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4章 联姻人选(1/2)

八皇子皱眉:“舅父不知道,母后可能是到年龄了,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常常心烦气躁,喜怒无常。

她如今脾气十分古怪,见了谁都没个好脸色,对父皇不恭敬,对后妃不客气,对儿子也是不以为然。

想训就训,想骂就骂,上次还让人打了茂儿,一点面子也不给儿子留。”

王右相沉下脸:“你既然知道皇后早过了七七之年,气血亏损,心情不好,为什么还要气她?

她生殿下的时候年龄就偏大了,身体有所耗损,没有年轻产妇恢复得好。

这些年更是殚精竭虑为殿下筹谋,衰老是加速度的。”

八皇子被王右相数落了,心情很不爽,面红耳赤。

最后嚷道:“舅父大人,茂儿从小就被母后管得密不透风,吃喝拉撒睡全不自由,每天都很压抑。

到入学后,更是没有一点人身自由,一举一动都在母后的监视之下。

她得罪父皇,父皇才说出子贵母死的话来,她又不肯为儿子去死,生生耽误了茂儿的前程。”

王右相一听这话,心中拔凉拔凉,眼前的八皇子可是妹妹亲生的。

这是个什么东西啊,为了自己的前程,巴不得亲娘赶紧去死。

愣了半天才道:“江梓王殿下,别人谁都可以挑皇后的毛病,唯独你不行。

如果元娘没有谋得皇后之位,哪有你这个嫡出皇子?

她管你甚严,也是为了你的安全和未来。

你只会烦她厌她,可曾想过,她生你养你,给你创业资金,你给过她什么?”

八皇子愣了半天,他的头上出了一层细汗,他开始反思。

是啊,母后再不好,生他养他,给了他嫡出皇子的地位。

在他流露出想创立自己的产业时,还给了大笔的创业资金,和大批商业上的人脉。

可自己,有什么可以给母后的。

王右相道:“江梓王殿下,臣看妹妹的面子上才与殿下有亲,您连亲娘都不认了,臣这个舅父实在不敢与您亲近。

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臣也没什么可说的,您请回吧。”

八皇子脸色由红转白,父皇看不上他,母后不肯见他,如今连舅父也要赶他离开,他真的就那么不受待见?

难道真的是自己有问题?

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王右相府,骑了马恍惚地回宫。

身后的护卫都静默着,面无表情。

袁夫人从幕布后面走出来,站在丈夫身边,一直摇头叹息。

心中为皇后这个小姑子难过,女人这一辈子就是围着三种人转,一是父母,二是丈夫,三是儿女。

元娘实在不幸,父母不慈,丈夫不仁,儿子不孝。

王右相道:“看着李茂也不傻啊,妹妹又扑得那么紧,怎么长歪了?

难道是皇后管得太严了,茂儿心理承受不了,适得其反了?”

袁夫人正色道:“不孝就是不孝,哪有那么多借口,妾看皇后这个母亲做得很好了。

皇家不是普通百姓之家,所有皇子都在政治漩涡中浮沉,随时可能覆灭。

李茂作为嫡子,更是众矢之的。

皇后但凡有一点疏忽,八皇子就会灰飞烟灭,何以立足?”

王右相皱眉:“也不是,妹妹从小被父母慢待,心性很偏激,压根不知道怎么当好母亲角色。

进宫当皇后,与她的性格并不相宜。

她自己不觉得,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失误和毛病,早让皇帝厌弃,儿子反感了。”

袁夫人皱眉:“大人,您怎么这么说?

妹妹有本事,不缺财帛,生活富足,当这个皇后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娘家不被欺负。”

王右相道:“她从梁王后院脱身后,自恃有异能,有青蛇帮扶,慢慢也看不清自己的斤两了。

她狠心无情,不肯原谅父母,连个死后追封都不给办。

她的自高自大,自作聪明,也让儿子觉得窒息。”

皇后从一只信鸽的脚上取下一个小竹管,摇头叹息,喃喃自语:“这个混小子,还想娶温柔和气的王妃,到时候处处听他摆布,家里肯定是一团乱。

依本宫看呢,得找个刚直爽快的,或许才优势互补呢。”

旁边的慧真姑姑笑出声来,皇后斜睨她一眼,没好气道:“笑什么,本宫说得不对吗?

茂儿年龄不大,没什么阅历,有些任性不懂事。

漂亮温柔的女子固然好,未必适合他。”

慧真赶紧告罪:“娘娘恕罪,奴婢失仪了。

娘娘说得对,您是八殿下的亲娘,对他比较了解,为他思量都是慈母之心。”

皇后叹气:“也说不上慈母之心,宫中不比民间,一切都是为了平衡利益。

他可是嫡出皇子,后院可不能乱,现阶段需要一个聪慧能干、外柔内刚的女子,家世略差点也无所谓,年龄大几岁也使得。”

慧真道:“娘娘成天夸赞林家的姑娘好,不知道有没有年龄合适的?”

皇后摆手:“林家暂时不必考虑了,前吴王妃林氏留下大公主,嫁给了王雷,林氏女又嫁给了王霆。

汝南王氏与林氏已然是亲上加亲的联姻关系,政见很一致,不需要再娶林氏女为皇子妃,林家也会希望八皇子起来。”

皇后停顿一下,笑了:“凡事该成的,不紧不慢也成。

要是茂儿将来有大造化,后宫肯定要进人的。

林氏女如果有年龄合适的,给个妃位没有问题。”

坤宁宫里的几个人都对皇后忠心,即使不忠,空口白牙的闲话传出去了没有人承认。

皇后知道儿子想娶妻,很是认可,这跟她的想法一致。

原先考虑过的几个女子,现在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各方面都合适的,也得看本人和家族的意愿,娶妻是结亲不是结仇。

皇后琢磨着,宗室人家暂时不考虑。

一来英英总叨叨,血缘太近的人不宜成亲,后代之中容易出现基因缺陷。

再说了,宗室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很多家长四面撒网,两头摇摆。

大多数人不想出力,专等坐享渔翁之利呢。

世家贵族也暂时不考虑,皇帝现在态度不明,要做两手准备。

人家本来有王侯将相的身份了,世家的财富积累,未必愿意与皇家联姻。

真要有那份心思,双方都怕皇帝忌讳,也怕那帮人所谋太大,皇后一族给不起。

以军功立身的人家,暂时可以不考虑了。

长孙氏一族的军权已经不小了,舅父和表哥们目前利益一致,肯定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

长孙一族女孩少,这几代人中只长孙洁和肖金香有一个女孩,如今年龄尚小,别的皇子想打长孙氏的主意也没有人选。

皇后思量着在三省六部九监中找亲家,想来想去,自己都乐了。

实在是势力已经足够强了,儿子有这么好的资源,要是当不上太子,真是窝囊到家了。

大舅父是辅国大将军,三舅父是中书左丞,大哥是尚书右仆射,大侄是门下左侍郎,在朝廷的势力已经很强了。

吏部的魏尚书是大哥的同窗好友,礼部的淳于尚书也是大哥的旧日同僚,多年交往,早就被视作一派了。

户部尚书孙连智跟皇后一族有渊源,明面上不大往来,实际上利益相通。

兵部的左尚书和尉迟侍郎都是外表刚直,内里通透的,他们一直立意做纯臣,拉拢或威逼都没有用。

不过,有长孙一族、安西袁阔夫妇,安北慕容夫妇支持,也不用非要发展军方势力。

只要不造反,兵部也不太会跟皇后母子作对。

刑部侍郎张显臣是个硬骨头,其妻新城县主也是个好事的,两口子有齐王的支持,硬生生把刑部蒋尚书给架空了。

不过,张显臣这样的人,只认律法和证据,只要没有把柄落到他手里,暂时相安无事。

皇后想来想去,还真有个人合适。

门第合适了,还要看有没有恰当的人选,赶紧让人打探一番,然后再谋划。

皇后心中所想的人选跟工部有关系,就是工部侍郎洛思诚,他有一个嫡女,名叫洛坤闱,年龄比八皇子大两岁。

自前朝建立大兴城起,工部尚书一直是宇文氏一族传承。

因为宇文一族世代传承建筑技术,特别是在前朝文帝时期,宇文一族出了宇文恺这样的大匠,设计建造了大兴城那样的世界级大都城。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