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王家的态度(1/2)
皇后想得没错,长孙家自来阳盛阴衰,上一辈就有一个长孙氏,这一辈更是没有女孩,唯一的外孙女王氏也折在六皇子府了。
到更下一辈中,只有一个重外孙女王雪,肯定是长孙老大人的心头肉。
长孙家大有能耐,有很多后手,要是能拉到自家的阵营中,可是对二皇子当储君大大有利的。
皇后想过,大皇子鲁莽且母亲出身低微,皇帝没有让他当储君的意思。
三皇子有残疾,不可能上位。
相比之下,四皇子李景晨是个有希望的,他很会长,长得与先皇十分像,脑子聪明,学业与骑射俱佳,还特别会经营,自己创立了几处产业,都是日进斗金的。
可惜他娘赵德妃是个混的,在自己的逼迫下,给她娶了林氏。
林氏出身中等门户,虽没有大权势,家里颇有资财。
父亲是正六品的国子监司业林弛,母亲是淮西大富商的独女,两个哥哥不算出挑,帮母亲经营商铺。
林氏身体不大好,脾气也不大好,又小气又自私,把四皇子后院弄得乌烟瘴气的。
婚后五六年也只林氏生了一个瘦弱的女儿,其他妾室没有生出一个孩子。
因为育后不良,目前也没有当上太子的兆头。
不过,这人一直是皇后母子的心病。
六皇子李景明也是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外表俊秀,口蜜腹剑,很会哄上位者高兴,也会把下位者榨出油水。
母亲郑淑妃还很得宠,外祖家也是五望七姓人家,族人故旧遍布朝堂。
娶了原礼部尚书王家的姑娘,也是不会生育,六皇子不喜欢皇子妃,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要是有几个聪明健康的嫡子,说不得,皇帝真会倾向于他当太子了。
皇后想着,也是老天开眼啊,六皇子妃遭六皇子厌,锁到后园子的破院里自生自灭。
这六皇子妃王氏命运不济,在一场大火中丧命。
王氏的父亲不敢吱声,可王氏的外祖不甘心,弄得六皇子很没有面子,这是结大仇了。
宫中多年,皇后从来不相信意外,王氏之死不一定是意外,同样的,六皇子与侍妾曾秀云被打伤,也不会是意外。
这些事之间的关联,皇后虽不知道,直觉上必有内情。
她以为应该是王家或长孙家的手笔。
全天下女人最羡慕的地方,叫做坤宁宫,里面住着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曲氏到了皇宫就开始忐忑不安,到了坤宁宫外,更是两股颤抖,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王雪比她娘镇静,心中虽有不安,竭力不表现出来,就随着母亲行动,并不出声。
陈女官看了曲氏一眼,心中有点鄙视,不过,收人钱财与人消灾的道理还懂一些。
陈女官开口安抚:“曲夫人不必惊慌,皇后娘娘出身大家,晓畅礼仪,对人宽容大度。
说起来,皇甫家与您家大人的外祖长孙家还是同乡,又同是开国功臣,两家颇有交情。”
说罢点点头,让母女两人在外稍候,她进去通报一声。
曲氏听了这话,心情才平复一点。
想来想去,最近也没干什么违反法纪的事,光西市烧饼店那点冲突,皇后也不至于怪罪吧?
皇后听说王侍郎的妻女到了,也没拿架子,就让人领进去。
曲氏见了皇后,只看了一眼,见皇后满头珠翠,穿着豪华宫装,连五官也没看清楚,就又把头低下,母女二人向上行了大礼。
皇后微笑开口:“罢了,给王侍郎的夫人赐座。”
王雪刚要随母亲入座,皇后问:“这位小娘子就是王侍郎的千金吧?
长得真是俊俏。
今年多大了?
读过书没有?
平常喜欢些什么?”
王雪微惊,马上反应过来,又施了一礼,恭敬地回:“回娘娘,臣女叫王雪,父亲正是礼部侍郎。
臣女是二月初三的生日,到明年二月初三就满十岁。
之前父亲在南粤任职时出生的,没有正式上过学,父亲的一个幕僚教两位兄长识字和术算时,跟着旁听过几年。
父亲说臣女是小娘子,怕身娇体弱,亲自教了些功法,主要是强身健体。
平常喜欢临摹些图画,最近喜欢上首饰设计。”
王雪在青衣君祠那几个月里,良玉受王善一指示,把空间里王博士的时尚杂志拿给她看了解闷。
女人就没有不爱美的,王雪从这些彩色图册中受到启发,喜欢上饰品设计。
美的定义很广,建筑之美,自然之美,文学艺术美,多得一时说不齐全。
不过,女人们爱美,更现实一点,容貌身材美,因此更注重饰品、妆品、服装、这些更能辅助体现个人魅力。
王博士有才更有钱,当然喜欢这些。
所以,芥子空间里面有许多时尚杂志,服装鞋帽、新款首饰、奢侈包包、化妆造型,美容美发,应有尽有。
衣柜里满是那个时代的时装,保险柜里装满了购置的珠宝首饰。
加上王博士善于养珍珠,还有人造金刚石实验室,自己也学习首饰设计,尤其是珍珠饰品,很有造诣,画了许多画稿。
有个饰品工作室,工具齐全。
皇后听了王雪的回话,先微微皱眉,又勉强露出笑脸。
沉思一会儿才开口:“是个聪明的小娘子,挺有想法。
本宫想让你入宫做女官,跟着几个老嬷嬷学些眉眼高低,过几年长大了,给楚王做个知心人好不好?”
王雪一听,脸色煞白,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
曲氏一听皇后的话,马上不镇定了,扑过来跪在王雪身边:“皇后娘娘,这可不行啊!
臣妇家就这一个姑娘,舍不得她进宫受累,也绝不给人做妾。”
皇后听了脸色沉下来:“大胆曲氏,你藐视皇家。
本宫是一国之后,用不得你们家的女孩?
吾儿是嫡出皇子,莫说是做妾,就是做他院里的一条狗,也是高贵的。”
曲氏这会子也不知道害怕了,跪在地上,面色苍白,硬邦邦地杵着,不肯应答。
本朝宫女和女官的来源多是内侍省从民间征召来的;也有地方官从普通百姓家买来进献朝廷;也有家里犯了事,女眷被罚入宫为奴的;也有家里想巴结帝后,自愿把自己家的女子送到宫里的。
别看皇后说得好听,到她身边当女官有前途,谁不知道宫里规矩森严,特别累人。
到了宫里,不但要谨言慎行,连吃饭睡觉都有严格的要求,听说连平躺着睡觉都不行,说会冲撞了殿神。
每日天不亮起床,一天不闲着,有的运气不好,摊上值寝,一夜不敢合眼。
就盯着主子,一夜翻几次身,咳嗽几声,然后记录在案,这是正常人过得日子吗?
还说什么雪儿长大些,给楚王当个知心人。
二皇子那身体,风略大些就能吹翻了,她一个内宅妇人都听说过。
再来,二皇子早已娶了正妃,后院里人多,听说有两个侧妃,两个庶妃,还有五六位侍妾。
自家女儿后来的,算个什么东西?
自家男人好歹也是礼部侍郎,在朝中能挂上号的人物,唯一的女孩给皇子当正妃也没问题,凭什么当个没啥名分的妾室啊?
皇后忍着气,开口了:“曲夫人放心,王雪到本宫身边,就让她入尚宫局,做司簿主管,有品级的大女官。
以后入二皇子府,只要生下男孩,本宫做主,让她当侧妃。
要是我儿有造化,她也是跟着借光的。”
曲氏实在忍无可忍了,把头抬起来:“谢谢皇后娘娘恩典,二皇子殿下是皇后娘娘的嫡子,自然金贵无比,臣妇的女儿万万匹配不上,臣妇不敢答应。
臣妇自己从小丧母,缺少教养。
家里的女孩也没什么才华,小小年纪,不懂人情世故,不配入宫服侍。
臣妇斗胆,请娘娘收回旨意。”
皇后有些下不来台,这曲氏也太不识抬举。
陈女官在一旁也着急,没办法,只能出来圆场:“启奏娘娘,曲夫人所言是实,她自幼丧母,母亲就是河东袁氏二房的四娘子。
这王侍郎夫妇都快四十岁了,就只有一个女孩,从小娇生惯养的,年龄还小。
宫里规矩森严,进宫当女官,肯定心里没底儿,惶恐不安。
不如让她们回府,跟王侍郎商量一下,再做答复。”
皇后愣一下,跟曲氏这种没见识的愣头青说话真是气人,好在陈女官有眼水,给了台阶就下吧。
皇后想抓住王雪,主要是为了给儿子争取王侍郎的扶持,跟曲氏争辩确实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