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二章(3/4)
安静了几秒,戚?
问:“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江进扫了她一眼:“你是不是担心我只顾着查周老师失踪的线索,破坏现场?”
戚?
没吭声。
江进抬起没受伤那只手:“我保证不会。”
戚?
看过来:“如果我不让你跟,你接下来会怎么做?”
江进煞有其事地举例:“那我只能去看守所提审李蕙娜。
我觉得她还有保留。
你总不能把自己劈成两半,一半去现场,一半看着我吧。”
“就是说如果我不让你跟,你就搞破坏。”
“你可以告发我,我也不在乎多一条纪律处分。”
戚?
再次别开脸,看着天吸了口气,隔了几秒才说:“上车吧,你导航。”
江进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顺利。
直到坐上副驾驶座,扣好安全带,江进又问:“你怎么这么容易妥协,弄得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哦,是不是有问题想不通,想利用我的分析能力?”
两人认识十年,对方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大半意思,有什么心思根本藏不住,戚?
也懒得藏。
“你要是愿意出力,就多贡献一点。
将来我会为你多说几句好话。
纪律违规,也可以解释成破案心切、悬崖勒马,想早日回归一线。”
江进乐出声:“我要是回来了,你就不怕上头让你让贤呐?
你不是很在意升职嘛。”
戚?
斜了他一眼:“我这报告还没递上去呢,先别着急?
瑟。”
“得,那就说正题,先把你的‘怀疑’跟我讲讲。”
刘宗强家距离市局不算远,这会儿又不是高峰期,开车过去最多十五分钟。
戚?
一边注视着路况一边描述尸检报告存在的可能性和争议,遂又补充道:“哽死的死亡机制是因为异物部分或者完全堵塞气管,导致窒息死亡。
这需要将所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考虑进去,特别是现场环境。
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死者自身的身体因素,是否已经排除疾病致死,确定哽死就是直接死因?
目前没有发现刘宗强身上有抵抗伤,也没有捂压口鼻的痕迹,可以排除机械性窒息的可能。
刘宗强也不是死于心肌梗死,没有精神病史,家里也没有找到催眠类药物,但……”
“但他喝过酒。
不,是酗酒。”
江进接着说。
“毒检的最终结果还没出。”
戚?
说,“目前来看,李蕙娜下毒的可能性不高,就算验出来什么,大概率也会和那瓶香槟底部的白毛有关。”
“听你这意思,像是‘意外’。”
说话间,两人来到李蕙娜和刘宗强住的小区。
一路上没遇到几个人,居民见到两人身着警服,没有靠近,只是一直盯着这边。
戚?
和江进全程没有交谈,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直到走进刘宗强家,将门掩上。
江进扫过刘宗强最后躺过的那块地方,说:“如果是哽死,检方可能会认为,当李蕙娜捆绑运输刘宗强的时候,刘宗强还活着。
因为捆绑将身体挤压在箱子里,导致呼吸不畅、姿势倾斜。
外面雨很大,刘宗强可能挣扎过,呼救过,但施展不开。
那些微弱的动静和呼声因为受到雨声、风声和路面不平的影响,没有被李蕙娜察觉。
或者李蕙娜察觉了,但没理会。
而刘宗强呼救时,声门会打开,就这样将异物和牙齿吸入气管……你是这么想的吧?”
江进话落,对上戚?
的视线。
江进的所有描述,都曾精准地出现在她脑海中。
江进又道:“不是我说,你是不是有点太操心了?
后面的‘故事’和可能性分析,那是检方和律师的辩论环节,最终看的是法庭的倾向和对李蕙娜主观故意的认知,这不是法医和警察该管的。”
“怎么不是?”
戚?
走到窗边,背靠窗户,声音很轻,“无论是刑警还是法医,都应当将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考虑进去。
当然,不考虑也不算失职,我完全可以交一份报告就翻篇,最后说一句‘看到这样的判决结果我很遗憾’。
但这样对死者和嫌疑人都不公平。”
“哦,我还以为你在怀疑李蕙娜。”
“保持基本的怀疑是侦查本能,不是个人针对。
怀疑归怀疑,事实是事实,我看到了事实,想到了其他可能性,这并不妨碍我对嫌疑人的怀疑。
李蕙娜的确存在主观故意,但刘宗强的死因排他认定也的确不够严谨。
他可能是在李蕙娜捆绑装箱以后才死的,但也可能是在李蕙娜捆绑装箱之前就死了。”
如果是装箱后才死,李蕙娜的故意杀人行为判定会更严重。
但如果是装箱前就死了,李蕙娜没有施救,同样存在主观故意。
但酒是刘宗强自己要喝的,他也要负部分责任。
对李蕙娜的判刑力度就相对较轻。
“那就要看刘宗强的死亡时间了。”
江进说。
“法医科去过证人许?
的别墅采集了冰柜样本,加上案发当晚的室内温度、湿度,尸僵程度和经过几个小时的冷冻,死亡时间只能锁定一个大概范围,是在晚上的九点到十二点,不能精准到分钟。”
“就是说李蕙娜不算撒谎,她说发现刘宗强的尸体是八、九点钟。
她是十一点以后离开的小区。
但也有一种可能,刘宗强是逼近十二点才死,那时候他已经被装箱了。”
说到这里,江进呼了一口气,靠着墙,看向已经经过两轮采证的双人床:“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证人许?
……”
他很少这样反常,戚?
不由得看过去:“这个人有问题?”
“不是有问题,只能说很聪明。”
江进措辞道,进而笑了,“之前在一个案子里和她有过接触,很有手段。”
“你很欣赏她。”
“但我这种欣赏不好说是正面还是反面。
我保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