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俯首铸剑,种棵通天神树!(1/2)
“政哥,坐。”
两人对坐于亭内。
章邯亲自带人将饭食送来。
经赵高检验,这才置于食案。
目前工坊内的人很多,公孙劫也是管饭的,每日就由妇人采购烹煮。
饭菜是荤素搭配,蒸咸鱼、水煮干菜、葵菜鸡蛋羹。
和宫廷美食肯定没法比,可对普通百姓已是相当难得。
公孙劫是穿越者,却没有系统这种逆天的金手指。
他无法跳出现有的生产力,去做什么美梦。
像现在这待遇,已是他尽力斡旋争取来的。
工坊无法容纳所有人,而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很多妇人干的就是杂活,可代替性强。
那没进来的妇人就会不满,她们会觉得不公,与秦法就背道而驰。
“这些饭食挺好。”
“看来工坊支出不少。”
“倒也还行。”
公孙劫面露微笑,“因为是在蓝田当地采购,而且是定量与行商买,所以成本压得极低也很稳定。
主要还是要想牛耕地,就得让牛吃饱。
牲畜如此,何况人乎?”
“也是。”
这事就是张苍负责的。
就是一钱他都争得很厉害。
最后行商就没赚什么…… “章邯,你也坐着吃。”
“这……这……”
“不碍事。”
秦王政淡定摆手。
他本身就不拘小节。
当初对章邯就颇为器重。
“多谢大王,多谢丞相!”
章邯就坐在公孙劫旁边。
捧着陶碗,吃的很是小心。
“寡人看工坊好像还在扩建?”
秦王政眺望远处河畔,依旧有工匠正在搭建水车,规格甚至是超过了水碓的。
“禀上,这是丞相此前制定的水力工业规划。”
章邯放下陶碗,正色道:“不仅是水碓,水磨,还有水排。
目前冶炼铜铁,鼓风吹火主要是用橐龠(tuo、yue)。
而水排若成,则能免去人力鼓风。
如此用力少见功多,而百姓便之。”
“你是说,丞相一年前就定下了?”
“是……”
章邯附和点头。
这也是他最为吃惊的地方。
公孙劫是将很多事全部提前考虑好,包括灭赵后如何安置邯郸豪贵。
凭借水力磨坊,推行宿麦以抗粮灾。
迁邯郸卓氏,利用水排鼓风炼铁。
哪怕中途出什么意外,秦国工匠也能用到。
“劫真是富有远见……”
秦王政不由感慨。
公孙劫只是浅笑。
“政哥可还记得,当初你离开邯郸时,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
你问我,以后希望做什么事。”
“你说,你希望种棵树。
这棵树能胜过扶桑,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
根系遍布诸夏,枝干遮天蔽日,叶若城邑。
只要百姓睁开眼,就能看到这棵神树。”
秦王政微笑开口,一字不差。
当时他就只有九岁,而公孙劫只有五岁。
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记性好,更是因为这些都是公孙劫所说。
彼时他并不能明白,甚至觉得公孙劫有些天真。
可渐渐的,他就明白了。
“现在,我就在种树。”
“这棵树以农为土壤,以工强国。
从仓颉造字起,诸夏有了文字。
文字演变,不断成长。
有刻在甲骨上的古文,又有鼎钟铭文。
还有竹简,衍生出竹杆兔毫笔。
砚台、墨汁相应而生,这是平行发展出的。”
“这棵树,就是天工树。
这棵树可以生长百年,千年,万年!
只要百姓睁开眼,就能看到这棵通天神树。
而农事是天工树的根基,而天工树也同样会反哺农事。
天工树越茂盛,百姓生活就越好。
能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
公孙劫侃侃而谈。
将理念都阐述清楚。
这就是所谓的科技树。
只是换个名字而已。
“天工树?”
章邯双眸炯炯有神。
随着公孙劫讲述,眼前好似有棵树苗突兀的拔地而起。
自下至上,瞬间直冲霄汉。
枝干快速朝四面八方蔓延,并且结出一颗颗硕果。
树下则是无数黔首,勤恳锄地务农。
粟禾高如柳树,下面则有稚童正在嬉戏。
微风摇曳,还能看到一粒粒如黄金般的粟米掉在地上。
“天……工……树……”
秦王政望着公孙劫,喃喃开口。
他自认为很了解公孙劫,可现在才发现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