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集:技艺分级(2/2)
阿柏把木盒递给陈默:“你的设计很好,但是有一点——不管造型怎么变,龙的神韵不能丢。
比如这龙的眼睛,古法里要画得有神,你这q版的,也得让它看起来有灵气,不能只是个卡通形象。”
陈默点点头,赶紧拿出笔,在设计图上修改起来。
阿栀看着祖父,突然明白:祖父守的从来不是“样子”
,而是“神韵”
——是糖龙里蕴含的匠心,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底气。
两个月后,双生谷举办了第一场“双脉糖龙展”
——一边是古法级的作品,琥珀色的糖龙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每一尊都严格遵循古制,龙角挺拔,龙鳞分明;另一边是创意级的作品,有抹茶味的q版龙,有巧克力龙爪的飞天龙,还有用糯米纸做翅膀的“天使龙”
,甚至还有一个用古法糖液浇筑的3d打印龙,龙身上刻着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熬糖的过程。
来参观的人很多,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古法糖龙啧啧赞叹;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创意糖龙前拍照;还有不少文创从业者,围着陈默的盲盒设计图讨论。
林小满带着学校的孩子们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自己做的“彩虹龙”
,和展台上的作品比着看。
阿柏站在古法级展区,给参观的人讲解每一尊糖龙的做法——“这尊用的是荆溪甘蔗,熬了四个小时,龙鳞刻了八十七片”
“这尊的龙角用的是枣木模具,是阿竹祖师爷传下来的”
。
阿栀走过去,递给祖父一杯茶:“祖父,您看,这样是不是很好?”
阿柏接过茶,看向展区里的人群——一个小男孩指着创意区的q版龙,对爷爷说:“爷爷,我也想学做这个,等我学会了,再跟阿柏爷爷学做真正的糖龙。”
老人笑着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
阿柏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转头对阿栀说:“你说得对,路要一步一步走。
先让他们喜欢上,再让他们懂。”
他顿了顿,又说,“下次修订大纲,把‘神韵’加上——不管是古法级还是创意级,都得有糖龙的神韵。”
阿栀点点头,心里暖暖的。
她知道,“双脉”
不是分裂,而是共生——古法是根,扎在土地里,守住糖龙的魂;创意是枝,伸向天空,让糖龙的生命更茂盛。
就像双生谷的两棵古樟树,一棵守着老宅,一棵向着远方,却始终根脉相连。
展会快结束时,陈默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刚做好的盲盒样品——里面是一尊q版糖龙,龙身上刻着“守正”
二字,龙尾缀着一颗小小的琥珀色糖珠,是用古法熬制的。
“阿柏师傅,阿栀姐,你们看,我把古法的元素融进去了!”
阿柏拿起盲盒,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好,这样好。”
他把盲盒递给身边的小男孩,“拿着吧,好好学,以后也做一尊真正的糖龙。”
小男孩接过盲盒,高兴地跑开了。
阿栀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祖父,突然觉得,糖龙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一群人的接力——有人守着过去,有人奔向未来,而那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线,就是糖龙不变的神韵,是代代相传的匠心。
夕阳西下,双生谷的炊烟袅袅升起,作坊里的焦糖香飘得很远。
阿柏和阿栀站在门口,看着展台上的糖龙在余晖里泛着光——古法的琥珀色与创意的彩色交相辉映,像一条跨越时空的龙,正向着更远的地方飞去。
需要我补充某个角色的背景故事,或者增加创意级糖龙的具体制作案例,让小说内容更丰富吗?