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412 乾隆南巡,袒露心声(3/3)

汉子先服软了,用力一甩,砰沉甸甸的泥封扒鸡落在了船上。

船夫却慢悠悠收起了铜钱 望着岸上停住脚步,脸色阴沉的汉子。

白赚一扒鸡。

然而,

待船夫坐下来准备享用时。

发现黄泥封左一层,右一层。

掰到芯,还是泥。

“杀千刀的骗子,鸡呢?”

船夫气的跳起来,对天大骂。

相比而言,

江浦——苏州的秘密生意更有保障,有信誉。

江北会战之后,

胡之晃率兵轻装逃亡数百里,全须全尾的回到了江浦县。

原本在城内驻扎的正蓝旗佐领多隆嗅到了危险气味,带着搜刮的钱财立马出城。

逃亡时,胡之晃部极致减重。

大部分人手无寸铁,城防空虚。

没过2天,江南来了2艘黑市船,兜售火器。

船主很坦诚,

自称是在那边有人,做的就是刀头舔血的生意,追求利润。

一句话:

“你们敢不敢要?”

江浦县士绅一咬牙,凑份子买下了。

1000条燧发枪,1000条火绳枪,4门铜炮,江浦镇全副武装,城内百姓人人安心。

胡之晃向众人详细讲述了会战的过程,大肆渲染清廷的孱弱,还有满八旗的混账。

并且告诉所有人,

接下来朝廷压根管不了沿江州县的安危,只会变本加厉的征粮。

多隆只是小鬼,阎王在后头呢。

到年底,

士绅商贾全得破家 一番有依据、有事实、有夸大的“胡氏叙事”后,胡之晃和士绅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宣布从此江浦自治!

知县犹豫再三,决定挂印而去,双方友好分手,并带去一份胡之晃给巡抚福长安的亲笔信。

信中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我胡之晃依旧效忠朝廷,据守江浦是为了自保,江北会战被人当炮灰,心寒了,但绝不会投降吴贼!

从即日起,这江浦的民治防务,老子一肩挑。

赋税全部截留。

为了防止清廷报复,

胡之晃果断扩军,大修工事,以心腹军官十余人掌管全县事务,对全县实施军管。

对内,暂不声张。

城头飘扬的依旧是大清龙旗,兵丁们穿的依旧是绿营号服。

一切好像没变,好像又变了。

铜矿和药材生意不再遮遮掩掩,通过中间贩子销往江南换取火器火药。

这个尺度,拿捏的很到位。

士绅们都觉得这是当前最好选择。

既能维护自身利益,也能保证安全,两边都不算得罪。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