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先天至宝封神榜(2/3)
他对虚空说道,“后来才明白,真正的秩序,是千万普通人默默选择向善的结果。”
风起,纸页翻动,仿佛回应他的低语。
而在问道书院深处,孔宣正站在一面新立的墙前。
墙上贴满了学生提交的《我所见证的光明》。
有写邻家少年冒雪送药的,有记寡妇抚养弃婴十余年的,更有亲历战乱者讲述陌生人如何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刀锋…… 他伸手抚过那些稚嫩却坚定的笔迹,眼中闪过复杂神色。
当年断臂之时,他以为自己败给了命运,败给了体制,败给了陆无尘的选择。
可如今看来,或许他真正输掉的,只是不愿承认平凡也能照亮黑暗的傲慢。
“老师。”
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
一名女弟子捧着书卷走近,“这篇作文,您能看看吗?”
他接过一看,标题写着:《为什么我不再想当英雄》。
文中写道:“小时候我以为成为英雄就是要打败大魔头、拯救天下苍生。
可后来我发现,真正的英雄是每天早起给全班烧热水的班长,是坚持十年清理河道的老人,是我娘在父亲死后一个人撑起整个家的模样。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不必惊天动地,只要不让身边的人失望。”
孔宣看完,久久无言。
最后,他在文末批了一句: “你已然是。”
岁月流转,天地悄然更迭。
某年冬夜,一场罕见的大雪覆盖了北方十六州。
交通断绝,粮道受阻,数万流民被困途中。
正当朝廷束手无策之际,一支由普通修士、工匠、农夫组成的救援队悄然出发。
他们没有御剑飞行,也没有施展神通劈山开路,而是靠着人力背负物资,一步一滑地穿越雪原。
带队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名叫林渺,本是书院普通学子。
她不懂高深法术,只会最基础的驱寒符。
但她记得陆无尘曾在一次讲学中说过:“当你无法照亮整个黑夜,那就先点燃一支蜡烛。”
于是她带上了三百支蜡烛般的油灯,一路点亮,为后续队伍指引方向。
七日后,救援抵达重灾区。
数千灾民得救,而那条由微弱灯火串联而成的“光之路”
,被后人称为“启明之道”
。
此事震动诸界。
有人提议将林渺奉为新一代承载者,却被她坚决拒绝。
“我不是什么天命之人。”
她在公开信中写道,“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对的事。
如果这也能被称为奇迹,那说明每个人体内都藏着一份光。”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南荒祭坛旁的新碑上,与陆无尘那句并列: > “神话从来不在天上,而在人间。
> 每一个不甘沉沦的灵魂,都是新章的执笔者。”
> > “我不是英雄,但我选择了发光。
> ??
林渺”
又三十年。
修行界兴起一股新风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执着于突破境界、争夺法宝,反而投身于民生实务。
有人研究如何用符?
改良灌溉系统,有人尝试将阵法融入建筑结构以抵御地震,更有医修团队深入蛮荒,只为寻找治疗古老疫病的草药。
观星台也不再发布“强者榜”
,取而代之的是“百善录”
,每年评选一百位对世界做出积极影响的人物??
无论其修为高低、出身贵贱。
甚至连昔日最为封闭的无量殿,也开始对外开放藏书,并允许凡人子弟报考其附属学府。
这一切变化,并非源自某一道法令或某一场革命,而是像春雨润物般,一点一滴渗透进人们的日常。
陆无尘依旧漂泊。
有人在东海渔村见过他教孩童识字; 有人在西域沙漠看见他帮商队修复机关水车; 还有人在极北冰原发现一座小木屋,墙上挂着一幅画:两个身影并肩立于雪原之上,题名《归梦图》。
但他再也没有使用过强大的神通。
他学会了做饭,学会了缝补衣裳,甚至学会用最普通的草药为人疗伤。
他不再追求“改变世界”
,而是专注于“参与生活”
。
直到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他栖身于一座废弃驿站,窗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忽然,门被推开,一名浑身湿透的少年踉跄而入。
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脸色苍白,右臂有一道狰狞伤口,鲜血混着雨水不断滴落。
他抬头看向陆无尘,眼神竟有几分熟悉。
“前辈……我能在这里避会儿雨吗?”
陆无尘点头,取来干布与药粉,帮他包扎。
过程中,少年一直盯着他看,忽然问:“您……是不是叫陆无尘?”
老人动作一顿,随即笑了笑:“谁告诉你的?”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少年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册子,《人间录》三个字已磨损难辨,“里面写了您的事。
还有素缳姑娘的故事……她说,真正的自由,是即使流泪也不愿回头。”
陆无尘怔住。
那是他多年前随手写下的一句话,没想到竟被人铭记至今。
“你读这本书做什么?”
他轻声问。
“因为我也想做个‘记得的人’。”
少年声音微颤,“我家乡遭了旱灾,村里人都说是有妖作祟,要把一个孤女献祭。
可我知道不是这样……我去查典籍,发现是地下水脉枯竭……我想救她,可没人信我……我说的话,就像风刮过一样没人听见……”
他说着说着,眼泪落下。
陆无尘静静听着,忽然伸出手,轻轻按在他肩上。
“你知道吗?
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曾觉得全世界都在对抗我。
我觉得只要足够强,就能让所有人听我的。
可后来我才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让人听你说话,而是让他们愿意开口说自己的话。”
少年抬头,眼中含泪。
“你现在做的,就是最勇敢的事。”
陆无尘说,“你不只是想救人,你还想改变人们的认知。
这比任何神通都难,但也比任何胜利都珍贵。”
那一夜,风雨未停,但少年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清晨,他醒来时,屋里已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