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2章 舆论的力量,水力磨坊(1/2)

“善!”

秦王政满意颔首。

字迹苍劲有力,墨迹清晰。

语句流畅,言简意赅。

这篇诏书并不长。

识字的人也都看的懂。

主要将秦国塑造的相当委屈。

你们燕国挑衅秦国,大王念在两国邦交忍了下来,还以九宾大礼招待燕使。

结果他们是给脸不要脸,竟然行刺大王?

就算燕国地处北方又如何?

就算相隔三千里又如何?

不蒸馒头争口气!

必须要干燕国!

这就是挑动情绪。

类似的手段在后世很常见。

真相其实不重要。

关键还是情绪!

就像荆轲刺秦,实质就是陷阱。

秦王政早早就已知晓,就是刻意为之,当时他的礼服内可都有皮甲。

可百姓们不知道啊…… 他们就知道荆轲刺杀大王!

能让秦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这篇诏书就还差王玺,而后就能下发。

以驿官的速度,一个月内就能传遍各地。”

公孙劫捧着黄纸。

王玺可不能随便刻。

这可是要夷三族的!

先前秦国下发诏书没这么复杂,秦王亲自下令,由御史起草。

经秦王过目许可后,再由玺官亲自盖印。

而且诏书只会下发至郡,再由郡下发至县、乡、亭…… 公孙劫的想法是由咸阳王畿印刷,分发至各郡。

就有点类似是红头文件,免得下面的人胡乱解读掺杂私货。

“不碍事。”

秦王政淡然一笑,“印发好后,将诏书交给玺官就可。

不过,这些雕版后续得要焚毁。”

“明白。”

公孙劫点了点头。

“那你准备印多少份?”

“先来三千份吧。”

“三千?”

秦王政都吃了惊。

正常诏书哪需要这么多。

哪怕下发至乡,也没必要。

“我认为可在很多地方都张贴诏书,类似是在城门前,关市口,甚至可下发至亭。

就是要让所有人知晓,秦国发生了什么,大王为何要灭燕。

也不必担心花钱,反正雕版印刷的越多越划算。”

“哈哈,好!”

秦王政笑着点头。

这就是舆论的威力。

足以让整个秦国愤怒!

在章邯的讲解下,他又视察了印刷坊。

除了刻模板的工匠,里面干活的也都是妇人。

主要是检阅印刷效果,将错印少印的残次品剔除。

若是没有油墨,也就得喊人来帮忙。

而后他们就继续向前。

“政哥,这印刷坊后续也可推行出去。

秦灭六国后,必然是要统一文字和制度。

通过印刷,可以降低学习的成本。

再加上更为廉价的纸,能更容易宣扬秦法秦制。”

“你有心了。”

秦王政不由驻足。

望着公孙劫,心里是无比欢喜。

他自幼就很孤独,也习惯了这种感觉。

很多事也都藏在心里,不会与任何人说。

他曾经和昌平君的关系就很不错,是真心将其视作自己的兄长。

可随着秦国不断推进,两人终究是渐行渐远。

而公孙劫是无条件站在他这边,支持他统一天下不说,还提前考虑到后续的治理问题。

在他看来,公孙劫有着很多能力。

可最厉害的本事就是极具大局观,而且做事很有远见。

就好似是能未卜先知,能让秦国处处抢占先机。

就比如说荆轲刺杀他。

若非公孙劫提醒,他真没想到。

“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公孙劫笑了笑,指向前方的茅屋道:“政哥,前面就是磨坊了。

现在馒头和包子在蓝田相当受欢迎,导致麦价都涨了些。”

“寡人听说咸阳关市也有。”

“嗯。”

“看来麦价还要涨。”

秦王政不由一笑。

也难怪粟米的价钱反而下跌。

“看来得让治粟内史囤些麦。”

“这倒也行。”

公孙劫是若有所思,“以后甚至能将麦面充为军粮。

做成馒头,其实很管饱的。

就我的饭量来说,一顿最多吃四个。

馒头从中间分开,刷些酱再加点沮菜就能裹腹。

不过,就是麻烦了些。”

面食的做法有很多。

像志愿军战士吃的炒面。

但口感是真不太行…… 吃馒头倒还能接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