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章 索要嫁妆(1/2)

王氏打翻曾秀云,心里出了口气。

取出一颗夜明珠,微弱的光线指引下,打开那些曾秀云设计的立式大衣柜,无论是私房钱还是金银珠宝,衣物床品,把里面的好东西搜刮一空。

梁王等着暗卫来回禀,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坐久了就有些困,朦胧睡着了。

忽然脖子上微微一痛,好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人就晕倒了。

什么东西,空间三楼小实验室里的麻醉针呗。

王教授搞农业的,偶尔也客串兽医,给小动物医治时怕它们痛地咬人,备有不少麻醉针。

王氏先打这狗男人几个耳光,拿木棍狠狠地敲在梁王腿上手上,想把他手脚都打断。

这时候,有人发现后院关王妃的小院里着火,有人去救火,却进不了门,有人急忙喊叫着来报王爷。

王氏听见动静,时间来不及,自己又没武功,也不想让人看见,连累她娘家和外祖家。

匆忙间狠狠打了几棍出气,也不知打的什么结果,赶紧隐入空间,让青青带空间跑了。

这晚的梁王府里也邪门了,王妃住的小院无端着火。

好容易砸墙进去救火,火借风势,泼了水也浇不灭,把三间屋子烧得彻底,人都成灰了。

其实,王氏怕救火太及时,死遁的事露馅儿,让创业者机器人从空间搬了更多的稻草,还从实验室取了一点助燃剂。

别说仆婢们用铜盆泼的那点水,就是几百人马带水车来了,也够呛能短时间扑灭。

大管家叫王爷久不开门,只好让护卫们撞开书房的门,进去一看,惊得目瞪口呆。

王爷昏迷不醒,面色苍白,手脚都有伤,这是进了刺客吗?

大管家大脑一片空白,不知王爷是死是活,王爷出了事,下人们还有好吗。

赶紧请大夫,最好拿王爷的牌子,去宫里请御医。

也有人去兰漪院找曾姑娘,自从王妃因疯病被禁后院,府里一直都是曾姑娘当家。

可是曾姑娘的屋子也是大门紧闭,无人应声,等撞开门,曾姑娘还在熟睡叫不醒,屋里好像招了贼,柜子、妆台都大开着,里面的好东西不翼而飞了。

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大怒,责令刑部与大理寺调查,抓捕嫌犯后准备交三司会审。

宫里最好的御医都到了梁王府,给梁王与曾姑娘医治。

梁王的情况比太医预想中好一点,凶犯力气不足,不是粉碎性骨折,还有得救。

祖传骨科的姜太医帮梁王接了骨,用特殊木管固定,打上绷带。

开了最好的骨伤药,有内服的,有外用的。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且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等骨头慢慢长好。

这期间,最好躺床静养,接好的骨头不能动,万一长歪了,可就落下终身残疾。

曾侍妾的情况就有些不大好,叫不醒,太医就用了金针刺穴。

曾侍妾醒过来后,两眼翻白,表情呆滞,不会说话,有些魂不附体。

众太医面面相觑,不知这是什么病,只好下了个结论,可能受了惊吓,有些离魂之症,没有特效的法子,吃些健脑补肾的药试试看吧。

关雎宫里,郑淑妃哭天抹泪的,一个劲儿让皇帝一定要找到仇人,给儿子报仇。

皇帝也很头痛,不管怎么样,梁王还有救,这就好嘛。

曾侍妾出身低微,现在不过得了离魂症,也不大紧。

王尚书的嫡长女,堂堂梁王正妃,被关在后花园的破院里,还给烧死了。

骨头渣子都没找到,据说烧成了灰,看着像人形,一碰灰飞烟灭了,这个怎么处理?

皇帝想着,王尚书老滑头一个,给些好处说不定就算了。

王妃的外祖家,长孙明爷四个可不好说话。

过几天,长孙宇跟大皇子回京述职,外甥女下场这么惨,肯定要闹腾。

梁王宠妾灭妻,把王妃关到后院的事,皇帝也略知道点,说了儿子几回,梁王嘴上说得好听,私下里还是我行我素。

现在出事了吧,净给老子找麻烦。

皇帝把郑淑妃扒拉开,训斥道:“你还好意思哭,都是让你给惯的,景明才这么不懂事。

王氏哪里不好了,出身大家,长相优雅,温和守礼,我亲自给他赐婚,他就是看不上。

把人家关到后院里,跟个侍妾乱搞,现在出事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跟王家和长孙家交待了。”

淑妃道:“皇上,您是君,王家和长孙家是臣,您还用给他们交待吗?

那王氏老实木讷,王尚书自己都瞧不上,怎么怪我儿不待见她。”

王尚书不喜欢王善一有三个原因,一来是因为重男轻女,二来是因为对强势的老丈人和大舅哥有意见,恨屋及乌。

三来,王尚书愚孝,老夫人不喜欢长孙氏,顺带不喜她的子女,他也就不待见嫡出的孩子。

可是再不喜欢,也是他亲生的,并不希望她就这么死了。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给外人看也好,给家人看也罢,王尚书都要在皇帝面前哭上一哭。

皇帝被王尚书哭得头更痛了,只能安抚:“王爱卿,别哭了,善一是我亲自赐给梁王为正妃,对她是极看重的。

刚过门三年多,就匆匆去了,朕心里一样难过。

可恨那些贼人,袭击了梁王府,打伤了我儿,害死了好儿媳,还偷了不少财物。

朕早让刑部与大理寺去查探,京兆衙门也一起行动,想来一定能破案。

到时,朕灭了贼人三族,给王尚书出气。”

王尚书闻言哭得更厉害,人都死了,谁要您给老臣出气?

老臣损失大了,养了姑娘二十多年,出嫁陪送了一大堆嫁妆,本想靠上个亲王女婿,借点势,现在啥都没了。

哭着哭着,把心里话哼唧出来了一大半。

皇帝都气笑了:“好了,还以为你心疼姑娘,原来是嫌亏呀。

这样吧,看在无端丧生的儿媳妇脸上,朕给你一些补偿。

你的长子王善先,从南粤古州调回都城,进礼部当侍郎。

你的次子王善长,在国子监学习了好几年,给个恩典,当正五品的国子司业吧。

你的幼子王善识,听闻颇有才识,也进国子监,当从六品的国子助教。

不过,从此之后,再不要提梁王妃的事情了。”

王尚书急忙跪下谢恩:“老臣多谢陛下深恩,以后肝脑涂地,效忠陛下。”

朝上众臣有人羡慕,王尚书的长子是个人才,在南粤官声也好,进都城没什么可说的。

其他儿子都是庶出,正头夫人不管,养得糊涂,陛下一句话,就进国子监当官了。

也有人鄙视,这不是吃人血馒头吗,拿女儿的命换儿子的前途,这是什么人啊?

王善一出了空间,看着眼前的破屋子,除了面积大,比原来住的地方也强不到哪儿去。

她问青青:“青青,这是哪里?

怎么不找个好点的地方落脚?”

青青翻了一下白眼:“别挑三拣四的,有个地方就不错了。

这是皇宫西南角的庆云宫,原来住过的庆嫔犯了大事,被封宫数年,她死后没人再住进来,这里废弃很久了,算是个冷宫。”

王氏安抚地摸了一下青青的头:“还是青青聪明,青青想得周到,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任谁也想不到。”

青青有些黯然:“青青一点也不聪明,不然扶摇怎么不要青青了,不知道去哪里了,我的孩子们都没见过父亲。”

说着还哭了,顺着王氏的腿爬到她怀里,盘成一团,像个孩子似的。

王氏抱着这个精灵,只能叹气,同病相怜呢。

空间里,良玉站在树荫下,小麻雀停在良玉的肩膀上,一人一鸟好奇地看创业者们在实验田里干农活。

英英飞来飞去的逗弄地上的四条小青蛇,这就是青青的四个孩子呀!

王氏想了一下,在冷宫里其实很安全,还能监视一下皇帝和淑妃的行动。

王氏有空间,衣食住行非常好办,不用担心日常生活。

想到豆豆,就从空间里把小麻雀放出来,让它告诉豆豆,不要再去梁王府了,就在尚书府好好等着。

以后,她安排好了,会去接它一起走。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青青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它把芥子空间的来历告诉王氏。

王氏才知道,芥子空间是青青的祖先在修仙的时代,为了保护山林自愿牺牲时,天道奖励给青蛇一族的。

渐渐的,三界有了明显的区分,各界之间壁垒分明,天道不再允许互相越界。

后世的青蛇都是普通的动物,修炼成精都费劲,更不要说成仙了。

不成仙,寿命就有限,它是一条幸运的小青蛇,天道选中它继承芥子空间,游走人类时空,不死不灭。

它太寂寞,就随机挑选有缘人为伴,挑选有缘人都是青青一时兴起,或是一道善念,或是一次委曲。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