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下周复牌【万更求订阅】(1/3)

三网互通,意味着数字时代的大门正式打开。

各大股市相关纷纷上涨,投资人们对于影视和互联网行业的兴趣再次高涨到了顶峰,在这么多的利好下,王曜终于发布了天火网媒Q2季度的营收情况。

1.

6亿总...

东京的夜从未真正沉睡。

霓虹如血,流淌在每一条巷口与高架桥下,映照出无数人挣扎求存的身影。

王曜站在“星海漫画工坊”

临时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中握着一杯冷掉的绿茶,目光落在地图中央那八个金色大字上??

**百花齐放,春满人间**。

这八个字是他亲自题写的,不是为了情怀,而是宣言。

“樱流通”

的第一批货品已经顺利配送到位。

五十家签约店铺开始上架由J-Comi独家授权、星海工坊监制的新刊试发行版本:一部名为《废都旅人》的青年向漫画,作者是个名叫佐藤凉太的无名之辈,曾被集英社退稿十二次,理由是“画风阴郁,不适合主流市场”



可正是这种压抑中透出真实感的笔触,在华夏测试平台上获得了9.

3分的读者评分。

“我们不能再等了。”

林芝玲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打印文件,“警方虽然澄清了J-Comi的嫌疑,但文化厅已经启动对数字平台内容合规性的专项审查。

如果我们不主动提交一批‘正经作品’,很可能被划入‘灰色娱乐产业’监管名单。”

王曜接过文件翻看,嘴角微扬:“那就送他们一份大礼。”

他拨通赤松的电话:“明天召开发布会,宣布《废都旅人》正式开启全平台连载,并同步启动影视化筹备。

导演人选暂定河濑雅树??

就说这是他对新人创作者的支持。”

林芝玲一惊:“你疯了?

河濑根本没答应!

而且他还警告过你别碰敏感题材!”

“所以他才会接。”

王曜轻笑,“像他那样的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打着他的旗号做事。

一旦舆论发酵,他要么站出来否认,要么……被迫承认。”

“你是要逼他站队?”

“不是逼。”

王曜摇头,“是给他一个台阶。

他想要的是有灵魂的作品,而我们正好需要一块金字招牌。

各取所需。”

次日清晨,东京国际会展中心外聚集了数十家媒体记者。

J-Comi官方账号提前二十四小时发布预告:“一场将改变东瀛漫画生态的发布会即将举行。”

悬念拉满,连一向冷漠的《读卖新闻》文化版都派出了特派记者。

发布会现场布置得极简却极具冲击力:一面长达十米的LED墙滚动播放着《废都旅人》的分镜片段,灰蓝色调的城市废墟、沉默行走的主角、街头涂鸦中的隐喻文字,无不透露出一种久违的文艺气质。

舞台中央摆放着一幅原稿??

主角蹲坐在便利店门口啃饭团的画面,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字:“这不是梦想破灭,而是现实开始。”

赤松作为主持人登台,神情严肃:“今天,我们不是来谈流量,也不是来谈金钱。

我们要谈的是??

为什么这个时代还需要漫画?”

台下一片寂静。

“因为有人还在用笔描绘这个世界的真实。”

他继续说道,“佐藤凉太先生花了三年时间完成这部作品,期间做过快递员、便利店夜班、建筑工地杂工。

他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甚至没有编辑愿意看完他的第一章。

但他坚持画了下来。”

大屏幕切换至一段采访视频:一个戴眼镜的瘦弱男子坐在狭小公寓里,身后堆满草稿纸。

“我只是想告诉那些和我一样跌进谷底的人……你们并不孤单。”

掌声响起。

就在气氛达到高潮时,王曜走上台,西装笔挺,面带微笑。

“从即日起,星海漫画工坊正式启动‘逆光计划’:每年遴选二十位被主流拒绝的创作者,提供全额创作基金、法律支持与全球发行通道。

他们的作品,将在J-Comi、华夏阅动平台、东南亚漫盟同步上线。”

他说完,身后大屏亮起一组数据: > **首年预算:2亿日元** > **目标孵化作品:200部** > **预计触达用户:1500万** 全场哗然。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紧接着宣布:“所有通过‘逆光计划’发布的原创漫画,版权永久归属于作者本人。

平台仅收取30%分成,且承诺绝不擅自改编或转让IP。”

这一条,直接击穿了传统出版界的底线。

要知道,集英社等巨头对签约作者实行的是“终身版权买断”

制度,许多漫画家即便成名,也无法掌控自己笔下角色的命运。

而王曜此举,等于是在向整个行业宣战。

记者们疯狂提问: “您是否意识到这将引发巨大争议?”

“您是否有能力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

“这是商业行为,还是政治作秀?”

王曜一一回应:“争议意味着变革正在发生;成本再高,也高不过人才流失的代价;至于作秀……如果能让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靠画画养活家人,那我希望这场秀永远演下去。”

发布会结束不到两小时,#逆光计划# 登上推特日本区热搜第一。

大量网友转发佐藤凉太的故事,配上一句:“这才是真正的热血漫画。”

与此同时,集英社总部大楼内,高层会议正在进行。

“王曜这是在挖我们的根。”

一位白发老者冷冷道,“他用钱收买人心,用情怀瓦解体系。

不能放任不管。”

另一人点头:“必须反击。

我们可以联合讲谈社、小学馆,共同施压印刷协会,切断‘樱流通’的物流渠道。

另外,发动旗下作家集体发声,指责其‘破坏行业秩序’。”

“还不够。”

第三位高管开口,“我们需要制造一起丑闻。

只要能证明‘逆光计划’中有作者涉及政治敏感内容,文化厅就会出手。”

话音未落,秘书匆匆推门而入,递上一份紧急情报。

“不好了,河濑导演刚刚在个人博客发表文章??

《致年轻创作者的一封信》,公开支持‘逆光计划’,并称其为‘东瀛漫画二十年来最重要的转折点’。”

会议室瞬间死寂。

河濑雅树的地位非同寻常。

他是少数能在戛纳获奖的东瀛导演,更是文化厅顾问委员会成员。

他的背书,相当于官方默许。

“他怎么会……”

老者喃喃。

“因为他看到了机会。”

有人低声道,“王曜给了他一直想要的东西??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