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85集:互动热潮(1/2)

《鎏金潮涌:糖龙二代的首周风云》 第一章:青蓝底色上的鎏金裂痕:凌晨三点,风痕的办公椅扶手还残留着咖啡渍。

他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指尖在触控板上悬停——后台显示,“糖龙大师系列”

第二代上线仅72小时,“渐变鎏金”

这一改造方案的调用次数已突破1.

3万次,远超他预设的峰值。

“这颜色像极了故宫角楼的琉璃瓦,”

温如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捏着张泛黄的稿纸,是老匠人张师傅刚发来的手写信,“老张头说,当年他给颐和园做糖塑,鎏金要先把冰糖在铜锅里熬到拔丝能映出人影,再混三钱真金粉,七蒸七晒才能成。”

风痕转头时,正撞见温如霜把稿纸凑近台灯。

灯光透过纸面,能看到老匠人在“鎏金”

二字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龙形,龙鳞处用朱砂点了七个小点。

“他想让我把这段写进‘匠人后续故事’里,”

温如霜指尖划过那七个红点,“说数字糖龙能换色是好事,但得让藏家知道,这金色不是凭空来的。”

此时,藏家社群“糖龙阁”

的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

用户“糖霜小兔”

发布的改造图已被转发2000多次:原本青蓝如深海的糖龙,从龙须到尾鳍渐变成鎏金,龙爪处特意保留三枚青蓝鳞片,配文“给老龙披新袍,不忘旧时鳞”



评论区里,有人贴出故宫琉璃瓦的实拍图对比,有人追问“七蒸七晒是不是对应七次颜色调整”

,甚至有珠宝设计师晒出自己根据这配色改款的手镯草图。

“数据异常。”

风痕突然放大后台日志。

一条来自海外的ip地址,在过去两小时内高频调用鎏金算法,生成了47组高度相似的改造方案,却没有任何保存记录。

他点开该用户的注册信息——“鎏金猎人”

,头像是枚模糊的金色龙鳞,注册时间恰好在二代上线的前一天。

温如霜正给张师傅发视频通话请求,屏幕里突然弹出老匠人布满老茧的手。

他正举着支糖艺勺,铜锅在炭火炉上泛着琥珀色的光:“小温啊,你看这糖液,要熬到筷子插进去能立住才够火候。”

镜头扫过工作台,十几个鎏金糖龙半成品排成队,龙鳞处都留着三枚青蓝色的空白。

“糖霜小兔”

突然在社群@温如霜:“张师傅是不是在留伏笔?

我改的鎏金龙刚好有三枚青鳞,故事里说这是‘守艺鳞’。”

温如霜还没来得及回复,后台数据突然跳涨——“守艺鳞”

关键词的搜索量五分钟内翻了十倍,带青鳞的鎏金藏品交易价格普遍上浮15%。

风痕盯着“鎏金猎人”

的操作轨迹,发现对方每次调用算法后,都会截取糖龙腹部的纹样数据。

他放大该区域的设计图——那里是张师傅亲手绘制的暗纹,藏着“糖龙”

二字的篆体变形。

“他在扒核心纹样。”

风痕敲击键盘,调出该用户的交易记录,空白一片。

窗外的天泛白时,“糖霜小兔”

的藏品成交价定格在初始价的1.

2倍。

温如霜把张师傅的手写信扫描存档,突然发现老匠人在信纸边缘写了行小字:“真金不怕火炼,怕的是人心偷懒。”

第二章:暗网里的金色泡沫 上午九点,平台接到第一通投诉电话。

用户“老槐树”

说自己买的鎏金糖龙,在放大后能看到纹样边缘有锯齿状模糊,“跟‘糖霜小兔’晒的图完全不一样”



风痕远程调取该藏品的区块链信息,哈希值末尾的校验码明显异常——是伪造品。

温如霜立刻联系“老槐树”

,对方发来交易截图:卖家账号显示为“鎏金工坊”

,头像是张师傅的工作照,简介里写着“匠人直供,独家鎏金配方”



“我看他发的视频里,有张师傅在教鎏金工艺,就信了。”

“老槐树”

的声音带着哭腔,“现在他把我拉黑了。”

风痕团队的技术组迅速锁定“鎏金工坊”

的ip,发现与“鎏金猎人”

同属一个虚拟服务器。

更棘手的是,暗网论坛上已出现“鎏金糖龙生成器”

的叫卖帖,售价0.

5比特币,宣传语写着“一键生成带守艺鳞的鎏金款,绕过平台审核”



温如霜拿着“老槐树”

提供的伪造品截图找到张师傅。

老匠人戴上老花镜,用指尖戳着屏幕里的龙鳞:“你看这青鳞的颜色,发灰,真糖艺里的青蓝要加板蓝根汁,是透亮的。”

他转身从柜子里翻出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暗蓝色的粉末,“这是我师父传的配方,数字糖龙的青鳞色值就是按这个调的。”

社群里炸开了锅。

有藏家发现自己手里的“鎏金款”

暗纹模糊,有人晒出对比图找不同,“如何鉴别真假鎏金”

的教程帖被顶到首页。

“糖霜小兔”

发起联名倡议,呼吁大家在交易前先去官方小程序验哈希值,不到两小时就有5000人响应。

风痕带着证据链报警时,张师傅正在拍新的匠人故事。

他把伪造的数字糖龙投影在墙上,手里举着实体糖龙对照:“你们看这龙爪,真糖艺要捏出三弯九曲的劲儿,假的就直愣愣的。”

镜头怼近他的手指,指甲缝里还嵌着金粉,“当年我师父教我,捏龙爪要想着抓牢东西,不能飘。”

中午时分,“鎏金生成器”

已售出37份。

技术组监测到至少120个伪造藏品流入二级市场,价格比正品低30%,严重冲击了交易秩序。

有新手藏家贪图便宜买入,发现无法参与平台的“匠人连线”

活动(需正品认证),才意识到被骗。

温如霜在社群开了场紧急直播,张师傅特意带来三盆炭火。

“大家看好了,”

他把真糖龙和假糖龙(用劣质糖料做的实体仿品)分别放在火上烤,“真鎏金是糖和金粉熔合的,遇热会慢慢变软,假的外面喷了金漆,一烤就起皮。”

镜头里,假糖龙的金色迅速起泡脱落,露出底下惨白的糖体。

直播数据显示,有2.

3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平台的正品验真小程序访问量激增。

“糖霜小兔”

在评论区发起“寻假行动”

,号召藏家举报可疑藏品,半小时内收到87条线索。

风痕看着后台的举报数据,发现伪造品集中在“守艺鳞”

的位置——那里的青蓝色普遍偏灰,正是张师傅说的“偷工减料”



傍晚,警方传来消息:“鎏金猎人”

的真实身份是某科技公司的前技术员,因不满平台未采纳他的“快速鎏金方案”

,怀恨在心。

“他扒了我们的基础算法,却没拿到张师傅的色值参数。”

风痕调出对方的设计稿,鎏金的光泽度明显偏暗,“就像用黄铜冒充黄金。”

温如霜把张师傅烤糖龙的视频剪辑成“鉴真指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