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婚礼进行时(1/2)
刘先生得意地哈哈大笑:“王大人,这桃花源可是我们一手督造的,将来退休了,老夫准备跟老洪做邻居,没事了下下棋,喝喝茶。
春天观花,秋日摘果,人生美事。”
王雷苦笑一声:“哎哟,还没开工呢,您几位就想着分好处了。
行吧,您二位是长辈,建广平村也全赖二位。
白先生是兄弟,都是自己人,本官就成人之美了,够意思吧?”
几人都满意了,有这些能人指划,广平村的工程进行的很顺利。
腊月十九,广平村的工程暂停,准备过年了。
小白先生把自己攒的钱拿出来,让王雷帮忙给他置办聘礼。
王雷跟他是朋友,实则把他当兄长看待,给他贴补了不少钱帛,把聘礼办得风风光光的。
不过,王雷还是郑重地跟小白先生交待:“白兄,咱们在一起七八年了,同窗读书,同院练武,心里把你当嫡亲的兄长,有些事要给你点到。
你别看良玉姐姐是一个人,又没太高的文化,心里别看不起她。
她有娘家的,王家就是她的娘家,她侍候姑姑一场,姑姑不会不管她的。
我姑姑的手段,神鬼莫测,你要是对不起良玉姐姐,就怕姑姑不会放过你,我们王家也不会袖手旁观。”
白先生想了一下,也没想明白王雷嘴里说的姑姑是哪一位。
他一个外地人,并不清楚梁王妃的事,也不知道王雷是说堂姑还是表姑。
但是,自从跟实韧来青州之后,他算是看出来了,王雷这小子运气好,背后有能人指导,还有个厉害的老丈人撑腰。
这辈子,难得遇到贵人,跟着走,前程无忧。
所以,他很听王雷的话,他这样说必有深意,想不明白就往心里去呗。
他向王雷下了保证:“实韧,为兄的父母过世了,哥哥嫂子又是自私无能之辈,只有二叔二婶相依。
良玉成为哥的妻子,就是哥在世上最亲近的人。
哥不敢保证一辈子如何,至少此刻哥是真心的。
哥听你的,会用最大的自制力约束自己,尽量对良玉好。”
万事俱备之后,小白先生到当地最出名的龙兴寺上香,问姻缘,求到个上上签。
庙里的住持大师看在王刺史兄弟的面子上,给择了个好日子,二月十六,大吉,适合嫁娶。
天气乍暖还寒,但是婚礼现场很热闹,喜宴选择在潜秀山那边的广平农庄办理。
新房就是广平村的一处三进宅子,村子只建了一小部分,小白先生的宅子是加班先盖的,大家都怕耽误小白先生娶媳妇。
三十岁老光棍,能娶亲是大喜事,必须全力支持。
新房布置好以后,大家都去参观新房。
一进院子是待客大厅,大厅左侧有厨房,右侧有一回廊连通三个院子。
二进院子有几个宅子,一间做了书房,余下几间暂当客房。
三进院子正中有一双层小楼,是主人的住处,有暖阁、起居室、卧室。
全套的家具,有镶螺钿的大衣柜,香樟木箱子,花梨木案几,酸枝木长条几,紫檀木屏风。
白先生的书画都好,画了一幅桃花源的大图,写一副对联,装裱好了配上檀木框,挂到大客厅的墙上。
书房墙上挂了一幅他亲自测量好,重新绘制的青州全境舆图。
卧室里的墙壁上,挂了一幅拈花仕女图,图上的女子穿着淡粉色的窄袖对襟中长衫,细肩带抹胸红裙,化了淡淡的妆,只唇上一抹桃红。
身后是一望无际的桃林,面带浅笑,手里拈了一枝桃花。
细看,女子面容有几分像良玉,这算是夫妻情趣吧。
结婚之前,王善一想了一下,广平村的宅子不小,良玉在青州城的宅子也得有人看管,把良玉放到青州是为了帮王雷管理潜秀山,家务活儿一堆可怎么办?
以良玉的性子,肯定是咬着牙苦干,累坏了可不行。
再加上小白先生现在算是官身了,出门也要有人跟随,不可能所有事亲力亲为,应该买几个下人。
远在安南的白骥先生自从初秋知道消息,就跟老侯爷请了假,准备北上去参加侄儿的婚礼。
老侯爷听说小白要成亲,娶得还是外孙女身边的良玉,也是万分高兴,大方的给小白先生准备了三千贯钱的贺礼。
白先生是初冬时节出发,领了一个小型车队,先到南粤广州,跟着李氏商队一起去都城。
一路还算顺利,年前到了都城,拜会了王侍郎。
白先生算是王家两个儿子的老师,儿子的进步这位先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家长,王家夫妇热情的款待白先生一行。
白先生因为操心侄儿的亲事,不顾王侍郎夫妇的挽留,非要年前就去青州。
王侍郎让人给白先生准备了许多过年的吃用,也给小白先生准备了两千贯的贺礼。
上潜楼找了江湖上一支护镖的团队,把白先生连人带车队送到青州。
腊月十三,白先生终于到了青州,同样受到王氏兄弟的热情接待。
在城里逛了几日,觉得这地方不错,物阜民丰,人杰地灵。
到了潜秀山,见了正忙着给庄丁们安排过年的侄子。
一年多没见,人黑了,瘦了,不过更结实了,人也有光彩,看来过得充实。
白先生几人到新房一参观,装修得真是不错。
白先生让人把自己给侄子准备的东西都搬到宅子里,一一安置好。
原来,安南一带产上好红木,白先生让人做一张安南花梨木的书案,一个茶几,几只红桧木的箱子,几只酸枝木的柜子。
这些箱子和柜子也没空着,装了稻草和木屑,里面是几个大贝壳,全是打磨了外皮,刷了一层清漆的。
最大的那个柜子里,有一具上好的红色珠宝珊瑚,大约一尺来高,枝丫横斜,颜色红艳,配上个红木底座,近乎宝贝了。
小白先生郑重对叔父道谢,白先生乐呵呵地道:“起来吧,意思到了就行。
你叔母身体不大好,经不起长途奔波,叔父来独自主持你的亲事。
叔夫跟你叔母一辈子无儿无女的,以后全靠你养老呢。
你不成亲,我们心里着急,如今得偿所愿,还会在乎一点东西吗?
你叔母还给你们夫妻各做了一件衣裳,不管合不合身,都是她的一份心意。”
庄园的管事、庄丁,昌乐那边的老兵,每人拿了二百文钱做贺礼。
因为人数多,也是一笔不少的钱呢。
洪大人、刘先生、李先生这伙人,也都给新人准备了礼金和礼物。
青州不比营州苦寒,立了春,马上感觉气温回升。
小白先生要成亲时春耕刚开头,那些老兵们也到潜秀山这边帮忙,人多就热闹。
王雷王霆张罗着,要热闹一番。
杀猪宰羊,鸡鸭鱼肉俱备,在广平山庄正院摆了酒席,招待男女双方的宾客。
良玉这边没什么送客,只好让王氏兄弟充当弟弟,王善一化了个妆,以良玉姑姑的身份做了女方的长辈,坐在上三桌喝了一顿喜酒。
广平农庄大门前有一片操场,此时搭上几个帐篷,盘了几个大灶。
灶上的大锅里,全烹调着美味佳肴。
一口大锅放了二十层笼屉,蒸素蒸饼,纯麦粉的,开笼之时,一股香味弥漫开来。
一口大锅里卤着烧鸡,白条鸡先抹上糖色水,略一风干,用豆油炸了,再加了卤料包焖煮,骨酥肉烂,咸香满口。
一口大锅里卤着猪头、猪脚、猪下水,全收拾得干净,用冷水过水去血沫,放了少许酒、糖色水、酱油、卤料,小火慢炖。
一个大烤炉中,挂着八宝烤鸭。
还有一大锅蒸笼,里面全是蒸碗,有小酥肉、五花肉片、肉丸子、油炸豆腐条、肉酱土豆泥、八宝糯米饭、蜜汁林檎、白糖山药、山楂甜糕。
还有一口大锅,是猪肉白菘炖粉条。
甭管是周边村子的乡亲,还是南来北往的过客,凡是来看热闹道喜的,都管饭,盛上一大碗大烩菜,拿上两个蒸饼,随便吃,吃饱了算数。
青州的官媒看在王刺史的面子上,派了司仪来主持婚仪。
新娘子进了新房坐床,念了却扇诗,看着漂亮的新娘子,小白先生十分高兴。
还没跟新娘子说几句话呢,就有人来把新郎拉走,到农庄的酒席上陪客。
到了门口,新郎还吩咐新买的一对小侍女,把主母照顾好。
小白先生到了前面,给那些年长的人一一敬酒,那些人也说些贺喜的话。
本来气氛挺好的,偏就有那没眼色的人,非要说几句没用的话,以显示自己能耐。
就有一位四十多岁,穿着夸张的乡绅,对新郎道:“白先生啊,听说你娶的娘子年龄挺大了,出身不显,娘家没什么人了,可惜了你这么个大才呀。
这样的新妇估计也没什么学问,不懂的道理你要常教给她,女子要柔顺,要遵守三从四德,以夫为天。”
小白先生皱眉,不耐烦地应他:“蒋老先生,本官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