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4章 牛鬼蛇神(1/2)

皇帝叹口气,懂了,老了,有些东西看得太清楚了更心烦。

他捏着慈孝贤妃的肩膀,帮她松肩。

幽幽道:“朕也觉得老四合适,身体状况、生母出身、才学人品,综合起来算是皇子中最好的。

只是朕有点不放心,他能对你好吗?

他能对其他兄弟好吗?”

慈孝贤妃道:“陛下年近六旬了,也该定下储君人选。

他对妾如何,妾不在乎,只要对朝廷有利就行。

喜欢都是相互的,兄弟对他尊敬爱戴,他应该不会痛下杀手。

妾的脾气陛下清楚,他敬妾一尺,妾回敬一丈,他若不喜欢妾,妾也会敬而远之,冷眼旁观。”

皇帝怜悯地看她:“清雅比朕小十多岁呢,朕就怕不能陪你到最后。

要不,你过继一个孩子到身边吧。”

慈孝贤妃道:“算了吧,妾不想养白眼狼,如今对广平好,就权当养孙女了。

妾的母亲去年夏天过世了,妾的父亲不配为父,妾的子女全都烟消云散,妾的亲戚都是市侩之流,只愿锦上添花,从不雪中送炭。

事到如今,并没有什么可想望的。”

皇帝满眼爱怜,清雅也是个可怜人,明明出身高贵,除了母亲,竟没有人真心对她。

而如今,最牵挂她的母亲也过世了,在世上成了孤零零的。

慈孝贤妃动情道:“唯有陛下,从没有因为尊卑有别而轻视妾,救妾于危难之中,更没有嫌弃妾是二嫁之身,半老徐娘,一直对妾很好。

人生的缘分可以寄于瞬间的领悟偶合,妾虽然老了,生命仍然是美好的,愿意托付给陛下。

生前珍惜在一起每一寸光阴,死后能陪葬在陛下的身边。

既无牵挂又不怕死,妾有何惧?!”

出嫁的女儿第三日一般要回门,吴王殿下是得势的亲王,有的是人巴结。

这么多年,才有第一桩儿女喜事,自然要大办的。

吴王提前五六天就跟吴王妃商量了,吴王妃心里不痛快,但是也知道这是有利可图的事,那些来赴宴的人都不白来,肯定是要送上重礼的。

吴王夫妇定下宴客名单,指定了礼桌主管,腾出了主院的一个小仓库。

吴王妃不喜欢广平,借口有儿女要照顾,操不上心,又当起了甩手掌柜的。

还是江侧妃前后忙活着,张罗起回门宴。

江侧妃外表是粗糙些,心里还算明白,她也不具体做哪一件事,反正王府有的是人手,各司其职就好。

最主要就是把住钱和东西,派自己身边的几个心腹,守紧库房。

要想支领东西,支付货款,都得拿来清单和账单,核准后交给江侧妃签名,再盖上王爷的私印,那些守库的人才会照办。

厨房总管根据客人人数,定下菜单,呈吴王批准后,就由采卖处按单购置。

各处拿来对账单到吴王府司会处核对明白,按价结算。

吴王府有主厨房管主子们的餐饮,外厨房管府里下人餐饮,吴王院里有一个茶水间,王妃院里有一个小厨房。

主家有喜事,当然要综合利用,外厨房有大灶,此时征用三天。

内外先彻底打扫一番,把几口灶整修一下,用黄泥重新糊过。

主厨房的大厨师为主厨,外厨房的厨师和厨娘们打下手,改刀、配料、打合,凉菜有专人负责,其他厨工听招呼。

王爷的小茶房专供茶水和饮子,王妃的小厨房管两个主人和府里孩子和孕妇的餐食。

其他人想吃饭,就得等灶上不忙了,随便做点羊肉汤饼,煮些鸡蛋,搭配些果子,凑合着吃。

大管家指挥一帮下人打扫宅子、扎棚子、摆案几;几个内管家也怕乱中出错,就把府里的仆婢分成几拨,各管一段;选六个上点年龄比较稳重的老仆,在礼桌那边帮忙收礼,往小仓库送。

大管家选派十个年轻伶俐的男仆到门外充当迎客,有十个年轻些的婢女专管端茶送水,选二十个男仆,二十个仆妇负责传菜。

那些公共场合就由府里挑剩下的仆婢看管,省得有人趁乱偷盗和搞破坏。

后院那些侧妃、侍妾帮不上忙,要管好好自己身边的人,守好自己的住处,别添乱。

广平郡主回门的前一天,吴王府上下忙了一天,处处都准备妥当,就准备明天上午迎接姑娘回门。

东陈婚礼都在黄昏举行,姑娘回门却是在上午,要是需要宴客,一般在中午,太阳落山之前,要让新人返回婆家的。

王尚书笑着看一对新人,一直招呼他们吃朝食。

吃朝食时,还说回完门之后,不必再回尚书府,可以去广平郡主的府邸住着,想家人了随时过来。

曲夫人折腾这十来天,也想通了,与儿子媳妇住在一起人多事多的,不自在。

反正儿子很快就回青州任上了,郡主要是肯同行最好,要是不同行,留在尚书府自己还得应对。

他们年轻人愿意单住,远香近臭的,关系肯定更好了。

王雷穿了刺史的官服,戴了官帽,腰上是一条平常的黑色革带,脚上是常见的乌靴。

这是王尚书的意思,做人要低调,这是去老丈人家,要衬托出人家姑娘的高贵来。

广平郡主盛装打扮,穿了曲夫人准备的墨绿色厚缎面暗纹大礼服,头上戴了皇帝赐的凤冠,腰上带着秦贵妃给的一条金色腰带,颈上戴了小雪送的富贵项链,手腕上带着慈孝贤妃赏赐的丰饶之镯。

两人带了准备好的礼物,王霆王雪陪着,日上三竿时到了吴王府大门口。

大门敞开,院墙上贴了回门之喜,院子里张灯结彩,很是热闹。

一对新人下了车,主迎客正是二管家,他满面笑容,高声喊了一声:“广平郡主回门了,吴王贵婿登门了。

王家公子、王家小姐陪同。”

王霆笑笑递上来一个红封,二管家接过谢赏,一挥手,就有几个迎客上来,道过喜,领了红包,引着几辆马车往腰门进去安置。

王霆上前,恭敬地双手把礼单递给礼桌,顺便也塞了一个红封到礼桌记账官的袖子里。

然后几个侍卫把十几串铜钱抽了绳,往空中一撒,嘴里喊着:“郡主和郡马爷赏大家买果子吃的。”

那些年轻的仆婢和看热闹的小孩子就上前来抢拾,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

新人进府,先到正厅拜见父母。

吴王殿下笑得合不拢嘴,连忙道:“好好,起来吧,意思一下就行了。”

把准备的一对泥金娃娃赠送新人,祝愿他们夫妻和美,早日生下儿女。

吴王妃皮笑肉不笑的看一对新人,新女婿穿着刺史的全套官服,中规中矩的,没什么可挑剔的。

可是这人长得好,穿什么都好看,真是便宜了广平。

吴王妃再看广平郡主的打扮,心里顿时生起嫉妒之心,这也太豪华了,自己这个亲王妃都没有这样的行头。

看那凤冠都要越制了,当初送到府里就让她难受了好几天,现在再看,还是那么高贵,父皇也太偏心了。

瞧她脖子上佩戴的项链,金碧辉煌的不是凡品,可以当传家之宝了。

再看她手腕上露出来的八宝镯子,古朴端庄中又是那么豪华贵重,这也是传家之宝级别了。

吴王妃实在忍不住了,皱眉道:“广平,你这项链是哪里来的?

本妃不记得你的嫁妆中有这样东西?

莫不是你父王私下补贴的?”

广平郡主嗤笑一声:“王妃娘娘,您别误会,父王有这样好东西肯定是留给未来儿媳妇的。

广平的嫁妆都是母妃生前准备的,后来江侧妃做主给添了几样新样式的器具,也给父王过了目,他盖印同意的。

抬嫁妆时,您硬要看一眼,也给您看了。

这项链是小姑王雪所赠,她开惜雪金玉店的,听她说的意思,是仿前朝静怡郡主的嫁妆款式。”

吴王妃不想吱声了,静怡郡主的父亲是前朝的平西王,兵部尚书,母亲是大长公主,她的嫁妆有太多稀世珍宝了。

太气人,气死人了,这个王雪,也不知道巴结巴结自己这个吴王妃,一点眼水也没有。

广平郡主抬起左手腕道:“父王,您看呢,这个手镯叫丰饶之镯,是慈孝贤妃娘娘赐给女儿的。

她说,这是她给亲生女儿准备的嫁妆,因为女儿无法享用了,转赠给广平,还说把广平当亲孙女看呢。”

吴王殿下心头一震,马上掩饰:“广平,慈孝贤妃娘娘对你这么好,你谢过人家没有?”

广平用力点头:“当然了,女儿又不是不懂感恩之人,给皇祖父和娘娘行了大礼的。

还跟她许诺,以后广平也会把她当成亲祖母来孝敬呢。”

吴王笑笑,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慈孝贤妃如今是后宫的无冕之后,巴结她的人多了去了,她偏把这样的宝贝给了广平。

正宴大约在正午开始,那时客人也能到差不多了。

到礼桌边递上礼单,监收礼物的老仆查验过无误,让人送到小仓库。

今日刚好是休沐日,来吴王府贺喜的各路人马陆续到了。

随后迎客便领着客人就位,案几上有糖果、干果、点心、茶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