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你比她大一轮了,跟她比什么?(2/2)

王曜不否认:“我不能预测火灾,但我能预测人性。

当一个群体被无视太久,总有人会选择用极端方式‘清理’他们。

我只是……提前准备好了镜头。”

“你很冷酷。”

河濑直美说。

“但我没让他们死。”

王曜直视她的眼睛,“火是我放的消息,疏散也是我安排的。

真正想让他们消失的人,是那些每天路过却装作看不见的‘体面人’。”

河濑直美沉默许久,终于点头:“我拍。

但有一个条件??

你必须出现在镜头里。”

“我?”

王曜一怔。

“对。”

她目光坚定,“你不能躲在幕后。

你要告诉世界,是谁决定让这些孩子被看见的。

你要为这一切负责。”

王曜笑了:“我以为您会拒绝我。”

“我讨厌操纵者。”

河濑直美说,“但我尊重战士。

而你,看起来更像一个战士。”

??

清晨六点,热搜爆炸。

#新宿神厕大火# 登上全球推特趋势第一。

#Japan burns homeless children's shelter# 在油管引发百万播放。

国内微博同步发酵,“东瀛繁华背后的阴暗面”

话题阅读量破十亿。

央视新闻转发新华社评论:“每一个流浪的孩子,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文春社头版刊登独家调查:《净源环境株式会社与政府清洁合同内幕》,附带监控视频截图和匿名员工证词,直指纵火系“上级指示”

,为即将到来的“城市美化工程”

扫清障碍。

河濑直美发布的纪录片首支预告片,二十四小时播放量突破八百万。

画面最后定格在小百合的脸庞,画外音是王曜的声音: “我们总说孩子是未来。

可当他们蜷缩在厕所里取暖时,我们的文明在哪里?”

发发娱乐官微宣布成立“暗夜之光”

专项基金,首期注资五千万日元,用于救助东京流浪青少年,并承诺每卖出一件联名款商品,捐赠一百日元。

娜札连夜录制视频,用生涩的日语说:“我不知道神厕,直到哥哥告诉我。

我现在知道了,所以我要说出来。”

关锦朋发表声明支持项目,称“这才是电影该做的事”



而王曜本人,自火灾当晚露面一次后,便再未公开露脸。

直到第三天下午,他在个人Ms账号发布一条简短文字: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不想再假装看不见。

如果你也看得见,请转发这条消息。

让光再多照进来一点。”

配图是一张神厕废墟的照片,焦黑的墙面上,那句“我们不是垃圾”

依然清晰可见。

??

一周后,东京地检厅宣布立案调查纵火事件,多名市政官员被停职。

净源环境社长辞职,公司暂停所有政府合同。

国际儿童基金会介入,联合东京都政府设立临时收容中心,首批接纳七十三名流浪 youth。

河濑直美正式开机拍摄纪录片《玄牝:暗夜》,预计明年戛纳电影节首映。

而王曜,坐在回国的航班上,闭目养神。

林芝玲递来一份文件:“国内有几个品牌想蹭热度联名,还有三家电视台邀请你上访谈节目谈‘社会责任’。”

王曜睁开眼,扫了一眼:“拒了。

联名可以,但必须按我们的标准做公益分成;访谈不去,让河濑导演去说就行。”

“你不趁机立人设?”

林芝玲不解,“这可是最好的洗白机会。”

“我不需要洗白。”

王曜淡淡道,“我也没做错什么。”

他望向舷窗外的云层:“我只是做了件……非做不可的事。”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洒进舱内。

他想起临行前河濑直美说的话:“你让我明白,文艺片也可以有力量。

但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镜头里,而在按下拍摄键的那一刻。”

那一刻,他选择了按下。

??

三个月后,华夏某小镇。

王曜带着团队回访资助的留守儿童学校。

孩子们围着娜札尖叫合影,老师递来一封感谢信,末尾写着:“您捐建的图书室,成了孩子们最常去的地方。”

他笑了笑,走到操场边,看见一个瘦小的女孩独自坐在台阶上看书。

“喜欢读书?”

他走过去问。

女孩抬头,眼睛亮晶晶的:“嗯!

老师说,书里有另一个世界。”

王曜坐下:“那你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吗?”

女孩点头:“想!

但我没钱。”

王曜从口袋掏出一张名片,写下一行字:“等你考上大学,来找我。

我教你,没钱怎么当明星。”

女孩接过名片,小心翼翼地收进口袋。

夕阳西下,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

王曜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心想: 也许改变世界很难。

但至少,可以让某个孩子相信??

她的存在,值得被看见。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