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9章 皆是匆匆过客(1/2)

松年听了皇贵妃这话,有些傻眼,他一个宦官,能有什么办法呢?

松年低下头,不敢回话,各人有各人的法子,皇贵妃娘娘怕也不是真心想让他回答。

皇贵妃把一个盒子递给他,里面是那封信和证据及证人关押的地方。

然后说到:“事到如今,本宫自然想逃。

本宫之前也收到跟宋王手中类似的信,让人搜集了一些证据,确有其事。

本宫就是留着,在皇帝过世后,再抛给太子,他心里混乱之时,就顾不上本宫了。”

松年道:“皇贵妃娘娘为什么自己不给太子,太子感念您,说不定会视您如母。”

皇贵妃笑了:“不敢想啊,太子殿下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抱怨成那个样子,去世那么多年,提都不想提,要不是皇帝追封赵氏为皇后,赵氏也就那个样子了。

本宫对太子一没生二没养,推他上位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顺着皇帝罢了。

太子又不是小孩子,心里能不知道?

放着本宫这样的人在他头上当太后,他还不恶心死了?!”

松年不吱声了,皇贵妃娘娘这样说也没有错。

皇帝登基,皇贵妃必死无疑。

她现在跟自己说这些,是在交待遗言吗?

想逃估计够呛,普天之下,皆为王土,深宫大院的实在是插翅难飞。

想到这里,松年目露同情地望向皇贵妃。

皇贵妃笑道:“松年,本宫从不白用人,自己的柜坊已经转让给韩五娘合并了,这里有张黄金本票,可去韩五娘的柜坊提取,给你的女人和孩子做家用。

只是本宫的所有事,你要守口如瓶,一问三不知,做得到吗?”

松年接过黄金本票,对皇贵妃行跪拜大礼,点头应承了。

没有几日,皇贵妃领了几个心腹的宫人,进到一处冷宫,把门窗封死,浇上火油,自焚而亡,追随皇帝去了。

其实,她多年经营,早在这冷宫下边挖了地道,通往宫外一处旧宅子里,领着几个心腹死遁逍遥去了。

松年总管心里五味杂陈,皇贵妃娘娘一向好算计,她最惜命,根本不会自焚,这怕是死遁了吧。

他感念皇贵妃恩情,并不揭破,反而处处遮掩,皇贵妃之死成了天衣无缝之局。

松年拿出皇帝早就写好的遗诏,也没有把让秦贵妃殉葬的条款往上加,就维持原状吧。

加传了先帝遗言,太子妃不堪为后,慎用,看在儿女面上,可封婕妤。

所谓墙倒众人推,江侧妃的娘家人也上窜下跳,让人把太子妃做的缺德事散布出去。

江侧妃外表虽粗糙,心里也不傻,自己有儿子,真没有一点想法吗?

先前不过因为自己娘家是中等武将出身,比不过弘农杨氏的势力。

加上自己长相不行,不得吴王殿下喜爱,所以安于现状。

现在不同了,吴王殿下当了太子,将来登基了,要大封后宫,自己本就是侧妃,又有儿子傍身,少说也是四妃之列。

江侧妃想着,要是太子妃和她的儿子倒霉,自己家儿子也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自己跟皇长女广平郡主的关系还行,至少比起太子妃和纪侧妃要强得多,广平投桃报李,对自己的儿子也比其他兄弟姐妹亲厚不少。

郡马爷王雷现在管着太子府,将来肯定是三省六部里的大员,不会如一般驸马只是从五品的虚职。

王家的势力渐强,小北山、福寿山、潜秀山慢慢地起来了,收拢了不少人。

王家跟太子妃已是死仇,明里暗里谁胜谁负很难说。

不过,出了皇庄狩猎被马蜂蜇伤这件事,太子妃处于劣势。

纪侧妃虽然风评还行,可是她与太子妃是转弯的亲戚,王家恨屋及乌也不会太喜欢她,再说她的儿子排行也更小些,自来长幼有序,暂时还轮不到他。

春节将近时,胆战心惊的王雪,有些不知所措地跪坐在张思星身旁,小手拉拉他的袖子:“星哥,我害怕,过年肯定要回家,就怕哥哥嫂子骂我。”

张思星叹口气:“咱们先去见姑姑吧,让她先跟你父母兄嫂打招呼,咱们再登门造访。

你都这么大了,又有姑姑做主,他们不能把你怎么样。”

杏林庄离青衣君祠很近, 不用骑马,也就是半个时辰的路程。

两个人穿着裘衣,连着雪帽,王雪把小脸埋到雪帽上嵌缝的白狐狸毛里,手揣到宽阔的衣袖里。

跟着张思星到了青衣君祠,在大殿上了香,听长庚说,元娘小姐这几日正住在娇香院,二人大喜,前去拜见。

外面小雪细细,屋里却暖意融融,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香味。

青衣君看大侄女头发已经勉强能扎个起个小揪揪,还戴不住首饰。

小脸粉白粉白的,嘴唇红嘟嘟的,穿着上好的水貂皮内里锦缎外皮的大氅,沿了白狐狸毛的雪帽,看来张思星把她照顾得很好。

二人脱了大衣服,跪下给姑姑行了大礼,感谢她给小雪出了恶气,惩治了可恶的太子妃和十九公主。

说起过年回家的事,青衣君笑笑:“放心吧,你夫婿前几年跟姑姑保证过对你一心一意,姑姑就赞同这婚事。

事先也跟你父亲讨论过,他说只要你愿意,他没意见。

几处姑姑都给了信,你父亲和你继母给你备了嫁妆,过完年,袁氏商栈会送到都城升道坊的一座大宅里。

那是家里给小雪准备的宅子,叫雱雰居。”

王雪这才把心放下,依偎在姑姑身边,把头枕在她肩膀上。

听姑姑在她耳边叨叨:“你大哥二哥的产业刚开始营利,得偿还太子殿下钱,估计拿不出太多的财帛给你添妆。

不过,他们表示了,昌乐山出产的宝石给你免费使用十年,怎么样,够意思吧?

姑姑也给你备了嫁妆,包管你后半辈子都不发愁。”

这个年王家人其乐融融,别家可过得不大好,各家都心事重重,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过完年,只怕新帝就会大刀阔斧地调整各处位置,换上自己得力的人手。

过完年,选了二月二十二的日子,为先帝安葬。

先帝大葬之后,三月初六,大吉,遵照皇帝遗诏,太子正式登基,为陈宣帝,改年号为承辉。

奉先皇遗诏,尊生母赵氏为懿德恭谦皇后,与先皇合葬。

慈孝皇贵妃史氏主动为先皇殉葬,追封为慈孝慧皇后,收骨灰陪葬于先帝梓宫右侧的皇后陵。

郑淑妃遵遗诏为先皇殉葬,追封为盛荣皇贵妃,陪葬于先帝梓宫内右下首。

其他后宫妃嫔依旧例处置,自愿殉葬的,提高位份,厚赏娘家。

有子女且过四十的,加上太子,出宫随着子女养老;年龄不够的,先暂住在寿康宫的偏殿等着。

被先帝宠幸过没有子女的妃嫔,全部去皇恩寺出家为先帝祈福。

无幸妃嫔看个人意愿,可以选择归家或做女官。

那位千娇百媚的异国公主,因为和亲的特殊地位,无须殉葬,也不宜出家修行,提升为永和太嫔,暂住淑景宫的配殿中。

随后陈宣帝大封后宫,因松年大总管传先帝临终遗言,封太子妃杨氏为杨婕妤,侧妃江氏为江贵妃,侧妃纪氏为纪德妃,庶妃刘氏为刘淑妃,庶妃崔氏为崔贤妃。

其他侍妾都有了封号,有子女的位置高一些,没有子女的稍微平一些。

皇后的位置却是空的,说是以后视情况再加封。

新帝目前有六个儿子,五个女儿,一个干女儿,一个女婿。

新帝有旨,长女李仙霞封为广平公主,赐胶东的青州、密州、莱州、登州四郡为食邑,驸马王雷晋门下省左侍郎。

次女李仙惠加封长平公主。

许公主出嫁时再给食邑。

三女李仙娥加封永平公主。

许公主出嫁时再给食邑。

四女李仙蓉加封荣平公主。

许公主出嫁时再给食邑。

五女李仙萍加封兴平公主。

许公主出嫁时再给食邑。

额外加恩干女儿韩志逸为安平公主,许公主出嫁时给嫁妆。

六个皇子都未成年,按排行称呼,待行过冠礼再加封王爵。

英王七十多岁老人了,发生太子妃不能封后这么大的事,心里能不恼吗?

他这一生养尊处优,天天大鱼大肉吃着,甜言蜜语听着,身体和心灵早就很脆弱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早就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症状,只不过现在的医疗条件来说,没那种说法。

这一着急,脑血管爆了,不到两个时辰人就没了。

英王府里办白事,子孙们个个埋怨太子妃。

英王妃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告到宗族里,要求把杨婕妤的父亲逐出族谱。

本来就是庶子,英王鬼迷心窍非让英王妃记得自己名下,抬高孩子身价。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