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有心充实后宫(1/2)
素问脸一红一白,最后塌下肩膀,她没有希望了。
她太了解那种感觉了,她也一样,把九师兄当救星。
不过,时过境迁,她与当年不同了。
她有了神医谷弟子的名头,这出身不上不下,可人们一般不愿意得罪医者,人生有六苦,谁知道自己与家人会不会需要求助医者。
她还有九师兄许诺的嫁妆,现在就让他兑现。
关键,她还有皇帝许诺的一个愿望,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素问道:“您亲口说可以给师妹准备嫁妆,九师兄说话算数不?”
张思星道:“师兄一言九鼎,自然算数的。”
素问道:“素问需要在都城有一栋三进的大宅子,全套的家具、摆设、四季衣服、出嫁首饰。
算算也要不少钱,师兄肯出吗?”
张思星松口气:“好,师兄马上给你安排,你不准备回神医谷了吗?”
素问道:“神医谷虽然好,可是太闷了,生活太单调。
素问已经三十岁了,也是该找归宿了。
师傅命师妹来救治十九公主,顺便也治了杨婕妤,皇帝赏素问三百两黄金,后来还许素问一个愿望。
只要用好了,素问这辈子就妥了。”
张思星一怔,顺口问:“十九公主和杨婕妤大好了?
师妹挺有本事啊。”
素问道:“杨婕妤大好了,她伤处大都在身上,比较好治,用了梅花针加碧玺罐,拔出毒血。
再用蝎子草汁克制毒性,用南诏白药治外伤,喝些去毒消炎的药汤,问题不大。
脸上也没大事,只有几个蜂针眼,拔了毒针,挤出脓血,很快就好。”
看张思星面色并不欢喜,忽然想到在京城听到的消息,王大小姐嫁给了神医谷的张九郎。
九师兄极爱媳妇,而这二位与王雪大小姐有仇,肯定是不愿意听到她们的好消息。
素问又道:“十九公主就完蛋了,伤多在面部、颈部、手部,时间太长了,蜂毒有腐蚀作用,伤到内里皮层了。
虽然使用同样的方法,却不能完全长平,最后成了个大麻子脸,嘟嘟癞癞的,看着恶心。”
张思星点头,反正小雪嫁给他了,太子妃和十九公主大难不死,这是天意,可以暂时不理会。
以后有机会,才作计较,说道:“师妹,师兄这边会放信鸽给永安,速度极快,一天就能传到消息。
你慢慢地回都城,到居德坊张氏药交行找掌柜的,他会给你办好一切嫁妆。”
素问郑重给九师兄行了大礼,感谢他的慷慨。
随后说了自己的决定,她有皇帝赏赐的三百两黄金,还有自己多年积攒的财物,准备先在东京逛十天,看看东京的繁华。
想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东陈国内的大都市走一走,见识一下世间烟火气。
最后去都城,接手九师兄给的嫁妆,再向皇帝要求,给她指一门婚事,男方要长得帅,有财帛、有才华。
张思星想了一下,觉得这样也蛮好的,人各有想法,为自己打算也没什么不对的。
中秋过后,青衣君祠的菊花展开始了,今年特别热闹。
元娘的庄园主要出产山楂,她又能弄到大量的白糖,买了几个人,就在庄园里弄了一个小作坊,生产山楂糕、山楂片、山楂条之类的,味道很好。
作坊还生产一种麦芽山楂丸,对小儿积食很有效,小孩子也喜欢这种味道,委托给张氏药交行批发出去。
广平公主想把姑姑的产品推销出去,就在园子里免费品尝,喜欢的就可以去门口的临时店铺购买。
新帝突发奇想,颇有兴致地领着几个孩子,亲自来看菊花展了,还要喝桃花酒,吃新果子。
广平公主听到消息,一家前来陪同,给准备了两只烤全羊,炖了几只鸡,几样新下来的蔬果,做了七八样糕点,两样甜汤。
大家乐呵呵的,赏完菊花,连吃带喝。
新帝今天高兴,竟然喝多了,觉得燥热,躲开大太监马忠,一个人到院里散风。
正是傍晚时分,光线柔和,微风轻拂,体感非常舒服。
突然看到树荫下有一个女子,身材细高,正在跟几只大海东青玩耍呢。
身边围着一大群鸟雀,品种很多,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纷纷向女人争宠,颇有百鸟朝凤的感觉。
他揉揉眼睛,并不是眼花,也不是幻觉。
那女子好似察觉有人,转头朝这边看过来。
四目相对,两人都微微一惊。
王元娘自然是认识皇帝的,以前当梁王妃的时候,也见过这位四伯哥,印象还挺深的。
皇帝自然记不清了,只觉得这女子好像有点面熟,一时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
皇帝想着,这女人看不准年龄,反正不是十八九的小女孩,但也不算老。
总体长得有七八分人才,配上她的气度和服饰,竟把人衬托到十分。
她对鸟雀们吩咐几句,它们依依不舍地围着她转了几圈,才飞走了。
那女子微微一笑,近前对他行了个曲身礼。
口称:“民女王元娘,尚书右仆射王善先之妹,见过陛下,愿陛下青春永驻,身体康健。”
皇帝笑了一下,原来是王善先的妹妹,好像听说过,据说有点本事。
大旱之年,王元娘替她哥给陇右押运过粮草和救灾物资,之前从来没见过。
皇帝客气道:“你倒是机灵,素未谋面,朕也是穿上了微服,你竟能认出朕来。
这不是朝堂,不须多礼。
今天因朕领着孩子来叨扰,青衣君祠已经封园,你怎么在这里?”
王元娘道:“回陛下,之前听家兄描述过陛下的身高容貌,又见您满身上位者之气度,自然好认。
哥哥在丰州数年,民女大多数时间借住在这边,帮哥哥管理一下园子,喂喂这边的珍禽异兽。”
皇帝点点头,这时候总管马忠领着侍卫赶了过来,嘴里着急地直呼:“陛下,您让奴才们找得好苦。
天色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宫了。”
皇帝眼角余光看王元娘,这边王元娘笑笑,又行一礼,径直告退了。
皇帝回宫之后,时常会想起那个虽不是顶尖漂亮,却风华绝代的女子。
他私下问过王善先,人家兄妹早套好话了。
王大人道:“元娘是本族的孤女,因为外貌气质与小妹神似,微臣就认她为义妹。
经宗族同意,一并过继到家父名下了。
她精通农业技术,这些年臣的小北山庄园,还有大驸马经管的潜秀山庄园能发展这么好,都是妹妹的功劳。
人不能忘本,得人恩惠,自然要对妹妹好。”
皇帝疑惑:“她既然是你的妹妹,家世尚可,看她的年龄,应该早嫁人了,不在自家相夫教子,怎么还在青衣君祠借住呢?”
王相叹口气:“年轻时所遇非人,没有孩子,和离后一直独身。
她性格要强,又很有见识,掌握的种植养植技术无人可及,微臣就让她帮着照管青衣君祠。
就是汝南王氏的几处产业有什么问题,也都是让妹妹去解决的。”
皇帝笑笑:“你家王霆已经把潜秀山今年的欠款送来了,听说今年那边的果树有一半已经开始结果了。
这以后,年年都有进项啊,做人可不能忘本。”
王相道:“陛下,您不懂这果树种植,一年期的树苗,要养护三年才开始挂果。
平常管理可费功夫了,压枝打杈,打药除虫,授粉掐花,撑枝套袋。
到秋冬时还得剪枝,再用草绳把树干缠上保暖。
第四年到第十年是盛果期,之后就开始减产,这时候就得重新嫁接。
如果还不行,就得把树砍了,重新补种。
陛下想想,世上之事,哪有一劳永逸的?”
皇帝笑笑:“少来,瞧把你吓得,净会在朕面前哭穷。
朕如今富有四海,还会觊觎女儿女婿的东西不成?”
王相还上赶着解释:“陛下,种植都要看老天爷是不是赏饭吃了,要是开花期赶上风雨、冰雹,把花打了,果子就大量减产。
要是收果期,再逢天灾人祸,也是空欢喜一场的。
收到之后,还要运输,贩卖,可麻烦了。”
两人又说些家长里短的事,皇帝道:“听说你家袁夫人刚生完,生了个啥,咋也没听到动静呢?
好歹报个喜讯,请请朕和你家亲朋好友喝顿满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