敷衍道。

“你已经答应好几次了,就是不动。

我都好饿了。”

蔡琰只好祭出杀手锏。

果然,一看见蔡琰揉肚子,蔡邕抬头看了看她,笑着道:“乖女儿肚子饿了,最后一盘,最后一盘。”

随着棋盘当中的“鱼”

被史辛吃掉,两人的比分定格在十比二,史辛赢了两盘,已实属难得。

就在此时,史辛收到神识的提示:由于蔡 邕的提点,你的棋艺专业属性提高5点,现在是85。

史辛喜不自胜:不错不错,哄了老丈人开心,还能收点利息,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蔡邕站起身来,拍着史辛的肩膀,“小子悟性不错,继续练习的话,在洛阳棋坛也能有一席之地了。”

史辛对他的态度越发恭敬,“以后还得求司空大人多加指点。”

“有机会的,哈哈,有机会的。”

蔡邕发出爽朗的笑声,大踏步走出。

史辛和蔡琰并肩走在蔡邕后面,史辛不停地向蔡琰挤眉弄眼,好不得意。

蔡琰装作没看见,但心中也像吃了蜜一样。

她时不时瞟一眼史辛,差点被他的模样逗笑,连忙用手掩住了嘴巴。

三人走近大厅高大的墙壁,只要拐个弯就到达大厅的门口。

这时墙壁跟前站着一个杂役模样的老人,正用沾满了石灰水的扫把扫在墙上。

原来在翻新外墙。

看到蔡邕一行人走来,老人低着头,恭敬打着招呼,“老爷好,小姐好,客人好!”

蔡邕停了下来,用稍微责怪的语气道:“陈伯,不是说了让你儿子过来,你在家颐养天年的吗?

怎么还在做工?”

陈伯牙齿都掉了一半,但依然笑得灿烂:“做了一辈子,闲下来就浑身不舒坦啊。

老爷放心,我这身子骨还能做。

对了,以后如果小陈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尽量骂他,打他也可以……”

见陈伯絮絮叨叨的,蔡邕微笑着,口中敷衍应着,“好好好。”

边应着边向前走去。

史辛上前笑着点头,也算打过招呼。

正想跟上前去,不料差点与匆匆折返的蔡邕撞个满怀。

蔡邕皱着眉赶到陈伯身边,怔怔地站在原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片灰片白的外墙,不知在想些什么。

史辛和蔡琰面面相觑,不知蔡邕想干嘛,都吃惊地看着他,同时又看看外墙,却并未发现异样。

陈伯以为蔡邕怪责自己做工做得不好,连忙跪在地上,口中求饶,“老爷恕罪,是不是老奴做得太差?

唉!

我应该有自知之明了,那么老了还非要逞强。

这件事就应该小陈来做……”

听到陈伯在旁边聒噪个不停,蔡邕眉头轻皱,却并不出声,也不做任何动作,只保持姿势一直站着。

史辛忽然记起,当初自己领悟六博步的时候就是这个表情,想抓住脑袋中的灵感,却总也抓不住。

这个时候是最怕人打扰的。

他走过去轻轻将陈伯扶起,手指放在嘴唇边,示意他不要做声,随后拉着他离开了蔡邕身边。

蔡邕足足思索了一刻钟时间,眉头越皱越紧,最后长叹一声,“算了,我们回去用膳吧。”

“等等……”

史辛劝住蔡邕问道,“司空大人可是想到些什么?”

蔡邕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沾了白灰的扫帚划过变旧的外墙时有些特别。

我站了许久,却越看越普通,只好作罢。”

史辛诱导道:“是不是关于书 法的一些灵感?

你可以再想想……”

蔡邕深深看了史辛一眼道:“难道说你也看出些什么名堂了?

不妨说来听听。”

史辛笑了笑道:“我能有什么名堂,只不过是觉得这扫帚的走势,确实有些像字。”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对着外墙隔空比划,放佛在写字一样。

蔡邕与史辛并排站着,也学着他的样子比划。

不多久,他脑海中灵光一现,大喝一声:“笔墨伺候!”

蔡邕是文学泰斗,有时兴之所至,随时随地都可能有诗作或者书法出品。

久而久之,他府内的下人也变得机灵,于府内不同地方多放笔墨锦帛,只要蔡邕一呼唤,就会在最短时间内奉上。

蔡邕拿着毛笔在手,沾了点墨水,寻思半晌。

只一下笔,眉头就开始皱了起来,他摇了摇头,换了支笔,又是不满意。

他一连换了十支笔,都不知道如何写下去。

正一筹莫展间,蔡邕突然听到旁边一阵削竹子的声音,回头看时,只见史辛不知何时拿起一把小刀,蹲在地上认真地削着竹子。

蔡邕忍不住问了一句:“你在干什么?”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