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驴唇竟然对上马嘴(1/2)
四妃中,崔贤妃家世最好,五望七姓人家,可惜呀,崔家太狂妄,把皇家人得罪了。
当年父皇指婚给自己时,崔家不愿意,说什么,崔氏百年氏族,不与血统有异的家庭通婚。
这番话一出,宗族老人都生气,父皇生了大气,下了重旨,非要崔氏女入宫,不入就死。
幸亏崔氏势利,她不想死,想嫁皇子,说服了父母,这事勉强成了。
前吴王妃林氏不贤,吴王后院妻妾都受影响。
林氏过世后,崔氏才生孩子,那时年龄偏大,生的孩子体弱多病,很不成器。
她自己也因此元气大伤,人又老又丑,给个贤妃的名头就很好了,当皇后有损国家形象。
忽然想起在青衣君祠见到的王元娘,那风华绝代,从容自信的神态,要是当皇后,肯定最合适。
随后又摇头笑笑,胡思乱想啊,一个和离的妇人,出身普通,年龄也不小了,能不能生都说不好。
这样的女子,怎么可能当中宫皇后呢?
过完年三月开选,这次选了十四位入宫,年轻是年轻,长相嘛,有艳有俗还有丑。
原来帝王也不是能随心所欲选人,要考虑各世家重臣的面子,要搞好平衡。
你想让臣子们为国拼命,不得顺人家意思,选人家姑娘进宫,还得给个合适的名分。
比如尉迟家的老姑娘,身高七尺,壮如男子,一身好武艺,因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家,就报名要入宫。
尉迟老将军找皇帝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又指天顿地表忠心,皇帝只能捏着鼻子收入后宫了,还得给个九嫔之中充华的名分,让住进安仁殿。
最漂亮的是户部尚书柴家的三孙女柴秀,年方二九,面容娇嫩,盘靓条顺,直接封了婕妤。
住了昭庆殿。
皇帝爱美,一天跑两趟去看,把其他人嫉妒够呛。
四月初,王相收到洛阳女儿女婿的喜讯,王雪生了龙凤胎,大人孩子都安好。
袁夫人让人送去许多东西,当大嫂的广平公主和二嫂林氏还亲自去了一趟,以示亲厚重视。
远在青州的何氏夫妇托人送去贺礼,与王雪交好的小姑王善惜来不了,又要生三胎了。
进了五月,王相正准备安排过端午事宜呢。
忽然有人来报,马太监病重,想见见王相。
王善先这些年与马太监处得很好,要是王家有个什么事,马太监跑前跑后,跟亲哥哥似的。
他一听马哥身体不好,赶紧去瞧。
一看马太监就吃了一惊,不过两个月未见,人就瘦脱了形。
屋里站着一个人,身高七尺,身形适中,穿着低调。
细一打量,竟然是新帝身边的大总管马忠。
马太监道:“王兄弟,老哥这次是够呛了。
叫你来有事交待,望你能成全成全。”
王相点头:“马哥多心了,有病咱就好好治,不至于说这丧气话。
马哥有事就说吧,只要兄弟能做,肯定不推辞。”
马太监道:“马忠是哥哥的干儿子,是个可怜孩子,混到御前也到顶了。
除了他,还有四个干儿子,今儿没来。
马忠五兄弟年龄相仿,是哥从一刀匠那里选进来的同一批,在宫里不容易,知道抱团,都是懂事的孩子。
王老弟,都说伴君如伴虎,你们应该互帮互助。”
王相看了一眼马总管,马忠对王相叉手行礼,称呼一声。
王相也回一礼,道声马总管。
两人相对点头,马太监面露微笑,彼此心照不宣。
马太监又道:“咱的家产就剩这些了,这宅子留给我姐姐吧,姐夫没了,她家住得拥挤,让她用来养老。
衣柜下面有个小暗室,里面还有一笔钱,给我姐五千贯养老,其他的给王一和家那孩子。
那些珠宝物件,王老弟帮着卖掉,换成钱先拿着,看马哥这些干儿子或姐家孩子有困难了,拿去接济一下。
要是不够,老弟家大业大,能帮扶就帮扶一下。”
王相点点头:“放心,马哥,都依你。
只是你那些东西先不卖,兄弟给你存着,合适机会给你家人做纪念。
他们有困难了只管来找兄弟,兄弟现在不差钱。”
马太监叹口气:“王老弟是个仁义之人,哥哥谢谢你。
王一和的大儿子是老哥认的儿子,他是有根的孩子,又很懂事,准备让他给咱摔盆打幡。”
王相知道都城的寒月堂是神医谷名下开的,请来女婿的两位师兄,给马太监看诊。
两个人诊完脉,安慰病人几句,只说再养养,过了这次大劫,以后或许能长寿呢。
大师兄本草用眼光示意王相,得避着病人,咱们到外边来说。
王相装做送二人出门,一出二门,两位大夫直摇头,大师兄本草道:“王大人,病人真藏脉见,日子到了。
胃气已绝十多日了,如今真气衰竭,没了根本,还是准备后事吧。”
王相听了心情不好,又看向另外的医者,盼望他能说出别的意思。
二师兄金匮道:“马总管早年日子过得不好,发育的时候营养不足,外面强健,内里却是弱的。
净身也损耗人的元气,在宫里的日子多忧多思,能活到五十九,也还可以了。
在下看马大人神态安详,没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这就行了。”
王相送走两位大夫,觉得心中沉重,脸上还要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安慰马太监几句,说大夫交待,补一补就好了。
又拿了几只好人参与灵芝,让厨娘给熬鸡汤,看能不能喝一点。
过了几日,马太监忽然精神了,喝了一碗鸡汤面,让人给他拿了一块枣糕吃。
宫里的几个干儿子得到消息,商量了一下,都想法子找了借口出宫来看望,顺便也把王相请来。
几个人故作轻松的说些家长里短的事,不提前来的目的。
马忠忽然神秘笑笑:“王相爷,有个事还是跟您透露一下,也好早做打算。
陛下对令妹元娘小姐有点意思,自从在青衣君祠看菊花无意中碰见了,念念不忘啊。
陛下亲手画了她的像,题名为《百鸟朝凤》,时常欣赏慨叹。
奴才看,后位空悬,王大小姐有意则进,无意速躲。”
王相惊得目瞪口呆,都不知道想什么了,头一直晕乎乎的。
这两个人什么时候见过面了?
皇帝眼瞎了,没认出这是前六弟妹?
咋还生出了非分之想呢。
得问问妹妹,咋回事呀?
马总管聪慧有眼色,不至于无中生有啊。
马太监心里有数,自己是回光返照了。
他也对王相道:“王老弟,依哥看,这未必是坏事。
马哥见过元娘小姐,她是谁,别人不知,马哥却认识。”
王相笑道:“瞧马哥说的,元娘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马太监笑笑:“之前梁王妃是个好心人,她新婚时进宫谢恩,刚好咱家的干儿子马良在干活,郑淑妃自己不长眼,一头撞上马良,摔了一跤。
她那人霸道惯了,要打死马良出气。
梁王妃虽然有些怕婆母,却还是给马良求情了。
事后马良跟咱家提起,咱家亲自去谢梁王妃,她随手赏给咱家一锭马蹄金。
马哥这人你也知道,最是个念旧情的,自然记在心上。”
王相听了大吃一惊,枉他自作聪明,以为瞒天过海无人知道。
没成想这么多人都认得前梁王妃,这可不是好事。
马良道:“是,奴才之前也见过元娘小姐。
王相放心,奴才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肯定不会害姑娘的。
当时郑淑妃正得宠,飞扬跋扈得很,死到她手里的人多了。
奴才能逃过一劫,都是梁王妃的大恩,心里不胜感激。”
马太监道:“马哥看元娘小姐,外貌气质与前大不相同,两眼炯炯有神,皮肤温润如玉,额头是个有神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