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份量(1/3)

喜剧很重要。

其价值并不止于娱乐消遣,而是大多数人缓解焦虑,暂时性躲避高压的乌托邦。

虽然它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可以帮助很多人熬过一段痛苦的时光,反正大多数事情都是时间解决的。

...

河濑导演的出现让现场气氛微妙地凝滞了一瞬。

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高领毛衣,外披黑色呢子大衣,袖口露出一截泛黄的手工刺绣内衬,那是京都老匠人缝制的传统纹样??

千羽鹤。

这种细节在东瀛影视圈里是身份的象征,意味着他不仅出身正统,且与文化界高层有深厚渊源。

“赤松君,久仰。”

河濑的声音低沉而克制,目光却如刀锋般扫过王曜的脸,“我看过你在《周刊FILM》上的访谈,关于‘影像即反抗’的观点……很锋利。”

赤松微微欠身:“您过奖了。

我只是个拍商业片的,谈不上什么思想深度。”

“商业片也能承载灵魂。”

河濑笑了笑,视线转向王曜,“这位就是林小姐提到的王总?

国际影视公司的掌舵人……年纪轻轻,倒是令人意外。”

王曜伸出手,笑容温和:“河濑导演的大名我也早有耳闻,《樱之葬》和《雪国回声》都是我反复观看的作品。

能在这里遇见,是我的荣幸。”

两人握手的瞬间,空气仿佛静止了一秒。

河濑的手掌粗糙,指节粗大,不像导演,倒像是常年握凿子的雕刻师。

他的眼神没有松动,反而更锐利了些。

“你投资J-Comi的事,我已经听说了。”

他忽然开口,语气平静得像在谈论天气,“赤松建这个人,理想主义过剩,容易被人利用。

王总,你是聪明人,不该把钱扔进一个注定崩塌的沙塔。”

赤松眉头微皱,正要开口,却被林芝玲抢先一步:“河濑桑,J-Comi现在用户七十万,月均ARPU一美元,广告分成加捐赠模式已经跑通。

就算没有您说的‘灵魂’,至少它活着,而且活得比大多数同类平台好。”

“活不代表健康。”

河濑淡淡道,“它靠的是擦边内容引流,靠CEO个人魅力维系热度。

一旦监管收紧,或者赤松建哪天被爆出丑闻,整个平台就会像泡沫一样消失。

王总投一百万美金,换来的可能是一堆无法变现的废数据。”

王曜依旧笑着,但眼神已冷了下来:“那依您看,什么样的平台才算健康?”

“内容为王。”

河濑直视他,“不是靠盗版绝版漫画堆积的数据库,而是能持续产出原创作品的生态。

就像东映、集英社那样,拥有自己的创作血脉。

否则,再大的流量也只是无根之水。”

“所以您反对的不是J-Comi,而是它的生存方式。”

王曜点头,“可问题是,东瀛的传统出版体系已经僵化。

新人漫画家投稿上百次石沉大海,编辑决定一切生死。

J-Comi至少给了他们一条野路子。”

“野路子走不远。”

河濑摇头,“我可以理解你想扶持新人的心情,但资本不能只靠情怀驱动。

如果你真想改变行业,为什么不直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漫画工作室?

招揽人才,定制内容,再通过数字平台分发?

那样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

这话一出,连赤松都愣住了。

王曜盯着河濑看了足足五秒,忽然笑了:“您说得对。

我确实不该局限于投资一个现成的平台。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改革,不如自己动手。”

“你明白就好。”

河濑神色稍缓,“我知道你在华夏有资源,也有渠道。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介绍几位被主流抛弃但极具潜力的独立漫画家给你。

他们画功扎实,题材大胆,只是缺一个出口。”

“那就多谢了。”

王曜郑重鞠躬。

河濑点点头,转身欲走,却又停下脚步:“还有一件事??

娜扎小姐的新戏剧本,是你写的?”

娜扎一怔,随即点头:“是的,哥哥帮忙润色了一些情节。”

“第三幕医院对决那段,节奏太急,情绪铺垫不足。”

河濑冷冷道,“观众不会为你妹妹的眼泪买单,除非你让她先流血。

记住,悲情来自牺牲,而不是哭泣。”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片场。

风卷起几片枯叶,在空地上打着旋儿。

林芝玲轻哼一声:“这人真是傲慢得可以。”

“但他没说错。”

赤松低声说,“我们都在用捷径思维做事。

你以为投资J-Comi就能撬动东瀛漫画市场?

太天真了。

真正的壁垒从来不是技术或流量,而是创作本身。”

王曜沉默片刻,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喂,李秘书,通知集团法务部,准备注册一家新公司,名称暂定‘星海漫画工坊’,注册地东京,注册资本五百万美元。

另外,联系东京艺术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我要所有近三年毕业展获奖者的简历。”

挂掉电话后,他对赤松说:“你说得对。

我不该满足于当一个投资人。

既然要玩,就玩大的。”

赤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要自己做内容?”

“不只是内容。”

王曜目光深远,“我要做一个闭环??

从创作、孵化、数字化发行,到IP影视化、周边联名,全部自建体系。

J-Comi可以作为初期渠道,但它不能成为终点。”

赤松深深吸了口气:“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你要正面挑战集英社、讲谈社这些巨头的生态链。

他们每年养着上千名漫画家,掌控着几乎所有主流杂志和电视台资源。

你一个人,一家外资公司,凭什么?”

“凭两点。”

王曜竖起两根手指,“第一,他们的体系虽然庞大,但反应迟钝。

一部作品从投稿到连载,平均要等八个月。

新人出头难如登天。

而我可以做到七十二小时内反馈,一周内签约,一个月内上线试读章节。

速度就是我的武器。”

“第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