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3、第十二章(2/4)

但是酒精中毒死亡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最快也要六到八个小时。

而堵塞气管导致窒息死亡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甚至可能是瞬间发生的。

而且死者的尸检也符合因气管堵塞窒息死亡的特征。”

张法医的角度不无道理,虽然都是死亡,但是什么导致了死亡,酒精中毒会导致呼吸抑制,而异物堵塞会导致窒息。

就现在来看,异物堵塞气管导致死亡的可能性更高。

可戚?

既然来了,就说明她心里已经想得很清楚,不会轻易妥协。

刘宗强的死因的确比较“少见”

,但这并不是多么离奇的死法,而是出现了一系列巧合,似乎已经叠满buff,所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想要他的命,每一个巧合都可以作为死因。

戚?

吸了口气,平光平直,态度坚定:“我们都接触过醉酒的人因为呕吐物进入气管而导致死亡的案例。

经过尸检发现死者酒精中毒的现象并不严重,甚至是血液里的酒精含量还处于偏低水平。

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就是哽死。

但刘宗强的尸检已经出现明显且明确的酒精中毒导致的多器官衰竭现象。

所以我希望等所有报告都出来,包括长毛的酒精化验,再根据这些鉴定结果做一次讨论。”

事实上戚?

心里很清楚,那长毛的酒精里面没有发现霉点,只有白毛,就既往经验来判断,检验出毒物的可能性不高,很有可能结论只是酵母。

戚?

喝了口咖啡,整理了一下思路,又道:“至于你刚才说哽死的时间相对较短,酒精中毒导致死亡的过程比较长。

可我记得有过类似的案件,那位死者气管堵塞是发生在中午,经过医院抢救无效宣告死亡已经是下午。

中间间隔几个小时。

所以有可能是你说的,刘宗强还没有死于酒精中毒,就先死于异物堵塞气管,但也有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用,加速死亡。

总之我认为,刘宗强的死因不能排他。”

“可以再讨论。

你的说法我也基本同意。”

张法医不由得笑了笑,也不知道是说不过还是接受这里面的争议,“我记得那天尸检,咱们对过一次眼神。

其实那时候你也对那颗牙齿的去向有怀疑,这份初步结果按理说你不应该感到意外。”

“是不意外。”

戚?

也露出极浅的一抹笑,“但老师说过,我们面对尸体一定要严谨,态度一定要摆正,因为这是死者最后的话。

我们需要倾听,还要仔细寻找,决不能错过任何一个‘字’。

因为我们捕捉到的任何细节,都可能会直接影响另一个人的宣判。”

“你这么坚持是因为李蕙娜。”

张法医若有所思,“还是因为林秀的判决?”

“这是两件事,我分得清。

林秀案的判决我个人不认可,但我无能为力。

李蕙娜的案子现在还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想尽可能还原整个真相,而不是以可能性的高低来进行死因定论。”

…… 从法医实验室出来,戚?

一直在低头回消息。

上一条是许知砚发来的:“戚队,张法医怎么说?”

戚?

措辞道:“下次提审问题要更仔细,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多注意李蕙娜的字眼。

今天的报告不要透露给嫌疑人和律师,这还不是最终结果。”

这边,许知砚琢磨着戚?

的话,将手机递给夏正看,问:“戚队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有保留……”

“也许戚队发现了咱们都没想到的点。”

夏正说。

随即两人一同看向组内的老刑警。

老刑警看了说:“如果定了是哽死,会对李蕙娜更不利。”

“为什么?”

就在组内讨论的时候,戚?

却脚下一转,直奔停车场。

“去哪儿?

我也去。”

没想到刚走到车边,就冒出一个“背后灵”



戚?

站住脚,没有立刻回身,而是看着车窗玻璃上映出来的笑脸。

“你阴魂不散的要干嘛?”

“怎么说话呢,你就这个态度啊。”

江进斜倚在车门上,不让她开门,“让我问三个问题,都猜对了,你就让我当司机。”

戚?

觉得好笑,索性将放在门把上的手收回,呈双手环胸的姿势:“你的手能开车了?”

前几天还打着石膏。

江进活动了一下,状似为难:“那我可以给你当导航。”

戚?

没接茬儿。

江进趁机说:“那我问了啊,你是不是去刘宗强家?”

“不是。”

“你撒谎。”

“……”

“?

,你怎么能骗老同学呢?

还让我看出来了。

这太伤害同学情谊了,以后还怎么共事?

第二个问题,刘宗强死因有可疑?”

“……”

“呵,我就知道。”

“江进。”

戚?

终于忍无可忍,“我知道你想查你老师周岩的案子。

可就算刘宗强是最后一个见到周岩的人,他也不可能将线索放在自己家里。

而且那是五年前的事。”

“为什么不可能?”

江进直起身,笑意收了几分,“你去刘宗强家,不就是因为死因可疑,有多种可能的存在,所以要去现场‘还原’吗?

怎么到了我这里就成了‘不可能’。”

戚?

没理江进,说到口才,她是不如他。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