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5章 惜雪金玉二店(2/2)

大嫂也是当母亲的,你见自己女儿受了委屈要护短,人家母亲也护着自己的孩子。

当宗妇的,管一族人,若标准不一样,如何服众?”

梁夫人脸一沉:“本夫人一向严以律己,在何氏三十多年了,还没人说过不服呢。

打小姑子这件事不说,各有错处。

可是,她敢赶公婆和宗族长辈出门,是大不孝,即刻派人抓她回来,本夫人要以家法处置。”

盘夫人缓缓站起身来:“说到底,王氏是弟妹家的儿媳,公婆若不计较,这事也就过去了。

她如今身怀有孕,孕妇多思多疑,暴躁易怒,不易问罪。”

梁夫人道:“弟妹,女人谁不会生养,怀了孕就了不起了?

夫君是族长,本君是宗妇,族中所有人事,他都能过问,谁也不能例外。”

何父道:“你们身为族长,不过是族人抬举,是让你们秉公办事,带领家族走向兴盛,不是让你们以族长的名义作威作福的。

成天说着团结,说着一心,总要心口合一的才好。”

盘夫人不客气道:“大嫂,你女儿让你教的恬不知耻,见了人家的首饰漂亮,张口就要,像没见过东西一样。

见了人家侄子长得好,开口也要,像没见过男人一样。

弟妇都觉得丢人,被人赶出来就对了,还有什么可说呢?”

梁夫人气得说不出话,这话太噎人了,她满脸通红,悄悄瞪了一眼何昭慧。

自己的女儿还能不知道她的为人吗?

不过是有父母滤镜,把她的自私蛮横看成幼稚娇憨,把她的口无遮拦当做率真直爽。

如今让本家小叔子和弟妇说成这样,自家人都瞧不上了,可叫她的脸面往哪里搁呢?

何昭慧道:“阿父阿母叫女儿跟着叔叔婶子北上,本就是为了找合适的人家,然后叫叔叔出面问问口风再议。

可是十七哥只跟我们打了招呼,抬脚就去了都城,参加他大舅兄家的喜事,理也不理我们。

好容易盼到他们回来,天天装作忙,根本没有给女儿张罗。”

梁夫人气得瞪了何昭旭一眼,小十七太不像话了,自家的事也不上心,安抚了一下女儿。

何昭慧道:“女儿看王刺史长得好,又有本事,想嫁给他,可是他们说王刺史娶了广平郡主。

女儿想着也不能跟郡主争,退而求其次,看王郡守也不错。

刚开口,王氏就说她二侄儿也与渤海高氏定亲了。

又说高氏贵女比我强多了,这不是贬低自家小姑子,眼里没人了。”

听了半日的何昭旭叹口气:“请大伯父大伯母息事宁人,这件事就此作罢吧。

内人脾气不好,牙尖嘴利,后台又硬,若是把她叫来,一点亏不肯吃,恐怕能把你们气坏了。”

梁夫人冷笑:“本家小辈多了,哪个新妇敢如此胆大妄为?

还骂不得、打不得,罚不得,难道想立于家法之外吗?”

何昭旭道:“大伯母口口声声的家法,《何氏家训》侄子从小就背诵。

第一条:家族成员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不欺负他人,不背信弃义。”

梁夫人道:“第二条,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她违反了第二条,还罚不得她吗?”

何昭旭道:“第三条,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共同维护家族利益。

第四条,爱护家庭财产,不得随意破坏或浪费家族资源。”

何族长眯起眼:“小十七,你想说什么?

别在这里绕圈子,有话就说。”

何昭旭叹口气:“王氏本人长得漂亮,又有才华,确实让人喜欢。

十七娶王氏,并不全因为她长得好,有才华。

还考虑到家族的利益,何氏以后的发展。”

何族长想了想才道:“你是说,想借吴王之势?”

何昭旭点头:“十七在都城呆了一年多,对都城形势有些了解。

陛下的皇子中,四皇子吴王最有希望登顶。

现在在不烧香,还等着临时抱佛脚吗?

王氏的长兄是礼部王尚书,与吴王成了儿女亲家。

吴王殿下还做了十七和王三小姐的大媒人,可见是赞成这件婚事的。

咱们在青州和密州发展,也是借了王家之力。”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