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412 乾隆南巡,袒露心声(2/3)

大建新军,裁撤旧军。

广造枪炮,效仿器术。

失城必究,先守后攻。

和珅阅毕,立马虔诚的下跪磕头。

“有皇上此法,我大清必胜。”

秦驷也连忙下跪,扯着公鸭嗓子喊“大清必胜”。

甲板上的侍卫们不知发生了什么。

既然和大人和秦公公都在喊,那自己也跟着喊“大清必胜”,一准错不了。

最后,

整个船队都跟着喊“大清必胜”。

响彻云霄的呼喊让乾隆心情大悦,心头阴霾被冲散不少。

当日,

乾隆所写的平贼4法由军机处随驾章京的润色丰富后,明发上谕。

各督抚都会收到,并需认真领会,细细揣摩。

然后交上一份心得 和珅也如释重负,他总算是迂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倔强而敏感的乾隆爷接受军事革新。

效仿器术,实际上就是模仿打造欧式军器,采纳欧式陆军新法。

可欧洲太远,哪儿学?

当然是向吴贼学,吴贼搞什么,我大清就搞什么。

可说出去不好听,所以必须冠以“欧陆新军制”。

绿营兵肯定要裁撤掉部分,换成新军。

在白纸上,更好作画。

然后待新军皆成,再慢慢的取代所有绿营兵。

老成谋国!

流动军机处的8名满汉章京熬了一整夜拿出了5000余字的详细解释。

乾隆看了都诧异,

“和珅,朕昨日竟讲了这么多?朕都不记得。”

“皇上那是微言大义,就好似圣人之言。臣工们仔细揣摩,只恐还有缺漏。”

乾隆今日心情不错,就扫了一眼:

“好,好,就这样发吧。”

“嗻。”

和珅如释重负,生怕乾隆细看反悔,火速发!

为了大清的未来,和大人操碎了心。

在大清朝做事很难,

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究火候,还要注意不能引火烧身。

和珅、和琳俩兄弟在府邸密室谈了5个时辰,拿出了详细方案,又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后变成了皇上的方案。

其中,

有很多条程,各省督抚看了,估计会大跌眼镜。

例如:

多修棱堡,多修战碉。

不要把银子浪费在加固城池上。

这种“涨别人志气,压自己威风”的话若不是出自上谕,会被督抚和御史们喷死。

山东巡抚国泰,率文武官绅百余人在德州码头接驾。

一番君臣奏对,

乾隆突然冒出一句:

“国泰,伱听说过议罪银吗?”

矮胖的国泰一激灵,立马回道:

“臣正想向皇上请罪,臣在处理微山湖争端一事处理不力。”

“微山湖是?”

“此乃山东和江苏交界的一处大湖。洪水退去,岸边出现了许多的无主肥地,百姓们争抢动则数百人械斗。”

“那你是怎么处理的?”

“对面的徐州府邳县数百刁民持械抢走湖畔良田。可我兖州百姓也不是吃素的,上个月纠集了2000人又抢回来了。臣调停不利,臣有私心,袒护本省百姓。臣自愿交纳议罪银10万两。”

乾隆接过转呈的兖州府据此事的奏报,

思绪明显被带歪了,陷入了两地百姓械斗竟如此凶悍的疑惑?

国泰喜滋滋的下船,这议罪银制度真是好啊。

有罪赎罪,没罪预存。

如果教皇来了东方,肯定要感慨“议罪银”先进,领先“赎罪券”至少百年。

赎罪券虽然也不错,可总不那么优雅,愿意交钱的全是“罪人”。

“议罪银”就不一样了,

受众更广,无罪的好人也可以交。

虽然你今天是好人,可是不能保证明天还是个好人。

而且赎罪券还要印刷纸质券。

议罪银连这点成本都省略了。

估计,等御驾到了河南。

光议罪银这一项就能收上百万两,沿途人人交纳,十分积极。

乾隆照例接见当地士绅,

一来提要求,加征粮饷。二来给甜头,给与“村镇司狱权”。

船队起航,遮天蔽日。

落在尾部的一艘补给船,

船夫望着在河岸奔跑的一挑担汉子,不知如何抉择。

汉子高呼:

“德州扒鸡,80文,一只扒鸡只要80文。”

船夫瞬间激动了起来,

之前还是200文一只,降价有点狠啊 船速逐渐提了起来,

挑担汉子急了,高呼:

“50文!只要50文!”

船夫攥着手心的一串铜钱,决定拿下这桩便宜。

高呼:

“我要一只。”

汉子放下担子,抓起一只泥封扒鸡。

脚步明显加快:

“你把铜钱扔到岸上,我把扒鸡扔给你。”

船夫高呼:

“不行,你先把扒鸡扔过来。”

僵持了一会,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