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祸水东引(1/2)
太后一听就乐了:“哀家就知道,王侍郎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来就是有事相求,还都是棘手的事。
今年哀家心情不错,说来听听。”
王侍郎道:“皇后娘娘召臣内人与小女觐见,说想让小女先入宫做女官,等成年后入二皇子的后院。
微臣家里有三个孩子,家里内人不会教导,长子与次子去安南找太外祖学本事了,没在都城里。
身边只有一个小女儿,到明年大年初三满十岁,让臣夫妇惯得一团孩子气,实在没什么能力做女官。
臣与内人商量过了,真不能应承。
可是臣一家惹不起皇后娘娘,这才求到太后这里。”
太后听了心里有点闹腾,皇后这是什么意思?
哼,不就是想把王侍郎拉到二皇子阵营里去嘛。
二孙子虽是嫡子,可那身子骨实在不争气,风略大一点,就要卧床三两日。
后院里有正妃十多年了,还有两个侧妃,四个庶妃,侍妾一堆,也没有一儿半女出生,显见得育后不良。
这样的皇子,怎么可能做储君?
难道想让东陈绝后吗?
再说了,王侍郎也算是个有能力的人,虽然与王院长脱离关系了,与外祖长孙家却走得近呢。
长孙家是开国功臣,家里的男子也很有能力,算是一股势力。
他唯一的女孩,给皇子当侧妃都嫌亏,给一个身体不好的皇子当侍妾,他怎么会甘心?
婚姻之事,不可强求,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结亲,不是两个家族结仇。
太后叹气,王侍郎家的姑娘不到十岁,到成年至少还有五六年呢,五六年的变化谁也说不清楚。
皇后怕事情起变化,就提前把人家姑娘拘在身边看管,平常多加训教,让她认命,全身心扑在二皇子身上。
可人家不愿意,难道牛不喝水强摁头吗?
太后故意道:“王大人,你胆子不小啊。
怎么,令嫒进宫当女官不好吗?
哀家觉得那是皇后抬举你家姑娘,有品级的女官,有俸禄,有职位,还能在帝后面前说上话。
有的人家,女孩想进宫当女官,还进不来呢。
哀家的二孙子可是堂堂嫡出的皇子,还委屈了你家的姑娘不成?
要是哀家不肯去说情,你当如何?”
王侍郎听太后这样说,也无可奈何,为了女儿,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他重新跪下,哀求太后:“太后娘娘,话不是这样说。
那些想进宫当女官的女子,大都是成年女子,有家境不好而有特长的,有从小被家族精心培养的。
能文能武者有之,八雅精通者有之,饱读诗书者有之,自然能胜任。
雪儿不到十岁,小女子一个,没有什么人生阅历,学识也不深,有什么能力进宫当女官呢?
宫里规矩森严,犯了错处就要按规矩处罚,微臣不忍心姑娘进宫,从此见不着父母,每天胆战心惊,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太后微微一笑:“王侍郎这样说,也有几分道理。
哀家十岁时,还在家里当小霸王,成天跟着姐妹们淘气呢。
不愿意进宫当女官,在父母身边多呆几年也好。
不过,进二皇子后院的事,王侍郎怎么看?”
王侍郎把腰挺直:“微臣从小在外祖父与三个舅舅身边长大,受长孙家祖训影响。
男子当学文学武,报效国家。
女子也要自力自强,婚姻自主,绝不做妾。”
太后把脸一沉:“周礼之后,男尊女卑,男人三妻四妾都是正常,何况是皇子呢。
别人做得,你家姑娘就金贵做不得?”
王侍郎道:“正是如此,微臣想着,太后也是女子,知道女子不易,才求到您跟前。
女子也是人生父母养的,怎么能让别人随意捏扁搓圆的折腾?
臣的姑娘,臣最知道她的禀性,是个外柔内刚的,要是逼急了,臣怕她走上绝路。
结亲本是结通家之好,要是出了人命,微臣就不知道该如何了。”
太后冷笑:“王善先,哀家知道你一向胆子大,这是威胁皇家来了?”
王侍郎道:“微臣还是那句老话,臣在朝是臣子,在家也是父亲。
陛下给臣恩典,让臣腆居高位,臣拿国家俸禄,为国为君,冲锋陷阵,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可是臣女不足十岁,今后的人生还长,她没有什么过错,如今要是因为某人某事一些利益就此凋零,臣枉为人父,这官做得还有什么意思呢?”
太后叹口气:“哀家也是做母亲的,谁要是敢动哀家的孩子,哀家也是敢拼命的。
二皇子不是良配,莫说当侍妾,就是当正妃,恐怕王侍郎也是不愿意的。
你有一句话说得对,牛不喝水强摁头,那肯定是不行的。”
王侍郎道:“能嫁给皇子,肯定是臣家高攀。
要是年龄相当,两情相悦,臣也乐意至极。
可是,二皇子比臣的女儿大了快二十岁,妻妾成群,两人怎么可能两情相悦?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太后娘家有孙女辈,皇后自己娘家也有侄女,非要两家结亲,自然有别的法子,臣还有两个儿子呢,要是有合适的女子,倒是可以给他们赐个婚。”
太后气笑了:“你想得美,便不论国戚身份,哀家娘家可是护国公府,皇后娘家也是洛川王,家里的女孩怎么会嫁给白衣呢?
你那两个儿子,不知道德才如何,什么功名也没有呢。”
王侍郎道:“太后说得是啊,臣就是一个比方,不敢高攀。”
太后安抚道:“不过,凡事也难说得紧。
王侍郎回去好好培养一下两个公子,说不得他们以后的成就在你之上呢。
到时候,莫说王公家的贵女,就是公主也尚得。”
王侍郎连忙点头称遵命,看太后的脸色稍微好一点,又提醒:“太后,臣肯请的事,您是应了?”
太后看王侍郎一眼,心想,事情是你王家与皇后的事,让哀家出面拒绝,哀家不能一个人当坏人,招皇后怨恨。
这件事最好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让皇后怨恨王侍郎才对。
两人起了嫌隙,就不会沆瀣一气,皇后树敌越多,太后越是放心,对四皇子的前途更有利。
想到这里,太后吩咐:“小马,你辛苦一趟,去请皇帝过来。
张娥,你去一趟坤宁宫,请皇后过来,就说哀家有事要说。”
不一会儿,帝后来到寿康宫,在宫门口遇见,两人对望一眼。
皇后微微拱身叉手给皇帝行了家礼,皇帝微笑点头:“皇后不要客气,随朕一同进去吧。”
帝后进了寿康宫大殿,看到王侍郎跪在殿前,两人微微皱眉。
皇帝想着,王善先一向能干,做事很谨慎,有什么事不跟朕奏报,到太后面前为了什么?
皇后心里有鬼,更是心虚,好你个王侍郎,本宫想重用你的女孩,让你表个态,莫非你还不愿意?
就是不愿意,也是跟本宫哀求,到太后这里告状几个意思?
帝后先给太后行了家礼,太后笑笑,马太监和张女官马上虚扶帝后在左边的首案后落座。
皇帝问:“母后,不知道今日召儿臣来寿康宫,有什么要事商量?”
太后道:“哀家倒是没什么事,这不是礼部的王侍郎有事求到哀家这里。
事关皇后,哀家也不敢管呢。
还是让当事人见了面说清楚吧。”
皇帝皱眉,看向皇后。
皇后道:“哦,王侍郎的夫人到臣妾陪嫁的铺子里买东西,受了委屈,臣妾想着把曲夫人母女宣进宫里,安抚一下。
臣妾一见到王侍郎的爱女,就喜欢得很,想让她进宫当个女官。
曲夫人心疼姑娘,不敢答应,臣妾是真心喜欢,就让王侍郎想好了给个答复。”
皇帝松口气,原来是这事,王侍郎小题大做了,有什么必要告到太后面前。
想到这里,威严地看了一眼王侍郎:“王爱卿,这是好事啊。
皇后统管后宫的六宫二十四司,当上大女官,品级不低啊,别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你还推托什么?”
王侍郎给皇帝磕头行礼:“回陛下,臣只有一个女儿,今年才九岁,这样的年龄不适合进宫,所以臣才推辞。”
皇帝一听,就觉得不对劲,又看皇后:“皇后,当女官是有条件的,要年满十八岁,进宫三年以上,完全熟悉宫规的良家女子,经内侍省考核合格,才能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