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份量(2/3)
赤松问。
“华夏市场。”
王曜微笑,“他们看不见,也不在乎。
但在我们那儿,一部优质漫画哪怕只有十万粉丝,也能创造上亿人民币的价值。
我要把东瀛被埋没的好故事,打包送去华夏,用那边的消费力反哺创作。
然后再拿回来冲击本土市场??
这就是降维打击。”
赤松久久不语,最终缓缓点头:“如果真能做到……那你不是在捡漏,你是在重建规则。”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小木哥突然冲了过来,脸色苍白,手里紧紧攥着那个白皮箱。
“出事了!”
他喘着气,“图纸上的地方……刚刚发生了爆炸!
警方封锁了整条街,说是有人炸毁了一家地下漫画印刷厂,现场发现了三具尸体!”
王曜心头一震:“哪个位置?”
“新宿区西口巷27号……就是图纸标注的核心点位。”
小木哥声音发抖,“赤松先生给我的那份平面图,竟然真的对应现实中的某个据点!
而且……而且我还发现,文件夹夹层里藏着一张微型SD卡,里面全是加密资料!”
赤松的脸色终于变了。
“你们别激动。”
他压低声音,“那地方确实存在,是一个非法复制和传播H漫的黑窝点,专门盗印J-Comi独家版权的‘绝版漫画’进行贩卖。
我们早就想端掉它,但警方一直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行动。”
“所以你让我……动手?”
小木哥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我没有让你杀人。”
赤松冷静地说,“我只是希望你能协助我们收集内部情报。
那张SD卡里应该有他们的客户名单、资金流向、甚至后台服务器地址。
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至于爆炸……我毫不知情。”
“但现在警方已经把这件事和J-Comi联系起来了!”
小木哥急道,“因为死者的衣服上搜出了我们平台的VIP会员卡!
媒体已经开始报道‘数字漫画平台涉黑案’!”
林芝玲倒吸一口冷气:“这分明是栽赃!”
王曜却眯起了眼睛:“不,这不是栽赃……这是警告。”
“谁的警告?”
赤松问。
“幕后真正控制这些黑产的人。”
王曜缓缓道,“他们知道我们要动他们的蛋糕,所以先下手为强,制造混乱,同时把脏水泼到J-Comi头上。
这一招很高明??
既清除了叛徒,又打击了竞争对手,还试探了我的态度。”
“那你打算怎么办?”
赤松紧盯着他。
王曜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既然他们想玩火……那我们就陪他们烧到底。”
他转头看向小木哥:“立刻联系香江的技术团队,带上破译设备飞来东京。
那张SD卡必须尽快解密。
另外,查一下最近三个月内,所有购买过J-Comi VIP卡的大额交易记录,尤其是境外IP登录的账户。”
“你要反向追踪?”
赤松若有所思。
“不止。”
王曜眼神渐冷,“我要顺藤摸瓜,找到这个地下网络的源头。
然后??
把它变成我们的资产。”
“你疯了吗?
那是犯罪组织!”
林芝玲惊呼。
“所以我才需要一个懂法律、懂流程、又能灵活变通的本地伙伴。”
王曜看着赤松,“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把J-Comi从一个边缘平台,变成东瀛漫画界的搅局者?
不是靠擦边球,而是靠真正的力量。”
赤松盯着他许久,终于伸出手:“成交。
但我有个条件??
行动必须在我可控范围内,任何违法行为我都不会参与。”
“当然。”
王曜握住他的手,“我们是商人,不是暴徒。
我们要用资本和规则,去碾碎那些躲在阴影里的老鼠。”
当晚,王曜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地点选在酒店顶层套房,窗帘拉得严丝合缝,桌上摆着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和一瓶未开封的威士忌。
“目前局势如下。”
王曜站在投影前,屏幕上显示着新宿爆炸案的新闻截图,“我们面临三重危机:一是公众形象受损,J-Comi被贴上‘涉黑’标签;二是融资受阻,原本洽谈的几家风投已明确表示观望;三是内部人心浮动,赤松团队中有两名高管提出辞职。”
“但我们也有三个优势。”
他切换画面,出现一组数据图表,“第一,SD卡初步破解结果显示,该黑厂过去一年通过盗版获利超过四百万美元,其中35%的资金流向海外账户,开户行在开曼群岛。
这意味着背后有跨国资本支持。”
“第二,死者之一的身份确认为前集英社编辑长助理,因挪用版权费被辞退。
说明传统出版社与地下产业链存在隐秘关联。”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王曜停顿了一下,“我们在死者随身物品中找到了一本手写账本,记录了近半年来向二十多家便利店、书店、网吧供货的明细。
这些地方,全都是东瀛漫画零售的关键节点。”
“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绕过出版社,直接建立自己的发行网?”
林芝玲眼睛亮了起来。
“没错。”
王曜点头,“东瀛漫画90%的销量依赖线下渠道,而这些渠道长期被三大社垄断。
如果我们能用这份账本,逐一接触这些终端店主,承诺更高的分成比例和更快的结算周期,就能撕开一道口子。”
“但这等于公然抢生意。”
小木哥皱眉,“他们会报复的。”
“所以我们不能以J-Comi的名义去做。”
王曜嘴角扬起,“我们要成立一家全新的代理公司,表面上是独立运营的分销商,实际上归我们控制。
名字就叫‘樱流通’。”
“听起来像黑帮。”
林芝玲嘀咕。
“那就让它看起来更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