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覆灭天庭(2/2)
“你是谁?”
陆沉沉声问。
“我是最后一个守塔人。”
那人轻声道,“也是……林渺的徒弟。”
陆沉震惊:“你还活着?!”
“活着?”
白衣人笑了,“我的肉身早在二十年前就被烧成了灰。
可只要还有人记得他说过的话,我就没真正死去。”
他指向石匣:“那里面,不只是书,是钥匙。
打开它的,不是力量,不是智慧,而是牺牲。”
“什么意思?”
“你要用自己的血去唤醒它。”
白衣人道,“而且一旦开启,你就再也无法回头??
朝廷会倾尽全力追杀你,朋友会背叛你,亲人会被抓来逼你投降。
你愿意吗?”
陆沉沉默片刻,抽出随身短刃,在掌心划下一刀。
鲜血滴落,渗入青铜匣缝隙。
刹那间,地动山摇。
匣盖自动弹开,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穿透古塔直射云霄。
远在三百里外的京城,钦天监急报:“东方现异光,主民心动荡!”
与此同时,陆沉眼前浮现幻象: 他看见林渺站在万人讲台上,手持火炬,高呼“言语即权利”
; 看见苏芷在火海中将最后一卷《手记》投入井中,对追兵冷笑:“你们能烧书,烧不尽思想”
; 看见无数无名之人,在深夜偷偷抄写禁文,哪怕手指冻僵也不停笔; 还看见一个六岁孩子,冲上讲台,大声喊出:“我要听真话!”
画面最终定格在一座荒庙,油灯微弱,一个少年伏案书写,正是他自己。
幻象消散,石室内恢复寂静。
白衣人身影渐淡,只留下一句话: “你已接过火炬。
现在,轮到你照亮别人了。”
陆沉抱起石匣,踏上归途。
三日后,他在山谷召集所有“萤火塾”
成员,当众打开青铜匣。
内藏并非书籍,而是一叠薄如蝉翼的金箔纸,上面以极细笔触刻满文字??
正是《真言录》全文。
他宣布: “我们将把它译成白话,刻于竹简、写于布帛、绘成图画,送往每一座村庄、每一间学堂、每一个不愿再装睡的人手中。”
众人齐声应诺。
然而就在当晚,一场大火突袭山谷。
黑衣人从天而降,手持玄铁锁链,见书即焚,遇人便绑。
他们戴着面具,行动迅捷,招式狠辣,竟是御前“影狱”
精锐!
陆沉率众抵抗,以药粉迷眼、陷阱困敌,终将敌人击退,但“萤火塾”
毁于一旦,多名弟子受伤,两份《真言录》副本被夺。
战后清点,幸存者不足三十。
有人悲愤质问:“我们做错什么?
为何天不容我们说话?”
陆沉站在废墟之上,望着满地焦痕,缓缓道:“他们怕的不是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
一把火能烧掉房子,烧不掉记忆;一条锁链能捆住身体,捆不住心。”
他取出最后一份金箔,当众诵读: > “所谓盛世,若建立在谎言之上,不过是尸山上的华服; > 所谓秩序,若禁止质疑,不过是牢笼中的舞蹈。
> 真正的太平,始于一人敢说‘不对’, > 终于万人共守‘真话’。”
声音传入林间,惊起群鸟。
数日后,这份《真言录》被秘密拓印百份,由商旅、僧侣、戏班分散携带,流向四方。
有人将其藏于佛经夹层,有人绣在嫁衣内衬,更有盲女以指尖刻字,传唱于市井巷陌。
半年后,西北军营爆发兵变,起因是一名小兵在战袍衬里发现《真言录》片段,读后痛哭失声,继而鼓动同袍:“我们为何为谎言卖命?”
西南某县,县令之子私自散发《续编》,被捕时高呼:“父亲!
课本骗了你三十年!”
中原书院,十余学子联名上书,要求重开“真话课”
,遭拒后集体撕毁《归真蒙学》,投炉焚烧。
朝廷震怒,下令全国搜捕“金箔逆书”
,凡持有者斩,传播者族诛。
可越是严查,流传越广。
民间甚至兴起“换书会”
:百姓以米粮、布匹交换禁文抄本,称之为“买光”
。
而陆沉,再次隐入深山。
这一次,他不再教人识字,而是开始记录一部新的书??
《醒世录》。
书中不只记载暴政与反抗,更收录普通人觉醒的瞬间: 那个第一次拒绝服用“安心丸”
的村妇; 那个把课本涂改成讽刺画的学童; 那个在刑场上仍高唱童谣的母亲…… 他写道: > “英雄终会老去,烈士必将埋骨。
> 但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追问‘为什么’, > 还有一个母亲敢于对孩子说‘那不是真的’, > 光,就不会熄。”
某夜,他独坐灯下,忽觉窗外有动静。
推门而出,只见一名黑衣人跪在雪地中,摘下面具??
竟是裴照。
五年不见,他鬓发尽白,左臂空荡,右脸覆着烧伤疤痕。
“我逃出来了。”
裴照声音沙哑,“影狱发现我私藏禁书,灭我全家……只剩我一人,靠着旧日同僚掩护,逃至此地。”
陆沉扶他进屋,煮姜汤,敷伤药。
裴照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块残玉,正是当年摔碎的肃言司令牌之一。
“我不是来求救的。”
他说,“我是来还债的。
我知道皇宫地下有一处‘藏谎阁’,存放所有被篡改的史书原本。
只要你能找到入口,就能让天下人亲眼看见??
他们被骗了多久。”
陆沉看着他,良久,点头。
风雪漫天,灯火不熄。
而在遥远的极南岛上,盲女正抚摸着新刻的竹简,嘴角含笑。
屋外孩童朗读声琅琅响起: > “我不盲,因我能听见真话; > 我不哑,因我愿为弱者发声; > 我不跪,因我的灵魂比王冠更高。”
古庙之中,油灯忽然剧烈跳动,日记本上又浮现一行新字: > “三人已醒。
> 风愈烈,火愈明。
> 请记住: > 最黑暗的时刻, > 往往发生在黎明前一瞬。
> 别闭眼, > 别停下, > 别原谅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